家族修仙,從一枚銅錢開始說起!
薑子牙,申公豹拜入原始門下。
這二位的印記居然成了門可羅雀。
沒人選擇。
雖然在封神之戰中,他們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知道曆史的精靈們對他們不感冒。
後來還是馬和猴,也就是如今的護鐘童子。
現在沒有鐘了,又成了孤家寡人。
把他們兩個人的印記融合了。
彆說這兩位還挺像!
尤其是和申公豹融合的猴子。
那三角臉一笑。
再把話語一說“道友,請留步!”
活脫脫一個申公豹二世。
之後屏幕上就像是故事簡介一樣。
介紹起封神之戰發生。
封神之戰因為截教無鎮壓氣運的寶物,最終失敗,弟子大多為闡教擋了殺劫,身隕後上封神榜。
或是成為坐騎,或是進入西方教。
號稱聖人之下第一人的孔宣進入西方教,成為佛母。
帝駿第十子,陸壓進入西方教,成為大日如來。
燃燈成為燃燈上古佛。
慈航,文殊,普賢,多寶進入西方教,分彆成為觀音,文殊,普賢菩薩和千手如來。
西方教確立了橫三世佛和豎三世佛,佛教成立,佛教大興。
三清確立“六禦大帝”分薄昊天的權利,天庭格局確立。
而這個洪荒的天庭,也有“六禦大帝”。
不過有開天人王七小看著。
就是有八大帝都不好使。
隻能讓他們各司其職,安排好天庭的職位和次序規則。
封神戰之後。
截教道統幾乎斷絕。
封神大戰使洪荒再次破碎,六聖借封神之機將萬類分化,凡有根骨,資質,法力,神通的生靈,草木劃入地仙界。
並設立了逆向結界,與人間界分開,許上,不許下。
並配合六道,天道歸屬三十三天及地仙界;人道,畜牲道,歸屬人間界;阿修羅道,餓鬼道,地域道歸屬冥界,由閻羅管理。
致此這些印記全部進入地府,填補地府的空白。
使得地府更加純粹和用途更大。
同時也完善了地府的功能。
使得地府招收的人口不再是人間界。
開始向整個宇宙擴散。
……
八仙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
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鐘離權(漢鐘離)、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
“八仙過海“,道教掌故之一。
“八仙“一般是指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位神仙人物。
在傳說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鐘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藍采和有花籃,何仙姑有蓮花,呂洞賓有長劍,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
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法器各有妙用。
傳說,有一天八仙要到東海去遊蓬萊島。
本來,騰雲駕霧,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呂純陽偏偏彆出心裁,提出要乘船過海,觀賞海景。他拿來鐵拐李的拐杖,往海裡一拋,喝聲"變″,頓時變成一艘寬敞、漂亮的大龍船,八位大仙坐船觀景,喝酒鬥歌,好不熱鬨。
不料,因此惹出一場麻煩來。原來,龍宮裡有條花鱗惡龍,是龍王的第七個兒子,稱為“花龍太子”。
這天,他閒得沒事,在水晶宮外遊蕩,忽聞海麵上有仙樂之聲,便循聲尋去,猛見一條雕花龍船,內坐八位奇形怪狀的大仙,其中有個妙齡女郎,桃臉杏腮,楚楚動人。
花龍太子見此仙姿,魂魄俱消,早忘了師傅南極仙翁的忠告,忘了龍王母的訓導,想入非非,似魔似癡的迷上何仙姑了。
平靜的海麵突然掀起一個浪頭,將雕花龍船打翻了。
鐵拐李失了拐杖,幸虧抱著個葫蘆;漢鐘離打開蒲扇蟄腳底;張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驢背;藍采和攀住了花籃邊;韓湘子放下仙笛當坐騎;曹國舅心細,腳踏巧板浪裡漂;隻有呂純陽,毫無戒備,弄了個渾身濕透。
原來是花龍太子攔路搶親,把何仙姑搶到龍宮裡去了。
花龍太子催動蝦兵蟹將,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來。
漢鐘離挺著大肚子,飄飄然降落潮頭,輕輕煽動蒲扇。
隻聽“嗚…忽…”一聲,一陣狂風把萬丈高的和蝦兵蟹將都煽到九霄雲外去了,嚇得四大天王連忙關了南天門。
花龍太子見漢鐘離破了它的陣勢,忙把臉一抹,喝聲“變”。
海裡突然竄出一倏巨鯨,張開閘門似的大口來吞漢鐘離。
隻見鐵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竄出海麵。
鐵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堆軟肉裡。
原來,海礁已變成一隻大章魚,拐杖被章魚的手腳纏住了。
要不是藍采和的花籃罩下來,鐵拐李早被章魚吸到肚皮裡去了。
原來這巨鯨和章魚都是花龍太子變的。
這時,花龍見花籃當頭罩來,慌忙化作一條海蛇,向東逃竄。
張果老拍手叫驢,撒蹄追趕。
眼著就要追上,不料毛驢被蟹精咬住腳蹄,一聲狂叫把張果老拋下驢背。
幸虧曹國舅眼明手快,救起張果老,打死了蟹精。
至此,八仙定位。
第一仙。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鐵拐先生”,為道教八仙中資曆最老的神仙。
據《曆代神仙通鑒》卷五與《列仙全傳》卷一等道經記載,鐵拐李蓬頭虯髯,巨眼坦腹踱足,模樣醜惡,金箍束發,鐵拐踱足,常背一藥葫蘆,浪跡江湖,行醫治病,後功行圓滿,被玉皇大帝封為上仙。
第二仙。
鐘離權,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複姓鐘離,字寂道,號雲房子,又號正陽子,東漢鹹陽人。
鐘離權作為八仙之一,其形象特征是頭梳髽髻,髯長過腹,手執扇子,袒胸露乳,一副豪爽大氣的樣子。
第三仙。
張果老,道教神仙“八仙”之一。
張果老原為唐代道士,擅長法術,常隱居在恒州中條山,往來汾晉之間,世人相傳他活了數百歲,尊稱為張果老。
民間傳說他常背負一道情筒,倒騎白驢,雲遊四方,宣唱道情,勸化世人。
所乘白驢,日行萬裡,夜間折疊入紙,放入箱中,白晝以水巽之,還成一驢。
第四仙。
呂洞賓。
呂喦或作呂嵓、岩,字洞賓,號純陽子、岩客子,自稱回道人,以字行世,世稱呂洞賓,唐代河東蒲州河中府人,道教丹鼎派祖師、妙道天尊。
呂洞賓師事鍾離權,後曾傳道予劉海蟾及王重陽,被道教全真道尊奉為“北五祖”之一、是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
民間稱他為“孚佑帝君”、“呂純陽”、“純陽夫子”、“恩主公”、“仙公”、“呂祖”等。
呂洞賓也是“五文昌”之一,常與關公、朱衣夫子、魁星及文昌帝君合祀。
據《列仙傳》對呂洞賓的外貌描寫生而金形木質,道骨仙風鶴頂龜背,虎體龍腮鳳眼朝天,雙眉入鬢頸修顴露,額闊身圓,皇梁聳直麵色白黃左眉角一黑子足下紋起如龜,身長八尺二寸喜頂華陽。
第五仙。
何仙姑,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
據明代吳元泰所撰《八仙出處東遊記》,八仙之中,“唯有一女,手捧蓮花,出塵絕豔”,是謂仙姑。
第六仙。
藍采和,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據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遊《南唐書》等書記載,藍采和是唐末至五代時人。
藍采和本為男子,常常女裝打扮,手提花籃,據說本是赤腳大仙降生,原來是一名遊方的道士,常穿破爛的藍衣裳,係著一條三寸多寬的木腰帶,一腳穿靴子,一腳赤行。
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臥於雪地中,氣出如蒸,經常手持三尺多長的大拍唱板,在城市裡邊走邊唱,帶醉踏歌,似狂非狂。
第七仙。
韓湘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有史料記載韓湘子字北渚,又字清夫,是韓愈的族孫,性疏狂,不喜歡讀書,曾於初冬季節令牡丹開花數色,又曾聚盆覆土,頃刻開,以花片上有“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句子出示給韓愈看,韓愈當時不理解。
後來韓愈因為諫迎佛骨被貶官去潮陽,途中行至藍關遇雪,韓湘冒雪而來,並對其說花上的詩句“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傳說中韓湘得道成仙之事,即由此附會而來。
據民間流傳的八仙形象相關藝術作品來看,韓湘子形象為手持長笛,風度翩翩的斯文公子形象。
第八仙。
曹國舅,是中國民間傳說及道教中的八仙之一,據說為宋代曹彬之孫,宋仁宗曹皇後之弟,名佾,亦作景休。
曹國舅的形象是頭戴紗帽,身穿紅袍官服,手持陰陽板。
這八仙的印記除了藍采和,其他人都遭到了哄搶。
因為得到這些印記,就可以形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可以共用神通。
真的是厲害非常。
可以和準聖比拚。
直接融合就可以形成人仙。
而且八仙聚首,威力無窮!
可藍采和卻成了無人問津。
一時之間,老一輩兒,還有新一輩兒的精靈們光看不選。
留下藍采和的印記,孤零零的。
其他七仙的印記看到藍采和的印記沒人選,他們也不和其他精靈融合了。
大有同生共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