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軍區某軍32歲的軍長奉命率領部隊進藏,上級要求‘大軍進藏,不吃地方’,怎麼辦呢?
要落實上級提出的‘進軍藏區政治重於軍事,補給重於戰鬥”的指示,需要修一條通往薩城的路成了進軍藏區的中心工作。
修築康藏公路成了當時華夏的第一號國家工程。
“這條公路的修築,震驚中外,被譽為是發生在世界屋脊上和人類公路史上的奇跡。
“為了修路,操槍用炮的某軍官兵拿起了大錘鋼釺,步兵當了工兵。
“為了修路,官兵們白天餓著肚子在氣溫零下30度、海拔4000米的地方施工,晚上一部分人連夜修補工具,鍛造大錘和鋼釺,還要有人去打獵、挖野菜來為大家充饑。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康藏公路一米一米地延長,最終將公路從原西康省的省會雅城修築到了薩城”。
鄭嬌嬌講起了當時的那段艱難修路的曆史。
“嗯,確實很辛苦的,很多年輕的生命,永遠長眠在這條路上”。
吳天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鄭嬌嬌講的故事感染了吳天。
“是啊,確實是付出了太大犧牲。
怒江段的路要從懸崖峭壁的半腰通過,官兵們每天都要爬上4000多米的山頂,從山頂上放下幾十米長的繩索,在石崖上掛起密密麻麻繩索搭成的軟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懸空打炮眼”。
鄭嬌嬌說著,指了指懸崖上麵的峭壁,“就是那些地方”。
抬頭看看,真可以稱得上是天險。
鄭嬌嬌清了清嗓子,接著說“懸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塊塌方危險極大,每放一炮,幾乎都會有人受傷,施工條件異常艱難危險,傷亡很大。
“官兵硬是以平均每公裡犧牲1至2人的巨大代價和驚天地、泣鬼神的頑強意誌,高喊著‘讓高山低頭,讓河水讓路’的豪邁口號,用雙手劈開了橫斷山脈,打通了世界屋脊。
“這條海拔最高、工程最險、裡程最長、修建速度犧牲人最多的公路,已經被列入世界奇跡”。
吳天伸出頭看看對麵橋頭的洞說“是啊,可這段可歌可泣的曆史又有誰還記得呢”?
吳天他們的車慢慢行駛在波濤洶湧、巨浪拍石的怒江邊上,看著怒江橋從如斧砍刀劈般的懸崖峭壁上穿孔而過,感受著祖輩戰勝大自然的頑強與智慧。
至今,怒江山的石壁上還殘留有很多老戰士的口號和岩畫。
徐琳和路上撿的那個小姑娘聽了鄭嬌嬌講的故事,非常感動。
他們靜默著,好像隻有這樣的靜默,才能對得起那些死去的高尚的靈魂。
在怒江大橋上,以每小時五碼的速度行駛,看看橋下的江水,吳天他們似乎聽到了士兵們怒吼的英雄讚歌。
沿著怒江邊,行駛完怒江就到了八宿縣。
繼續沿著318前行,下午五點左右,吳天他們就到了然烏。
然烏,藏語中意為“屍體堆積在一起的湖”。
聽起來有些怕怕的,但真正到了那裡,給人們留下的絕對是如臨仙境的驚喜。
凡是第一次到然烏湖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它仿佛是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冰川和九寨溝的溪水的結合……
然烏湖位於八宿縣境內西南角,距離縣城白馬鎮約90公裡。
成因是由於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