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
“你倒是造化,竟然認得元王。”
莫懷仙澹澹道,似乎對於高離的相認並不吃驚。
“奴才正是得了元王大人的推薦,才能在小殿下身邊伺候。”高離恭敬地回答,看向周道的目光充滿了感激。
毫不誇張的說,周道改變了他的命運。
如果不是當日的推薦,他現在也隻不過是安陽宮裡一個可以任人隨意欺負的小太監,哪天被打死了都不知道。
可就是因為周道,他一步登天,成為了十三皇子身邊的近侍,而且頗得恩寵。
“我倒是沒有想到,這小家夥跟了前輩。”周道輕語。
“倒也不是。”莫懷仙擺了擺手,對著高離道“殿下的早課快結束了,你去伺候吧。”
“奴才告退。”
高離沒有半點遲疑,對著周道和莫懷仙行了大禮,轉身走出了院子。
莫懷仙看著他遠去的身影,方才緩緩收回了目光。
“元王這邊請。”
說著話,莫懷仙便將周道引到了旁邊的石桌前,分彆落座。
此刻,爐上煮著茶,熱氣騰騰,茶香四溢。
“我這地方僻靜得很,宮裡很少有人知道此處。”莫懷仙道。
“有一天,那小家夥路過,見我乾著粗重的農活,便主動進來幫忙,一來二去便就熟了。”莫懷仙的臉上不見喜怒,隻是澹澹敘述著。
“他不知道前輩的身份?”周道突然問道。
“元王看得出來嗎?”莫懷仙笑著道。
周道聞言,不禁莞爾一笑。
若是不認識莫懷仙,誰能想到眼前這個農夫模樣的老人會是宮中最具權勢的太監,也是天下最大的太監頭子。
”那小家夥倒是心善,結了善緣。”
“他很聰明,我聽人說,剛入宮的時候,他是那批太監中最弱小的,宮闈之中,又無根基,時常受到欺負,不過每當管事問起,他卻隻字不言。”莫懷仙澹澹道。
作為這群太監的老祖宗,隻要他想,他可以將所有人的底都摸個乾淨。
“元王應該知道,本朝自太祖起,並對宮中內監管製極為嚴苛,私刑霸淩名義上來說是不允許的……”莫懷仙道。
一入宮中深似海,這些規矩實行起來談何容易,更何況是這些最下賤的奴才!?
“那小家夥經常被人打得半天都下不了床,可是麵對質詢,卻隻字不言,也不說是被誰打的。”莫懷仙的臉上流露出一絲讚賞之色。
“水太深,風太大,沒有實力少說話。”周道目光凝起。
“元王這話說得妙趣。”莫懷仙眼睛一亮“他年紀輕輕便懂得這個道理。”
“當然,如果隻是如此,他也隻是個稍微聰明的小家夥而已。”
莫懷仙盯著煮茶的爐火,微微笑道“元王可知,他得了你的賞識,上位之後是怎麼對待以前那些欺負他的奴才?”
周道一愣,旋即搖了搖頭。
當日,他提攜高離隻是隨意而為,根本沒有在意,之後自然也沒有再關注過這個小太監。
“欺負他最恨的那個,當著那院子所有奴才的麵被活活打死。”
莫懷仙澹澹道。
“至於其他人,這小家夥非但沒有報複,反而每人賞了五兩銀子,共慶他榮升小殿下近侍。”
“恩威並重,那些人隻怕以後再也沒有其他心思了。”周道露出深思之色。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叫做高離的小太監年紀輕輕,心思卻如此老辣。
殺雞儆猴,那些以前欺負過他的猴崽子逃過死劫,又得了賞賜,恐怕對他更是又驚又怕,感恩戴德,以後隻會死心塌地,哪裡還敢再有彆的念頭。
“這可不是七八歲的孩子能做出來的事情。”周道不禁感歎。
“難怪前輩願意親自調教他。”
“我喜歡這孩子不是因為這些。”莫懷仙搖了搖頭。
“不是因為這些?”周道怔然,旋即脫口道“那還能因為什麼?”
“元王或許不知,這小家夥與老奴的相遇並非偶然。”莫懷仙眼睛微微眯起,含著若有似無的笑容。
“他花了八百兩銀子,買通了我身邊小太監,才知道了這個地方。”
“他倒是心機。”周道輕語。
宮中的事情,又有哪件能夠瞞的過這位老祖宗的眼睛。
“不……”莫懷仙似乎看穿了周道的心思,搖了搖頭。
“這卻是他自己告訴我的。”
“嗯!?”周道錯愕不已。
“這世上聰明人很多,可是大部分人卻是自作聰明……”莫懷仙笑著道。
“他很清楚自己的價值,除了一顆誠心,再也沒有其他。”
“他果然很特彆。”
此時此刻,周道也不禁重新審視起高離這個小太監。
“元王大人或許清楚,老奴承蒙陛下信任,在這宮裡,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巴結親近。”莫懷仙說得直接。
“那些人打著各種旗號,藏住自己的野心,卻還要讓彆人覺得看不見。”
莫懷仙嗤笑道“生在這個世上,誰人沒有野心?”
“這小家夥最聰明的地方便在於,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周道聞言,不禁點了點頭。
在這宮闈之上,誰不想往上爬。
身為上位者,你是願意用那些有八百個心眼卻用儘方法掩飾的虛偽者,還是這種既聰明又對你毫無保留的忠心奴才?
高離最高明的地方,便在於他向莫懷仙坦白了一切,無論有沒有騙過這位宮中的老祖宗,他都表明自己是毫無保留。
即便知道他的心思,莫懷仙卻依舊忍不住對與這個小家夥的喜愛。
“看來這小太監真的是乘上了升天的雲彩。”周道笑著道。
他說的雲彩指得自然是莫懷仙。
“此子有鷹視狼顧之相,即便困頓一時,但凡得勢,將來必有一番作為。”
說著話,莫懷仙探出手來,直接從火爐上拿起滾熱的茶壺,給周道斟了一壺茶。
“陛下讓老奴好好招待元王,老奴這裡也就這點珍藏的茶拿得出手。”
“陛下!?”周道訝然。
他原以為今日的見麵隻是這位老太監的一時興起,沒想到卻是秦皇的意思。
“元元在封禪台上,相助福王,立下大功,陛下自然知曉。”
周道聞言,卻是沉默不語。
他在封禪台上,誅滅了天師道的餘孽,這件事自然早就傳到了秦皇的耳中。
當初,周道助十三皇子完成開蒙禮,都獲得封賜王爵這樣天大的殊榮。
外界都在猜想,如此大功,朝廷會有何等賞賜。
誰曾想,自從封禪大禮之後,宮裡麵卻是風平浪靜,沒有半點反應。
周道自己都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