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功在千秋_文娛行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娛行者 > 第四十八章 功在千秋

第四十八章 功在千秋(1 / 2)

文娛行者!

“有那麼一段時間,華夏大地忽然湧現出一大批人物,憑借豐厚超凡的學養,深邃遼闊的思索,寫出了大量為世人矚目的優秀作品,在國際上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獲得讚譽無數,同時,也成為華夏文壇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

考察其背景,有一點相同,都受過類似的教育。這些人被文學史家統稱為‘山間派’,又名‘秋楓學派’。而這段時間,也正是為後代讀者津津樂道的‘第四時代’。”

————《華夏現代文學史話》

張斯興辦義學的事情被曝光,意味著新一輪的風潮即將湧起。

嗅覺最靈敏的,依然是媒體,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張斯身上找話題。這也確實是個神奇的人物,隻要他還活著,總會隔三差五地上頭條。而作為各個媒體的常客,從業人員對的信息可謂了若指掌,已摸出了套路,知道如何迅速地反應。

當人們莫衷一是,尚在猶疑不信的時刻,他們已將準確的數字擺在讀者麵前。

“據實際調查得知,張斯興辦義學分為兩個時段。

第一時段,正處桃源高架橋事件之後,由於手頭緊張,隻建了四所。其中兩所在桃源縣內,另兩所則在臨縣。

第二時段,則在貼近年關的時刻,由於書本帶來不少收益,同時在數個省內建造。單個的小學,花費有限,一百餘所同時建,則屬於實實在在的大工程。人力上並沒有什麼問題,經濟上則是極大負擔。

據負責人之一的王闖透露,若非電影與唱片的收益源源不斷彙來,工程差點便中斷了。好在資金沒有斷鏈,施工也就保持著速度。

經記者實地調查,第一時段的學校,數月前便已投入使用,效益尚算良好。第二時段的學校,由於跨地域較廣,情況存在差彆。有些已開始上課,走上正軌,有些則還在裝修,招生工作尚未展開。

學校總數為一百五十七所,橫跨六個省份,花費約有五千萬。根據前段時間對張斯身家的推算,已花費一大半,具體的數字,無法確認,可能比如今的推算更大……”

此篇文章一出,民眾心情複雜。

尤其那些參與討論張斯身家的人,仿佛被人甩了個耳光,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前些時候,自己還嚷著他“變的摳門了”“得了妻管嚴”,可人家在不聲不響之中,乾了這麼一件大事,自己能不汗顏麼?

興辦義學,具體的細節大家可能很少知曉,但單從字麵上理解,並不十分困難。簡單一點說,就是張斯掏錢,在做沒有回報的善事。

“我現在心裡止不住地樂,一群人在報紙上胡說亂吹,現出一副能看透一切的模樣。無知的讀者,或許還為作者鼓過掌。可惜那高高在上的姿態,除了讓他們摔的鼻青臉腫外,沒有絲毫用處。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群說大話的人,在彆人默默做事的時候,炫耀自己的清閒。但我明白,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應該不會用鄙夷的態度,去嘲弄彆人的愚蠢。這樣做的人,隻能證明一件事,自己很愚蠢。

出了這件事,我仍能聽到有人說張斯‘人傻錢多’,責備他‘好好的日子不過,儘管閒事’。我隻能說,你們是生活在泥沼裡的臭蟲,不理解潔白鳥兒的飛翔。庸俗的日常,蒙蔽了多數人的良善。

我也是一隻臭蟲,同樣生活在泥沼裡,從來不知飛翔的滋味。也許,我同樣沒用資格說彆人。但我不會用自己淺薄的胸懷,去臆斷彆人的高尚舉動。一隻鳥兒飛過,我羨慕的同時,會努力為他鼓掌,儘管他並不能聽到。

我即算是臭蟲,也要多喊幾聲,飛吧,飛吧,美麗的鳥……”

這本是一篇諷刺的文章,但作者並沒有諷刺的狠心,最終倒變成了抒情的散文。

民眾對張斯的行為,還是比較推崇的,因為他們做不來。

比張斯有錢的人,在華夏能一抓一大把,數不勝數。若說將自己的全身家當拿出來,修建公共設施,興辦義學,則屬於扯淡的想法。

這樣做能有什麼好處,就為了獲得兩句讚揚?

“張斯這個人優點很多,使我最佩服的,就是他的低調。許多人或許要疑惑了,張斯天天上頭條,怎麼還叫低調呢?

可是你得仔細瞧瞧,哪次是他自願上的?你再仔細想想,哪次他誇耀過自己?

見過人行善事,沒見過這樣行善事的。自始至終自己都不曾提及,就連被人誤會,揶揄譏笑的時候,也閉口不言。

興辦義學,是多麼光彩的事,他卻不願被人知曉。學問才華且不說,這人品總是一等一的。前人曾說‘錦衣夜行’,大概便是他這種狀態吧。


最新小说: 我在地府兼職:拘魂判官 讓你收廢品,你手搓光刻機? 江湖:從26歲東莞小姨開始 末日吞噬:我長出了骨金翅膀 歲玉暖 鏽刀鎮山河 炮灰惡女在大俄暴富[九零] 武祖之巔 逆命反派:我的蒸汽帝國踏碎天命 出道即無敵,我在都市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