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國史大綱_文娛行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娛行者 > 第九章 國史大綱

第九章 國史大綱(2 / 2)

建國以來,華夏的通史,倒是出了幾部。也是洋洋灑灑,結構恢弘,取得過一定的成就。但受教條的限製,思想硬化,頗多粗陋錯誤的觀點。民眾受其影響,也產生同樣的想法,實在是件可痛恨的事。

《大綱》走的是另一種路,全不受套路束縛,寫的極為自由客觀。這大概便是‘野狐禪’的好處吧,不必接受那些莫名其妙的教條。在我看來,《大綱》是華夏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通史,應該作教科書使用……”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納,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製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聞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華夏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翻閱起來,倒不是如何困難,卻也受了不少指摘。

“近來有許多人推崇《國史大綱》,令人不解。

在我看來,這並非一部精深的著作,現今隨便一個曆史的博士生,都可以寫出來。論述過於散漫,偏於個人化的色彩。尤其用語,依然是張斯慣用的淺白文言,到了現今的年代,卻不寫正規的語言,實在奇怪。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其中情緒化的痕跡很濃,可以很清晰看出作者的傾向。

寫曆史貴在客觀理性,豈能將個人的情感夾在內?單以此點論,張斯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曆史作者。可能是以前講史的壞毛病,帶到了學術上來,總顯得隨意。我不支持大家看這樣一部著作,很容易搞混是非……”

倒是說到了幾分實情,錢賓四先生寫作《國史大綱》時,正值抗戰,民族危亡,懸在一線。錢先生輾轉各地,親曆戰火,將對國家深切的感情,與抗戰的勇氣,化進了書中。所以其中情緒明顯,很易感受到。

有人不同意這樣的指摘,發文反駁

“能見到《國史大綱》,就我自己而言,還是十分慶幸的。這樣的著作,並不多見,至少建國以來,確實沒有。

至於它是否‘精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大好論述。通史的特點,在於宏大連貫,確實與這個詞沒多少相乾。但若說‘隨便一個博士生’都能寫出,就令人難以置信了,我便是教曆史的教授,不敢說自己說平如何差,但確實寫不出這樣的著作。

說《大綱》的文筆,就更難令人接受了。用文言或是白話,這是各人的愛好,不必強求。在我看來,張斯的文筆,向來出眾,這部也不例外。與那些枯燥的文字比起來,讀來簡直是一種享受。總不該因為自己寫的不好看,便責怪彆人的沒有學術價值吧?況且,文言的曆史,遠比白話長的多,我實在不明白什麼是‘正規的語言’。

《大綱》的情緒,確實能感受到。

但這沒什麼不好,《史記》就是一部情感濃烈,感人至深的作品。它的成就,是其它史學著作無法比擬的,所以情緒並不影響價值……”

由於是堪堪出現,大家儘管談論激烈,卻並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持著自己的觀點,相互辯駁,扯出了許多其它問題,順帶著解決了一些。而大家於《國史大綱》的真正價值,仍未能參透,這還需經過時間的磨練,才能看清。

一位後世的學者,在文章中是如此寫的

“因寫作《國史綱目》之需,最近研究宋代社會治理秩序,閱讀李濤的《續資治通鑒長編》,二十大本,讀來十分有趣。

至於今人著作,閱讀了一些日本人的研究,不斷地翻張斯先生的著作。

再一次感受到《國史大綱》之高明。二十世紀早中期,華夏曆史研究是學術界的大熱門,出了很多通史著作。然而,大浪淘沙,當年紅極一時的著作,現在沒有絲毫價值。

事實上,他們隻具有負麵價值,極大地扭曲了國人對於華夏曆史的認知。

當下華夏知識群體幾乎已成本能的對華夏文化的負麵認知,很大程度上是由這些曆史敘事造成的。他們的普遍特征是,站在華夏文明之外,站在曆史的終點上,用一個個所謂的普世的尺度,隨意判斷、裁剪中國曆史。

張斯先生的《國史大綱》則拔乎流俗,摒棄一切外在理論,以中國知識人之自主意識,深入中國文明內部,曆述中國文明演進之內在理路。

在張先生筆下,華夏文明是活生生的,不斷生長的,其間經曆了曲折,有過黑暗,但同時,也始終在調整,在突破,而又不失其顯著的文明特質。每次閱讀這本書,我總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因為,讀這本書仿佛就是回首自身的文化生命之成長史。張先生敘述的華夏曆史其實就是每個活在當下的國人的曆史。

隻有這樣的華夏曆史,才值得讀者以溫情與敬意閱讀、體認……”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最新小说: 烈焰灼心 勇闖秦始皇墓 複讀一年,你攢了7個前女友? 開局:簽到帝經,我家族獨斷萬古 趁仙子們弱小,忽悠她們當道侶 帶著漫威回北宋 百裡千刀一斤漆 腐朽世界 江湖笑之俠義 清冷軍嫂要離婚,冷麵軍官紅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