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一波討論來得太晚,很多家長看到新聞的時候,已經能在街頭買到碟片,對票房的助益並不大。
而在業內,《墊底女生》讓他那種特色的小清新的風格不再局限在定格動畫上,而是呈現到了影院裡。
再加上《舍與得》在業內取得的極高讚譽,袁梁的小清新風格已然成為了國產電影一個極具特色的標簽。
然而這些,卻無形中給袁梁在下一部電影的選擇上增加了不少困難。
剛出道就取得成功,第二部成績不理想,必然會遭到媒體的口誅筆伐。
榮辱成敗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的,袁梁絕不會允許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任何的意外。
而這個時期,最具參考價值的非馮曉鋼莫屬。
縱觀千禧年前後的票房市場,馮曉鋼可以說是最成功的那一個。
從98年的《甲方乙方》和賀歲喜劇《不見不散》,到今年的《沒完沒了》《一聲歎息》,馮曉鋼在國產商業片的道路上已經走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時期的馮曉鋼在國內電影市場所向披靡,就連國師都不敢輕觸其虎須。
韓山坪就任中影,之所以倚重華藝,就是因為隻有馮曉鋼才能盤活當下的票房市場。
馮曉鋼當下的黑色幽默,的確值得好好的研究。
想在當前的票房市場取得成功,喜劇元素是一條避不開的路。
8月10號,《墊底女生》已經進入尾聲,黃博在中部市場的宣傳,為電影帶來了三百萬的票房。
《墊底女生》也一躍進入千禧年票房榜前三,暫時僅次於《生日抉擇》《沒完沒了》,超過了《決戰紫禁之巔》的1500萬。
燕京晚報在票房數據出來的當天,就給出了新銳天才導演的評價。
“小藝姐,你學琴花了多長時間?”高姐姐不敢登門,但和袁小藝卻走得很近。
“初中就開始在樂團裡練了,不過我學的很雜,鋼琴、琵琶、二胡這些我什麼都會一點,你要單獨學鋼琴其實很快。”
袁藝所謂的會一點點,其實每一項都深獲民樂團老藝術家的真傳,她的琵琶就是跟魏朝陽學的。
“回頭我也去報一個鋼琴培訓班,我看袁梁的好多曲子都是鋼琴曲,有空我也多練練。”
“好呀,回頭我問下我老師,看她在燕京有沒有認識的人,給你也找個老師,反正我也要去燕京錄鋼琴曲。”
高姐姐去學鋼琴了,袁梁還以為她是三分鐘熱度。
然而到了燕京,當袁梁見到教高姐姐鋼琴的周廣稔老師,才就知道高姐姐是下了很大決心的。
“袁梁的新電影你不拍了?去學琴?”
《墊底女生》劇組內部的慶功會上,許歡歡表現得很活躍。
“他的新電影都還沒影呢!”高姐姐則很低調。
雖然是內部慶功會,但來的人卻不少,青影廠、北影廠、電影學院的人都不少,甚至韓山坪和薑紋也來了。
很多人,像鄭冬天、韓山坪、侯克名等等,都是影視行業的泰山北鬥。薑紋、京圈交際花徐才女、京圈才子王爍、高曉淞等,此前都還是高媛媛的偶像。
眼前的場麵,讓高媛媛有了一絲危機感。
袁梁竄升的速度太快了,她要是再不充實一下自己,就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