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去其檢校黃門侍郎之職,罰俸半年,到光祿寺任職光祿卿去吧!”
對於李世民的這種禍水東引的做法,自然是無法讓群臣信服。
憑什麼他北平王李秋犯下的錯事,卻要讓唐儉背黑鍋?
可是麵對著群臣的目光示意,唐儉卻是十分光棍的跪倒謝恩。
直接就背下了這口碩大的黑鍋。
當初長孫大人叮囑他好好反省,唐儉已經反省的非常妥當了。
所以從昨天回到府中開始,他就閉門謝客,對那些前來遊說,聯合他的朝臣一個都沒見。
這眼下,人家監軍唐儉都主動認了罪,當今聖上也都拍了板,禦史們、群臣們也沒有什麼證據,還能怎麼樣?
可以說,從一開始,李世民就早已經暗中為李秋尋好了出路。
這個唐儉,雖然沒起到最初的監軍作用,但卻在這裡派上了用場。
在散朝之後,一肚子苦水的唐儉悶著頭,歎著氣隻身往外走。
那些禦史和群臣,對於他自然是異常的嫌棄和排擠,連招呼都不屑與他打。
尤其是當蕭瑀從他身旁路過之時,唐儉急忙的快步走上去。
就要同蕭瑀解釋,並且告訴他關於蕭皇後和義成公主的諸多消息。
可是哪成想這性格向來古怪的蕭瑀直接一甩袍袖,氣哄哄的徑直離開了。
就好似這蕭皇後是死在了唐儉的手上一般。
見狀於此,本就是失落的唐儉心中,更加顯得惆悵和一言難儘。
這時候,長孫無忌笑著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
“唐儉啊,不就是一個光祿卿嗎?”
“我倒是覺得這個差事也挺好的。”
“正好你平時也喜歡諸多美食,如今正好得利,平時想吃什麼就讓這些禦廚給你做點。”
“你放心,陛下仁德,不會追究於你的。”
這唐儉,本來與長孫無忌的關係就不錯。
而這一次的大軍回來途中,他們這些人朝夕相處了快兩個月,每天下棋、飲酒作樂。
這感情更是深厚了許多。
此時聽到長孫無忌調侃,唐儉無奈的搖了搖頭,“唉,長孫大人啊,您可就彆拿我尋開心了。”
“我唐家祖上,哪一位都是朝廷的扛鼎重臣。”
“唯獨我,如今都弄成了光祿卿。”
“這若是將來到了那一邊,怕是無顏麵對列祖列宗啊!”
聽了他的話,長孫無忌大笑,輕輕拍了拍他的大肚子。
“唐儉啊,你就把心放進肚子裡。”
“你的功績,陛下是不會忘記的。”
“聽我一言,你就安心做你的光祿卿,也不用去在意這些人的眼光。”
“怕是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追隨你家祖輩的腳印,成為我大唐的重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