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然連突厥都已經向我大唐俯首稱臣,他是不是也能動上一動了?”
聽到此,李世民點點頭,“行,那就讓他到戶部做尚書吧。”
“唐儉,朕還是頗為放心,信得過的。”
“而從這兩年發生的事情看,這戶部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部門,也應該選一個合適的人選才能勝任。”
“另外,今天在朝堂之上立有大功的溫彥博,尤其是李秋,一定要予以重任,好好封賞才行!”
“至於像那個鴻臚卿鄭善果,那叫個什麼東西?!”
“就這種人也能在我太極殿上稱臣,還官居四品?”
“他也配?!”
“簡直是胡鬨!是我大唐的恥辱!”
長孫無忌這時候歎息說道“這鄭善果,也是士族鄭家之人。”
“至於這朝廷的選官,連前朝也算在內,從來都不是以德匹位。”
“而全都是這些門閥士族們推舉上來的。”
“今天你趙家推上了一位侍郎,明天輪到我王家就推一個長卿,一直都是如此。”
“想要徹底改變這一點,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的到的。”
“當然,像這種事情也不是完全做不到改變。”
“陛下你看李秋那邊的幽州等十三州,那些主要的位置任用的全都是些一心為民,有能力實乾的官吏。”
聽到此,李世民抬頭看著他,“你這麼說,他那些州的官吏,竟然比朕手下的這些群臣還要好用了?”
長孫無忌笑笑,“這也不能如此對比。”
“這件事臣後來也仔細想過,一來,李秋那邊的幽州等州過於貧瘠,艱苦。”
“有根據、背景的,來自於門閥士族子弟沒人願意去。”
“所以他們本身就相對廉潔、愛民。”
“相對於從小嬌生慣養,養尊處優的貴族子弟,自然也就更有能力。”
“再者,李秋這小子肆意胡來,也不顧及朝廷的官製。”
“他覺得誰行就用誰,誰懶政就撤掉誰。”
“而偏偏那些士族、大戶們,又拿他沒辦法。”
“所以論執政的廉潔、力度和能力,咱們的尚書省還真就比不過他們那邊。”
“而且,他們那邊也是有著不少能人的。”
“像什麼張蘊古、範興、宋佑、程名振、羅良,以及羅可心和武珝,馬周,這些人就是拿到尚書省,也都得讓臣和玄齡當寶貝用的。”
“就拿這幾次的賑災來說,連續幾年,這麼多的流民,他們單憑自己之力就安排的如此妥當。”
“效率相當之高。”
“有時候連臣都看著眼紅啊。”
聽到此,李世民擺出了一張假意生氣的麵孔來。
“你這個當舅舅的還在誇那個小子胡來是不是?”
“就說這兩年來,狀告他這個幽州大都督不遵朝廷官製的奏本還少嗎?!”
“這要是換成彆人,怕是早就被殺頭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