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逍遙王!
第1055章
在禦書房中。
李世民也是看著桌案前兵部呈上,出自程名振之手的奏折。
不由得有感而發,問向一旁的侍中,王珪。
“王珪啊,朕怎麼總感覺,自貞觀以來。”
“可能也是自隋唐以來。”
“這朝廷以及朝中官員,對國事的治理遠不及前古。”
“尤其是在賢臣,能臣得以重用的這方麵。”
“尤為明顯。”
這時候,王珪略微思忖了一下,躬身說道
“回稟陛下。”
“漢世尚儒術,宰相多用通曉經史的儒士,故風俗淳厚。”
“近世以來,朝廷過於重視華麗、精美的文章,而輕視了儒家學術的內裡。”
“又參以法律,此治化之所以益衰也。”
聽著王珪的答複,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王珪啊,你最後提的這一點,朕卻是深有體會。”
“之前戴胄做宰相時。”
“所秉持的,就是法家之學。”
“其反響,以及對朝廷政務的運轉所產生的危害,也是不小。”
“最終以至於朕不得不撤去其宰相之職。”
“這治國之事啊。”
“尤其是處在朕、宰相、各部尚書這些重要的位置上。”
“還是要以儒術為根本。”
“而像法家之學,還是更適合用於刑部、大理寺等這些位置上。”
“當年隋煬帝時,盜竊案頻發。”
“於是隋煬帝令於士澄逮捕竊賊。”
“稍有疑點,均嚴刑拷打令其服罪,總共二千餘人,煬帝下令全部處斬。”
“大理丞張元濟怪其多,試尋其狀。”
“可結果呢?其中隻有五人曾有前科,其餘都是普通百姓。”
“可最終,這張元濟竟不敢執意上奏講明真情,乾脆全部殺掉了事。”
“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儘忠。”
“君臣如此,隋朝又何得不亡?”
“這件事,我們也要深以為戒才是!”
說到此,李世民又隨之問道
“王珪,近來朝政繁忙。”
“朕也就未宣李秋到這禦書房中來。”
“而朕不宣他,他自己從來都沒有主動來過一次。”
“如今他又在忙碌些什麼?”
王珪這時候微笑著說道“陛下,近來您這邊都覺得政務繁忙。”
“他們尚書省那邊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估計就是陛下真的宣見李秋,他來了也得跟您請假,跑回去繼續處理政務。”
“在程名振來之前,李秋主要忙碌於兵部諸事。”
“現如今有了程名振,我看他也是終於得以脫身。”
“將主要的精力都挪到了荊州那邊的春耕之事上。”
“近期,段侖、宋佑、馬周等人,都已經趕到了荊州那邊。”
聽到此,李世民點點頭。
“這程名振,著實是個人才,能臣。”
“當年在武德年間時,朕就聽聞過他。”
“太子建成,對他也是頗為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