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的,就要靠朝廷采麵,以及遊說各地的士族豪紳,讓他們賑災,捐糧。”
“這裡麵,戶部所起到的作用,真的是不太大。”
“現如今,我大唐國內的境況和形勢,要遠遠好過前些年災荒之時。”
“尤其是幽州等十三州,這一次並沒有受洪水影響過深。”
“所以整體來看,咱們大唐的糧食還是足夠的。”
“隻不過,眼下這洪災來的過急,才顯得比旱災時嚴重的多。”
“但隻要從即刻起,殿下您著重去安排賑災。”
“並命北平王李秋緊急返回幽州處理賑災各項事宜。”
“這場災情,並不難以應對。”
聽著房玄齡的話,李承乾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濃濃的蔑視之意。
心裡麵更是冷哼一聲,暗想這房玄齡,真的是處處在給那李秋撐口袋。
擺明了要借這賑災一事,來替李秋洗脫之前的抗旨不尊的罪名。
現如今,李秋還隻是臣子,他們都尚且如此。
若是他們知道了李秋的真實身份,那還了得?
現如今一看,這房玄齡,怕也是和長孫無忌等人一丘之貉。
沒有一個好東西!
想到這裡,李承乾不由得冷哼一聲。
“哼,難道沒有那連抗本王十八道聖旨的北平王。”
“我大唐這災民就賑濟不了不成?”
“而至於房大人你,以及長孫大人等,年事已高。”
“本王也是不忍心你們再做此勞累之事。”
“高士廉,接下來由你坐鎮長安,居中協調各地的賑災事宜。”
“而杜正倫,孔穎達,於誌寧,漢王李元昌等人。”
“作為欽差趕赴各地,帶上本王的旨意,命各處豪紳,士族,儘力協助朝廷開倉放糧。”
“他們的這份情誼,朝廷和本王均不會忘記。”
“哼,本王倒要看看,沒有那幽州等十三州,本王就賑災不成了?!”
看著李承乾的這份架勢,房玄齡是顧忌頗多,一時間還是選擇了沉默。
避開李承乾的這股氣頭。
而一向是心係天下百姓的魏征,此刻也是好幾次想要主動站出來。
對李承乾進諫,說眼下天下洪災,溺死百姓無數。
更是有太多的人無家可歸,無糧可吃。
眼下更應該以大局為重,拋開成見,全力著手賑災事宜。
可是,連續好幾次,他都想起來了當初王珪臨走時叮囑他的那些。
現如今,在王珪走後,這個小群體裡都要靠魏征來維護和關照。
這種時候,一定要謹小慎微才行。
而且以自己和芙蓉園的緊密關係,怕就是自己進諫,李承乾也絕不會采納。
於是,在何種氛圍之下,眾人也就沉默了下來。
等到事情商議完畢,眾人走出東宮之後。
房玄齡急匆匆的趕上了長孫無忌的步伐,無比憂心的說道
“長孫大人,此番洪災,甚為嚴重。”
“情況更為緊急。”
“就是用幽州那邊的糧食,少說都要一個月時間能調往各處。”
“這期間,都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