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六率,就能完全掌控在我們的手中。”
“除此之外,左屯衛大將軍李安儼,還有其他一些禁軍將領,也是我們信得過之人。”
聽到這個消息,倒是讓侯君集足足吃了一驚。
關於那李安儼,身為當年的老對手,他也是非常熟悉的。
而且自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就對這李安儼非常的器重。
更是讓他負責宿衛宮中的重任。
可是誰又能想到,縱使是如此,李世民竟然也沒有能夠收買到李安儼的人心。
隨之,侯君集深呼了一口氣,帶著一絲狂喜說道
“若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注定了殿下您的大業可成。”
“現如今,左衛軍,右位軍,加上宿衛宮闈的左屯衛軍都掌控在我們的手中。”
“那這皇宮裡所有人的生殺大權,豈不是都要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當然,想要在長安城內動手,風險還是太大了。”
“隻要走漏點一丁點風聲,我們都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臣覺得,還是要等待陛下離開長安之時。”
“好生準備,更為妥當。”
聽到此,李承乾無比正色的點了點頭。
“好,就依陳國公所言!”
“我這邊立即就下手去準備。”
“先將這礙眼的張亮除掉!”
幾天後,在長安城中。
李秋等人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那就是遠赴同州的王珪,終於返回到長安城中。
可能也是怕他上了年紀,旅途勞頓,身體又不好。
所以李秋,魏征,韋挺,馮立幾人。
也就沒大張旗鼓的對他設宴歡迎。
隻是來到了他的家中,敘敘舊,關心一下他的情況。
這時候,王珪也是感慨的對李秋說道
“這一次,多虧了李秋你的用心。”
“若不是有孟詵這個孩子和你送去的珍稀藥材在。”
“我怕是都等不到被陛下召回長安城的這一天。”
“倒是你,實在是過於衝動了。”
“那尚書右仆射,何等尊貴和重要的一個位置。”
“陛下能將你安置到這裡,就是對你最大的器重。”
“可你呢,卻居然自己辭了官。”
“沒有受到陛下的嚴懲,已經是最大的恩惠了。”
“唉,歸根到底,還是年輕,衝動!”
“你這般如此,不僅是對你自己,就是對這大唐,也是一個損失不是?!”
聽著王珪的話,李秋不由得笑笑。
不敢多說什麼,免得再次受到眾人的合力,一起批評。
隨之,王珪又問了許多近來關於朝堂之事。
魏征和韋挺也是頗為詳儘的說給他聽。
看著王珪這不大好的麵色和消瘦的身子。
對於他此時如此的敬業,李秋也是心中感慨。
在後世,王珪一個戴罪之臣,能夠被列為初唐四大名相之一。
看來還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