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改稻為桑!
內城明時坊,首輔楊廷和家裡,小小的書房擠得滿滿的,看模樣六部九卿差不多都到了。
昏黃不定的燈光映照著古色古香的書房,坐著的人更是神態不一。
今晚到場的還有一個特殊人物,楊一清,曆任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出將入相齊備,文德武功並茂,可以說功績直追古人!
楊一清都七十多歲了,鶴發雞皮,麵容清朗沉鬱,年輕時定是一等一的偉男兒,雖然如今他已經隱退,但碰到這樣的麻煩事,楊廷和還是將他請了出來,
此時楊一清坐在主位上,正在看著毛澄帶出來的奏疏,坐在他身旁的楊廷和猶自閉目養神,氣定神閒,反而是六部尚書等人有些坐立難安。
楊一清合上奏疏,歎氣道,“張生此議,聖人複起,不能易也!”張璁這老小子把道理都給說全了,哪怕是古聖人起死回生也說不過他啊!
毛澄忍不住問道,“楊閣老,這該如何是好啊?”楊一清曾擔任過內閣閣臣,因此毛澄稱他為閣老倒也在情理之中。
楊一清沒說話,反而是看向仍舊在閉目養神的楊廷和,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常規手段是沒用了,隻能用非常規手段!
楊廷和這時才緩緩睜開雙眼,好似醒獅睜開獸目,獅子不發威,拿我當病貓呢!
“憲清!”楊廷和叫到毛澄的字,“你立即回去,再好好看看,還有多少人持張璁這樣的想法!”
毛澄看向首輔楊廷和,露出困惑的神色。
楊廷和沒有多作解釋,又叫到,“喬尚書!”
坐在楊一清下手位置的吏部尚書喬宇站起身來,拱手道,“卑職在!”
喬宇年約五旬,長得貌正神清,朗目疏眉,說起來他還是楊一清的學生,入職官場以後沒少受到恩師的提攜。
“你立即回去,會同吏部左右侍郎,看南京那麵還有多少官職缺額!”楊廷和道。
喬宇默無聲息地看向恩師,見他微微頷首示意,這才俯身一拜,快步而出。
方才還困惑的毛澄立時醒悟過來,高,果然是高,不愧是能當首輔的男人!
敢跟內閣首輔叫板,先發你一張“飛機票”,哪涼快哪呆著去,待風頭過後才慢慢收拾你!
喬宇回到自己府中後,立即將吏部左右侍郎叫來,詢問南京方麵還有多少閒職。
有明一朝,自朱棣靖難稱帝,遷都北京後,仍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南北兩京製度,南京方麵至今還保留著一整套的六部機構,官員的品銜也與北京方麵相同,但權力大大不如,其管轄範圍隻局限於南京一地。
自此以後,凡是在北京朝堂上鬥爭失利的官員大多都會被貶到南京擔任閒職,像王守仁那樣直接被貶到鳥不拉屎的貴州龍場當驛丞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注王守仁被貶到貴州龍場當驛丞是因為得罪了當權的宦官劉瑾,劉瑾欲將他置之死地,還在半路上安排了殺手)
得到了下屬的答複,喬宇心裡也有了計較,他現在已經選好了坑,就等著有人跳進來了!
次日一大早,喬宇意氣風發地走出自己的府第,不出意外,現在禮部尚書毛澄已經拿到了反對派的名單,就等著他前去處置了。
喬宇抬頭望了一眼朗朗晴空,壯懷激烈,“有本大人在,這天還變不了!”
然而,他還未邁步走下台階,一群廠衛番子便氣喘籲籲地抬著一頂轎子跑了過來,領頭太監正是呂芳!
“喬尚書這是要去哪兒?”呂芳見禮後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