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議海禁_我在大明改稻為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三十六章 議海禁(2 / 2)

等八八爺登基後,就下達了極為嚴厲的海禁政策,彆說船,就是一塊木板也不許在海上漂。

後來朱棣繼位後,海禁政策有所鬆動,這才有了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當然,鄭和下西洋的政治意義遠大於商業意義,主要是為了宣傳大明的國力強盛,用以威服四方!

之後從明仁宗到明孝宗,都對海外貿易沒什麼興趣,海禁政策得以強化,並在嘉靖朝達到頂峰,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倭患的緣故。

隆慶後,海禁政策又一度被廢止,可以說起伏不定。

朱厚熜身俱後世人的眼光,明白海外貿易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彆的不說,隻要運作得當,每年就能給朝廷帶來上千萬兩白銀的收入。

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大明朝每年的賦稅翻一倍多!

放開海外貿易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倭患大規模的發生!

自明初,倭寇走私貿易,侵擾沿海便是已有之事,但真正形成對朝廷危害的還是嘉靖朝的倭患。

曆史上,在嘉靖二年發生了著名的寧波爭貢事件,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的貿易使團同時來大明開戰貿易活動,但因勘合(可以簡單理解為貿易許可證)的真偽發生爭執,由於明使偏袒細川氏(這事是大明這邊的鍋,大內氏的勘合是真的,但由於細川氏的使者拿錢賄賂的明使,所以明使判定此次貿易由細川氏來做,明朝時期的海外貿易利潤非常大,當時的大內氏有些落魄,全家上下就指望著這趟貿易才能吃頓熱乎的),大內氏的使者不服,當即拔刀砍殺了細川氏的使者,隨即劫掠各地,一路追至紹興城下,以致浙中大震(這事就是小日本不地道了,你殺了細川氏的使者就罷了,你怎麼還到處滋擾搶劫呢?)。

寧波爭貢事件後,夏言諫言把福建和浙江的市舶司裁撤,隻留廣州市舶司一處,於是明朝與日本的貿易途徑斷絕,一些追求暴利的走私商人聯絡日本的武士浪人形成後來的倭寇!

夏言出的主意可以說純粹是個餿主意,堵不如疏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

當然,這些都是上帝視角,夏言也沒想到自己出的這個小主意,會把朝廷坑得死死的。

現在,朱厚熜自然不會讓這些發生!

朱厚熜發給大臣的文書上,記載有南宋時期的海外貿易關稅和如今大明的海外關稅情況。

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隻要放開海外貿易管製,每年市舶司就能從就能從海外貿易上收取上千萬兩白銀的關稅。

朱厚熜相信,這幫大臣就是再傻也能看出該如何做!

哪知,內閣首輔楊廷和看後,卻冷淡道,“當下情況與宋時大不一樣,便是罷海禁,允許民間貿易,我看也不能收取到這麼多的賦稅!”

朱厚熜奇怪道,“為什麼?”

楊廷和道,“雖自太祖皇帝以來,一度厲行海禁,但事實上,沿海之民,從事此中事者甚多,時日已久,他們已經習慣了偷渡海界,便是一下子放開民間貿易,他們會老老實實地繳納關稅嗎?”

“要是既收不上關稅,又破壞了海禁政策,以致倭寇侵擾不絕,這該如何是好?”楊廷和補充道。

朱厚熜立時明白了楊廷和的意思,這幫人早就走私習慣了,根本不會想著給朝廷交關稅,一旦放開,他們該走私還是要走私!

指望著從他們那裡收繳關稅,恐怕終究還是要看誰的拳頭大!

這讓朱厚熜想到了後世的一個冷笑話,為什麼大美利堅最強的軍隊是他們的稅務警察,因為他們是世界上唯一配備了武裝直升機的稅務警察。

指望著一紙空文下去,就能把上千萬兩銀子收上來,簡直是做夢!

莫非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最新小说: 重生另選繼兄被寵成寶,全家悔瘋! 謝小姐眼眶一紅,死對頭他跪地輕哄 搬空家產去海島,嬌小姐她贏麻了 這個快遞員,三界搶著要 推動劇情後,被重要npc纏上了 大宋權臣 玄幻:多子多福就變強?給我生! 吃瓜千年,我成了路人真仙 開局被皇後擄走,我反客為主逼她求饒 喪屍大佬瘋又美,上交係統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