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改稻為桑!
張璁的掃貪行動頗有成效,半個月的時間內就查處了三名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也查處了不少,僅查出的貪腐銀子就有五百多萬兩,使得朝野風氣為之一新!
之前楊廷和也查過一次貪官,不過主要針對的是正德皇帝在位時的寵臣,對於其他人,他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張璁就不同了,所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對於這幫曾經打過他的人,他可不會手下留情。
此時大明門外的大街上,朱厚熜正帶著陸柄、黃錦、蔣玉龍逛街。
蔣玉龍是朱厚熜的表兄,也就是蔣玉妝的親哥哥,他的年紀比朱厚熜大上一歲,長得五大三粗,麵相也有些憨厚,之前朱厚熜的舅父舅母入宮探親時就曾向蔣太後提過蔣玉龍當差的事。朱厚熜想著蔣氏畢竟是將門,他的表兄也會些拳腳功夫,於是就把他送到陸柄那裡,給了他一個百戶的職位。
倒不是說朱厚熜摳門,而是朱厚熜覺得驟然拔擢太高,對其人並不是什麼好事,他想讓表兄試煉一下,方便以後委以重任。
正好今天朱厚熜出來,給《大明時報》選一個好的位置做報館,順便借著這個由頭出來透透氣,於是便把他給帶了出來。
眼下正值晌午,恰好是日頭毒辣的時候,街邊撐起的遮陽傘的一個比一個大,路上的行人來來往往揮汗如雨,做買賣的吆喝聲不絕於耳,一副熱鬨非凡的景象。
朱厚熜走在陸柄、黃錦、蔣玉龍三人的最前麵,身穿淡黃鑲邊素白衣袍,手裡麵還拿著折扇微微煽動,一副富家子弟的裝扮,他在宮裡麵待得久了,來到這樣一個熱鬨的地界,一時隱約還有點小激動。
在朱厚熜的身後,陸柄穿著靛藍衣袍,裝作是朱厚熜的好友,蔣玉龍則完全是保鏢的打扮,至於黃錦則是一副小廝的裝束,沒辦法他們的氣質與朱厚熜和陸柄實在是相差太遠,隻能裝作下人。
黃錦看了天上的日頭一眼,快步上前道,“皇……”
“嗯~”朱厚熜瞪了他一眼。
黃錦急忙改口道,“黃少爺,時候不早了,我們回去吧,再不回去老夫人就該著急了!”沒辦法,誰教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要是朱厚熜這裡出了紕漏,他準沒好果子吃!
朱厚熜大感掃興,他好不容易才找著由頭出來一趟,怎麼著也得儘興而歸才是,哪能現在就回去!
“我心裡有數!”朱厚熜隨便一句話就把黃錦給打發了。
此時,陸柄看了一眼身旁的酒樓匾額,“悅客來?”
“黃少爺,眼下日頭正毒,要不我們先進去喝杯茶?”陸柄指著悅客來酒樓提議道。
朱厚熜點頭道,“也好,我正好也口渴了!”
一行人走進悅客來,店裡的夥計立馬迎上來吆喝道,“幾位客官裡麵請!”
陸柄揮手道,“快去給我們準備一個雅間!”
夥計麵露難色道,“抱歉了貴客,今天來的人多,雅間都有主了,不過二樓有個臨窗的位置不錯,現在還空著,幾位要不上去坐一坐?”
陸柄看向朱厚熜,朱厚熜點了點頭。
陸柄才吆喝道,“你前麵帶路!”
“好嘞,幾位貴客這邊請!”夥計把一行四人帶到了二樓臨窗的位置,又把桌椅重新擦了一遍,讓他們四人坐下。
“幾位客官是要吃點什麼還是要喝點什麼?”夥計殷勤問道。
陸柄道,“給我們各來一杯茶即可!”
“好嘞客官,要加點精鹽嗎?”夥計看了一眼窗外火辣的日頭又問道。
古代人雖然不知道脫水的原理,但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總結,古人卻摸索到了如何防止脫水,那就是喝鹽水,尤其是那些乾苦力的行腳,夏天總會去路邊茶棚裡喝大碗的鹽茶水,否則根本熬不住。
當然如果是熟客,夥計絕不會這麼問,但問題是對麵這四位臉生,又夾帶著湖北的口音,他這才特此一問。
陸柄笑著揮手道,“不用了,給我們上一盤醃梅子就可以!”
夥計一聽,當即誇讚道,“客官是個會吃的!”
正當他準備離去,陸柄又叫道,“再加一盤蜜餞羊肉!”
夥計尷尬道,“小店本小利薄,卻是沒有準備這個,教客官笑話了!”所謂的蜜餞羊肉就是取羊羔的肉製成羊肉乾,再用蜜糖醃漬,這玩意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貴!
“不過小店的鹵牛肉風味一絕,幾位要不要嘗一下?”夥計見陸柄報出蜜餞羊肉的菜名,頓時知道這幾位都是不差錢的人,當即推薦起店裡的招牌菜!
“咳咳!”陸柄心虛地看了一眼朱厚熜,轉而對夥計確認道,“你這裡有鹵牛肉?”
彆說的是明朝,就是曆朝曆代都是嚴禁宰牛的,畢竟這種大家夥是農耕的好幫手!
如果隨意買賣屠宰,必然會導致耕牛價格高漲,百姓無牛可用!
按大明律記載,“故意殺死他人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馬牛的,杖一百。耕牛傷病死亡的,不報官府,私自開剝,笞四十!”
但問題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於是許多“自然死亡”牛的肉就擺上了餐桌,隻要下麵的人不要太過分,當地的長官揣著明白裝糊塗這事也就過去了。
朱厚熜不想管這事,他又沒有儀器可以檢測端上來的牛肉是正常死亡的,還是被人為屠宰的,況且這事也不好管。
話說前些年正德皇帝還曾下過禁止百姓養豬吃豬肉的法令,理由是正德皇帝屬豬,又姓朱,與豬諧音,於是下了這麼一條法令,結果“時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儘。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是歲,儀真縣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但問題是國家祭典要用牛豕羊三牲,總不能換成牛羊羊吧,禮官們犯了難,隻好把問題推給了朱厚熜,於是朱厚照又“內批仍用豕”。
關鍵是民間能吃到肉的牲畜就那麼幾種,牛不許隨意宰殺,羊長得太慢,雞鴨鵝的取肉率太低,現在又不許老百姓吃豬肉,老百姓還活不活了。
於是楊廷和緊急上疏陳述此事,請求正德皇帝撤銷這道禁令,“民間豢養牲豕,上而郊廟朝廷祭祀、宴享膳羞之供,下而百官百姓日用飲食之資給。皆在於此,不可一日缺者。”
正德皇帝也知道這道禁令不怎麼靠譜,但礙於麵子沒有撤回,底下的官員心領神會,沒再去管這事,這事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