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說你不是神仙!
這邊剛誇完,那邊又有人搖頭晃腦高聲念道
望月樓上賞清輝。
碧空如洗星疏稀,
銀河流轉似銀魚。
共舞嬋娟上雲曦。
馬上又是一片叫好聲。
聚在才子身邊的人,又有人主動出來“賞析”道“此詩正應望月樓之景,意境高遠,婉約細膩,不愧是傅公子。”
在場之人,絕大多數都是秀才。
童生的地位不夠,就算能來,基本上沒機會說話。
而比秀才更高的舉人、進士,已經算是官老爺了,一般不會自降身份,參與這些聚會。
唯有秀才,今年就要參加科舉,正好借此機會多多交流。
一邊增長學識,另一邊結交朋友。
如今大家同為秀才,身份差距不大,交個朋友容易。
等今年的科舉一過,身份可能就是天差地彆,想交也交不上了。
很多人趁此機會,結交幾個朋友,說不定以後這條人脈就有用。
畢竟,中舉前結交和中舉後結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大家同時考上,那就是“同年”,那就更得團結,互通氣息了。
張天道“寫詩你總會了吧?滾過去,跟人家好好學習交流。”
徐聞剛一上來,就聽到兩首詩,深知水平遠在自己之上,有些放不開。
“老師,弟子才疏學淺,恐怕……”
“老師?”附近的士子聽到徐聞的話,循聲望來。
“誰的老師?可是舉人前來?”
後麵的人聽到“老師”二字,以為是有高人雅士帶著弟子前來。
紛紛看了過來,準備認識一下,結個善緣。
不一會,二三十人將目光聚集到張天和徐聞兩人身上。
張天淡淡道“跟大家打個招呼吧。”
“嘿……大……大家好呀。我是來自襄陽的秀才,姓徐,見過各位。”
突然見到這麼多人,徐聞居然有些靦腆。
張天看在眼裡,感覺徐聞有點像後世農村出來的學生。
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野得不得了,摸魚攆狗,無所不作,難以管教。
一到了城市,見到城市學生衣著華麗,才華橫豎都溢出來,頓時倍感自卑。
好在大家非常熱情。
“見過徐兄。我是紹興府的胡山,也是秀才。”
“我來自平江府,姓陳……”
有人問道“徐兄,襄陽離臨安府甚遠,定是年前就來了吧?”
徐聞點點頭“是的。”
“不知你的老師是何方人士?如此年輕,請問是哪一年的舉人老爺?”
眾人見張天跟徐聞差不多的年紀,實在年輕得有些過分。
在場有許多屢試不第的秀才年紀都比張天大。
想當然認為張天必然是有功名在身,至少是舉人以上。
否則,如何做秀才的老師呢?
科舉之路,達者為先。
很多考了幾十年都中不了舉的秀才,如果有舉人肯給他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