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說你不是神仙!
眾人看著那無邊無際的海洋,幾乎窒息。
長寬三四萬裡的一個大海,那得有多大呀?
世間真有船隻,難免渡過如此浩瀚之海域麼?
就算船隻不被大風巨浪打沉,船上也帶不了那麼多食物吧?
忽然有人念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念到這裡,忽然停了下來。
長江剛才他們看過了全貌,雖然很長,但跟“滄海”相比,說是“無窮”還是不夠分量。
但這絲毫不影響眾人麵對廣闊天地,那種渺小的感覺。
“唉……渺滄海之一粟,苦哉,苦哉……”
以前他們知道天地很大,滄海廣闊,卻從未知道到底有多廣闊。
今天在張天的展示下,眾人才覺得自己的卑微。
等大家感慨得差不多,地球已經緩緩旋轉到東海。
張天指著一條小蟲子般的島嶼道“這是倭國,又稱東瀛、扶桑。”
“其人知小禮而無大義,畏威而不懷德,強必寇盜,弱而卑伏,不顧恩義。”
“中原之地,必須對之有謹慎防範之心。”
“其一旦崛起,如果恰巧中原大地衰落,則是華夏子孫之大禍。”
安佑帝道“朕謹記。”
隨即對史尚書道“史尚書,回頭你將東海水軍的軍力布置呈與給朕。”
“是,皇上。”
大家知道張天對待天下諸國,甚為平等,不主張殺戮。
但偏偏給這倭國下了一個如此負麵的評價,還警告中原要警惕。
安佑帝以為是張天的暗示,心中有了想法。
朕的軍隊打不過大蒙、西遼,上不去吐蕃,難道還打不過你一個倭國麼?
開疆拓土這樣的大事,不能都靠上仙,自己好歹得打下一點國土才行。
既然上仙都這麼暗示了,不如將這個隱患提前消除。
見皇帝安排,張天不置可否,繼續轉動地球。
視角又回到了臨安城上方。
然後向南轉動。
“這是流求(這是古代的寫法,並非筆誤),這是南洋……”
到了澳大利亞島,張天沒搜到這個時代對這個島的稱呼。
於是道“這是地球第一大島,堪比現在的安朝,可以叫南贍部洲吧。”
等地球轉到南極。
名字在講《西遊記》時,張天就命名過了。
“此為南極冰洲,位於地球南之極,常年冰封,寒風呼嘯,雪層達數千米……”
稍稍科普,然後繼續轉到北冰洋。
此時正是北半球的冬天,大片冰雪凍結。
張天道“此處雖然如南極冰洲一樣有大片冰雪,但實則並無大陸。”
“冰層之下,皆為海洋。可稱之為北冰洋。”
終於,整個地球概貌都看了一遍。
視角又移回到臨安城的上空,隱隱看著眾人。
大家的心裡震撼之情還未消去。
張天又解釋道“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一圈,即為一晝夜。”
“平時我們看到是大日東升,夕陽西下,隻是地球對著太陽轉動的結果。”
“其四季氣候,亦與地球轉動有關……”
“嘩……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
隻要接受了地球是一個球體,晝夜變化就好理解了。
至於四季氣候,成因有些複雜。
並不是後世常人理解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近日點、遠日點的緣故。
而是地球公轉與自轉的軌道,所在的平麵有夾角,導致地球在轉動的時候是斜著轉動的。
因此,不同時間段,地球上的位置和太陽照射的角度的遠近不同,導致所受熱量及時長不同,引起氣溫變化和晝夜時長變更。
一年四季也就因此產生了。
這些就涉及到比較複雜的天文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