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完蒸餅收工回家,趙嬸招呼女兒,小姑子等幾個女人相幫,大夥一起動手,給劉宇縫製的冬衣兩天時間就做好了。趙慶領著趙嬸來見劉宇,將冬衣獻上。
劉宇很高興地換上,笑道“大小正合適,裡麵都填了什麼,很厚實,很暖和,這分心意我收下了,多謝趙嬸。”
得了趙慶提點,趙嬸看向劉宇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懼意,怯生生地笑道“填得是香蒲草,怕天冷,多加了些料,公子不嫌棄就好。”
劉宇扯了扯身上的衣服,讚道“這針腿細密,趙嬸做的好活計,過冬就它了。”
見劉宇真心喜歡,趙嬸也放鬆許多,道“公子若是喜歡,我得空再替公子縫兩身。”
劉宇道“有這一件就行了,你家人多,夠你忙的。對了,我見你們在院子裡哂了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填冬衣的嗎?”
“是,除了香蒲草、蘆絮外,還有些雞鴨毛,還買了些木棉。”趙嬸應道。
劉宇笑道“蘆絮可不扛寒,我讓顧師兄在莊上多養些鴨鵝,到明年就不愁填充料了,大夥的被褥也可以換成鴨毛、鵝毛的了,鴨毛暖和又輕巧。”
“那敢情好,自打跟著公子,咱們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趙慶笑著奉承道。
…………
到了前去盧府的日子,劉宇換上新冬衣正準備出門,門前來了輛馬車。孔融掀起車簾對劉宇道“小宇,快上車,我送你去盧府。”
孔融這段時間來了少了,他新換了職司,從太尉府去了司空府。九月,天子任命特進楊賜為司空,這是楊賜再任司空,當年楊賜任司空時孔融在司空府中任掾官。
楊賜再任司空,馬上再次征召孔融為掾官。孔融在太尉府中呆得正不如意,楊賜一有召便欣然前往,這段時日,孔融正與楊賜商量著再次上疏營救王允。
“小宇,我與楊公商量營救子師,已有不少大臣同意上疏。盧公身為尚書,是天子近臣,若是他能同我們一起奏本,或者就近勸說天子,子師或許能早日脫困。”孔融拈著胡須道“今日我奉楊公之命前去勸說盧公,你是盧公弟子,到時幫我美言幾句。”
劉宇點頭答應,心中暗歎孔融等人真夠固執的,王允之所以還不被放出來,一是張讓等人從中作梗,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恰恰是孔融這些文臣不斷地上疏請求,惹了天子忌心,以為他們在結黨營私。天子存了這樣的心思,恐怕上疏求懇的人越多,王允越難脫困。楊賜等人並不是不明白天子心意,不知為何死撞南牆不回頭。
盧府。孔融隨劉宇拜見盧植,道明來意。盧植沉吟不語,孔融以目示意劉宇。
劉宇隻得硬著頭皮道“盧師,弟子曾跟隨王大人前往豫州平亂,深知王大人忠君愛國、為官清廉,實乃蒙冤入獄,請盧師能在天子麵前為其鳴冤。”
一旁陪侍的盧鐘也道“父親,太學之中談及王公,亦多有為其鳴不平者。”盧鐘、盧靈皆是太學的學生,太學管理不嚴,允許弟子自行學習,也可向其他人求學,所以盧植休沐時兩人都回家侍奉,順便聽父親授課。比起太學的博士來,盧植的聲名可是遠勝他們。
盧植長歎一聲,道“我怎會不知子師蒙冤,隻是天子心意未改,屢屢上疏反而適得其反。唉,若有機會老夫自會替子師說話。”
得到盧植的答複,孔融滿意欣然起身告辭,劉宇替師相送。
來到府門前送孔融登車,劉宇心知王允一時間還難以出獄,但王允將來可是權傾朝野的司徒大人,和他打好關係於己有利。
劉宇對孔融道“孔兄時常前去探望王大人,去時不妨喚小弟一同前往,小弟幫不上什麼大忙,隻有做些飯菜聊表寸心。”
五月,王允由延尉詔獄移至洛陽詔獄(1)看押,洛陽獄的看押得更為鬆泛些,準許家屬和友人探視,孔融經常會去探視王允,有的時候劉宇也會準備些酒菜隨他一同前往。
孔融歎道“王公被囚年許,門生故吏多已星散,像小宇你這般念情之人少有,孔某能結識你,實是三生有幸。兩日後孔某同你一起前去探望王公。”
注(1)洛陽獄雖也屬於“詔獄”係統,但其他詔獄相比較,同時具備朝廷“詔獄”和司州郡縣地方監獄的多種職能,所拘罪犯上至貴戚高官,下至販夫走卒,不像其他詔獄的囚犯身份特定、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