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璽傳天下!
劉宇睡不著,翻來覆去地想著遇到馬賊之事,被俘的馬賊交待武陽城中有人傳言他帶著重金前往郿縣購馬。
是什麼人在暗中針對自己,聯想起在長安酒樓發生的爭鬥,劉宇猜測極可能又是夏家。真是陰魂不散,避到了長安仍不肯放過自己,既然如此,那便想辦法斬斷夏家伸來的黑手,或許打痛了反能安穩一段時間。
敵暗我明,夏家這次失手下次會更為凶猛,劉宇有些躺不住了,若再有一次馬賊圍攻,可不見得能再次逃脫,早知道就不應該拒絕鮑鴻派官兵護衛。
三件事,馬匹已經有了,典韋歸心,順帶著贈送了個小馬超,攬才也算順意,唯有這禍沒有避開。劉宇目光堅毅起來,既然欺上門來,不還擊回去豈不讓人覺得軟弱,等明日將白利等人召來,大家一起思量。
白利聽完劉宇的分析,慚然道“此事因白某而起,白某愧對主公,更對不起死去的兄弟們。”
劉宇正色地道“孝威,此事不用再提。亂世求存須合力,既然同屬農莊,便應福禍共當,生當儘歡,死亦無憾,沒有連累之說。”
“生當儘歡,死亦無憾”,眾人回味著劉宇的話。白利抱拳道“主公,白某當誓死追隨主公。”
包括顧明在內,齊齊抱拳道“願誓死追隨。”
劉宇還禮道“生死福禍、與諸君共之。”
…………
武陽城,饒賓收到了右扶風鮑鴻率軍大破馬賊的消息,有商隊迫不急待地出城前往郿縣。
茶味苦澀,饒賓呆坐了近半個時辰,借刀殺人之策落了空,好在沒有留下蛛絲馬跡,散播消息的人早已離開,至於傳播消息的人根本不知來源何處。
郿縣傳來的消息,右扶風鮑鴻與劉宇認了叔侄,劉宇等人住在驛館之中,已然打草驚蛇,再想殺劉宇難了。一旦讓劉宇返還洛陽,將馬賊圍殺之事奏報天子,夏家恐怕難脫其罪。
饒賓將手中冷卻的茶杯放在幾上,劉宇兼著觀風暗使的身份,不會這麼快回洛陽,要探明他前往何處,再下殺手,自己索性也動身前往郿縣,就近布局。
半個時辰後,十數騎護衛著一輛馬車出西門向郿縣駛去。馬車內,饒賓拈須沉吟,自己的好友賈詡在董卓之婿牛輔帳下任校尉,此人通達權變、智計過人,蹉跎半生少有人知,若能得他指點幾句,劉宇定然在劫難逃。
…………
董卓從望垣撤軍後駐紮在扶風境內,賈詡隨牛輔部駐紮在岐山以南的召林鄉。閒來無事,賈詡伏案校注《吳起兵法》,僮兒進來道“先生,門外有個叫饒賓的人求見。”
賈詡放下筆,欣然出外相迎,對著饒賓笑道“子豐不在長安享福,怎麼跑到這荒郊野外來了,快請。”
兩人攜手入內,饒賓看到桌上的兵書,笑道“文和,你開始動手寫兵書了嗎?”
賈詡隨手將《吳起兵法》卷起,道“賈某誌大才疏,尚未動筆,也不知此生能否如願。”
饒賓在側席坐下,歎道“文和大材世所罕見,可惜明珠蒙塵,饒某相信終有大放光芒之日。”
賈詡大笑,道“子豐兄過獎了。我記得兄長好茶,恰好有人送我荊州都陵新茶,子豐兄有口福了。”
喚僮兒煮茶,賈詡問道“子豐兄來信說投了長安夏家,看子豐兄衣著氣色,看來夏家待子豐兄不錯。”
饒賓點點頭,道“我家主公夏耀乃是當世英才,寬弘待士,懷騰雲之誌……”
賈詡拿起案上羽扇,輕搖微笑,他聽過夏耀的名字,不少人讚他為一時俊傑,自己的老友饒賓多年鬱鬱,總算遇到了賞識之人。可是這個夏耀是夏惲的侄兒,先天不足,難以與天下英豪爭雄。
僮兒端著熱茶進屋,賈詡笑道“子豐兄遠道而來,喝口茶潤潤嗓子再說。”
饒賓暗歎,他剛才替夏耀吹噓,有拉攏賈詡之意,看來賈詡不為所動。
茶霧被扇風吹散,賈詡輕搖著羽扇,道“子豐在此多處幾天,岐山多古跡,你我兄弟攜手同遊。”
饒賓放下茶碗,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饒某此來有事在身,怕不得空閒。”
賈詡低頭喝茶,並不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