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逆襲手冊[快穿]!
來段家求方子的人絡繹不絕。
其實對於男性來說,如果做苦力活做多了,某些時候的確是會精神不振,再加上這個時候大家誰也沒有條件吃好的補回來,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年輕人還好,能及時在最好的條件裡創造孩子,身體好一點的四十多歲就開始身子不濟,再差一點的,三十歲就開始咳咳了。
而從古至今,對於男性來說,這方麵的功能都十分重要,不管是為了子嗣傳承還是為了自己的麵子,反正誰要是有毛病那絕對是捂的死死的誰都不說的。
當然了,像是段父這樣隻是想去看看為什麼和媳婦這麼長時間都沒孩子,結果大夫看完媳婦說沒毛病又要去看他的,又被同村人聽了個正著,完了全村人都知道他雄風不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也是隻有在段家出了個能夠“讓男人更好”的方子出來後,段父看著每天上門跟自家求方子的男人才意識到,他壓根就不是村裡的特例,甚至他有時候還是可以和媳婦一起暢談人生的,而找上門來的人大部分在某些時候都做不了這種。
白自卑這麼多年了。
雖然一時之間覺得自己之前到底為啥默默的自卑這麼久,但家裡賺錢了,段父還是很開心的。
段爺爺段奶奶為了家裡考慮,自然是把這個方子把控的死死的,他們甚至連兒子兒媳婦都沒告訴,每天晚上兩個老人家抹黑出去河溝裡麵抓泥鰍,回來了碾磨成粉,再往裡麵加一些其他東西,最後熬成了一碗味道不怎麼樣的湯,再賣出去。
說起這個味道,因為段青恩和李寶君自己煮的時候都沒有放鹽放油,這玩意又不是喝了之後第二天就知道見沒見效的,於是二老也沒有做實驗的心思,就這麼按照之前李寶君煮泥鰍的方式照樣來了一邊。
要不是段奶奶是後來在段父身體好了之後,才知道他們煮東西用的是石鍋,說不定她都要把那口石鍋給搬到家裡來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味道不怎麼樣,來買這碗被起名為“虎骨湯”的人也越發覺得這就是個好東西。
沒聽說過良藥苦口嗎?
人家大夫給開的藥哪裡有一個好喝的,越是難喝,就越是表明了這玩意有用。
雖然說是沒事彆吃藥,但男人嘛,眼睜睜看著人家吃了這虎骨湯每天站在田埂邊上吹牛,說是媳婦現在有多麼多麼離不開自己,那自己心裡能過得去嗎?
再加上聽說這玩意雖然是能治療隱疾,但是如果想要更加厲害一點,也是可以吃的。
有人試探的吃了差不多十幾天,之後,田埂上吹牛的又多了一位。
原本還在觀望,和覺得自己沒毛病的男人都坐不住了,這才開始紛紛趕往段家買。
反正價格也不是很貴,這東西又是補身子的,吃了之後精神也會變好,到了晚上效果又看得見,他們隻吃個十天左右就好,花不了幾個錢。
於是,這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段家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的情況出現。
正在回望過去的段父還真誤會了。
雄風不振的男人還是少數的,大部分來買虎骨湯的人,隻是想要讓自己更加振一點。
把泥鰍切成肉泥這個活是段奶奶乾的,晚上出去抓泥鰍則是段爺爺乾,也好在他雖然年紀大了但身子骨還算是硬朗,河溝裡的泥鰍又因為長期沒人捕捉多的抓不完,否則還真的弄不過來。
段奶奶切肉泥的時候一向是自己秘密一個人在屋子裡乾的,全家誰也不準進去。
雖然累了點,但段家好不容易掌握到了一個能賺錢的法子,賺的還是大家誰也不知道這玩意能賺錢的路子,她當然是小心又謹慎,就怕萬一家裡誰嘴風不嚴給透露出去了,到時候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去抓泥鰍了,那全家都彆想賺錢了。
因為這個想法,就算是再怎麼累,段奶奶也隻肯讓段爺爺偶爾幫自己一下,反正絕對不會去找兒子兒媳婦幫忙。
兒子都成了家了,那跟兒媳才是一家人,兒媳雖然願意一心為了他們這個小家,但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家舒舒坦坦的過著好日子了,吃香的穿辣的,錢大把大把的賺,那娘家窮的不行,吃都吃不飽,做女兒的,心裡能好受的了嗎?
大兒媳是個潑辣的,一向是覺得段奶奶偏心,也總是趁著段奶奶這個婆婆不注意去偷偷幫著她娘家乾活啊什麼的。
反正都是一個村子裡的,田地離得也不遠,跑過去再跑過來也不怎麼礙事。
段奶奶也不是不知道,隻是想著這個大兒媳婦雖然平時潑辣,但是對著她大兒子和兩個孫孫的確是掏心掏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沒看到了。
家和萬事興,要是真的一點小事就鬨起來弄的不可開交,那也沒辦法家和。
二兒媳那邊也差不多,親近娘家,不過她娘家在外村,倒是不怎麼常來往,段奶奶平時也不介意給她做臉,時不時的也讓她那這點雞蛋去娘家看二老。
三兒媳這邊就更加簡單了,她娘家都是老實人,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所以兩個老人自覺抬不起頭,但對著兩個女兒倒是不錯,平時有事都不去麻煩段家,逢年過節的,三個兒媳婦都回娘家,每次都是三兒媳帶回來的東西最多。
按照那兩個老人的性格,段家就算是發了大財,他們也絕對不會主動上門要求一起發財的,就是怕他們要是提了這個要求,女兒在婆家不好做人。
不過雖然三兒媳能讓人放心,又是她乖乖青恩的親娘,段奶奶也不好讓她來幫自己,畢竟家裡另外兩個妯娌都不能上手,要是段母被允許上手了,估計她們心裡能翻了天去。
知道實情的段青恩李寶君同理,兩人倒是可以幫這個忙,但他們要是進去幫忙了,那想要知道秘方的人可不得天天圍著他們哄著要他們說出來。
於是,段奶奶隻能一邊念叨著都是不讓人省心的,一邊又感歎算了能賺錢就好不要奢求這麼多,拎著兩把菜刀對著案板上的泥鰍揮舞剁成肉醬。
一把菜刀是家裡的老從菜刀,一把菜刀是段家賺到第一桶金後段爺爺特地去縣城裡給段奶奶新買回來的。
反正就算是再怎麼苦再怎麼累,在揮舞菜刀的時候想一想今天又能賺多少錢,心裡那也是甜的。
因為自己每天揮舞菜刀已經很累了,段奶奶終於舍得將廚房讓了出來讓三個兒媳婦輪流做飯。
當然了,因為家裡賺了錢,夥食自然是比起以前豐富了不少。
尤其是她乖孫孫說人要是想要補身體也不能光吃泥鰍,還是要那個什麼營養均衡,菜也要吃,肉也要吃,蛋也不能拉下。
要是之前,段奶奶肯定覺得這是自家乖孫孫嘴饞了所以才說這種話哄她,但是經過了這一次的泥鰍事件後,隻要段青恩認認真真的跟她說這是書上寫的,段奶奶保證都聽得進去。
於是在段青恩跟奶奶進言的第二天,段家飯桌上就豐盛了起來。
肉當然是泥鰍肉了,他們家現在雖然賺錢了,但也是積少成多,還沒有到那個大魚大肉的份上,菜就是地裡的菜,段奶奶十分大方的讓段大伯娘炒了三個盤子,甚至還讓她打了足足四個雞蛋打了個不像是以前那樣清的雞蛋湯,讓算著人頭煮湯,正好夠一人一碗,以確保彆清的一點味道都沒了。
雖然這雞蛋湯每人一碗就沒了,但到底每個人都能喝到了啊。
段家人隻顧著高興,也沒注意到段奶奶給段青恩盛湯的時候刻意多往裡麵盛了雞蛋,以及在改善夥食時永遠都不上桌的李寶君也被拉著坐在了桌上,同樣盛了一碗雞蛋湯。
不過恐怕就算是注意到了,段家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畢竟前段時間他們已經奇怪過一次了。
奇怪怎麼之前還對著李寶君不冷不熱的段奶奶突然對著這個小丫頭這麼熱情。
他們哪裡知道段青恩直接將之前他吃泥鰍補回身體的功勞大部分都推到了李寶君身上。
什麼他身子弱沒下水,都是君君每次割完了豬草偷偷抓回來。
他沒做過飯什麼都不懂,也是君君找了大石頭升了火這才煮成了泥鰍湯。
以及第一次吃泥鰍時,因為他堅持要吃君君攔不住又怕有毒,甚至搶過來自己吃了第一口,等到確認第二天她沒有被毒死之後,才讓段青恩吃。
對於段奶奶來說,她把李寶君買回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家孫子做媳婦,好好地照顧好她的乖孫孫。
現在聽著段青恩這麼一誇,段奶奶對著李寶君就更加滿意了。
尤其是段青恩她不光是誇李寶君,他還特彆雞賊的捎帶著一起誇上了段奶奶。
“要不是奶奶您當初慧眼識珠買了君君回來,我們家現在哪裡能賺這麼多錢。”
“奶奶您真是有見識,整個村子裡就我一個人長大了不愁媳婦,而且君君越長越好看了,我之前跟她一起出去玩的時候,好多小子都在看她,然後我就跟他們說,這是我奶奶給我定下的媳婦,誰也不準看,以後是要嫁給我的。”
這些帶著稚嫩和得意的童言童語總能讓段奶奶一邊樂一邊不自覺地跟著自豪起來。
是啊,要不是她當初親自把君君這麼好的孩子帶回來,青恩哪裡會想要抓泥鰍試試,就能立刻有人把泥鰍抓回來。
青恩這孩子可是從來都不下水的,而且那個時候他還病著,抓泥鰍這種之前一直被村裡人說有毒的東西,除了君君,其他人肯定是絕對不會幫他的。
如果君君沒有抓回來,也沒有煮給青恩吃的話,青恩的身子就不會好,也就不會確定書上寫的都是對的,當然也不會告訴他們這個泥鰍能夠治病,自然,家裡也就不能像是現在這樣賺錢了。
四舍五入一下,家裡能夠有這麼多超出往年的進賬,都是因為她買了君君這麼好的孫媳婦回來。
可不就都是因為她,家裡才能賺這麼多錢嗎?
段奶奶也沒有想過要把功勞攬到自己身上,實際上段青恩說的這些話她也就在心裡樂一下,可從來都沒有告訴過彆人。
隻是老人家,做什麼都是為了兒女子孫,隻要一想想,家裡因為她能夠賺錢,她為家裡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再怎麼累這個心裡也絕對是甜蜜的。
如此甜蜜了一通之後,段奶奶看李寶君自然也就越來越順眼了,很有一種“咱們是一國”的感覺。
之前她剛剛開始和顏悅色的跟李寶君說話,並且在晚上吃飯,李寶君要走開時主動把人叫到了飯桌上時,段家人就已經驚訝過了。
倒是也沒有多想,隻以為老太太是見家裡賺了錢,這才大方了起來。
反正他們吃的的確是比以前好多了。
而且之前段奶奶尋思著自家乖孫看著這麼精神這麼像城裡人,怎麼能穿的那麼破爛,又不好單獨給段青恩買了破壞家庭和諧,於是跟段爺爺商量了一下,從賺到的錢裡拿出了一百二十文錢來,一房給了三十文,因為老四還沒回來,剩下的三十文他們就先幫著收著,又主動提出自己去縣城裡麵買一些布料回來,給四個小子做新衣裳。
有錢拿有衣裳得,大家都隻顧著幸福了,誰還管沒有新衣服穿的李寶君能跟著一起吃肉喝湯的事。
扯回到現在,段家因為上午來的人太多,於是一直忙忙活活了一上午,一直等到聽說他們這裡有治療某些隱疾的神藥,聞訊趕來的隔壁村的隔壁村,和隔壁村的再隔壁的隔壁村的人都心滿意足帶著“神藥”走了,全家人才能一起踏踏實實開始吃飯。
雞蛋湯都分配好了,忙碌了一上午的段家人都十分珍惜的坐在板凳上小口小口的喝著,品嘗這難得的美味。
段奶奶看著鍋裡還剩下差不多一碗的分量,有點奇怪“老大家的,我不是讓你算著人頭煮的湯嗎?這怎麼還剩下一碗?”
段大伯娘正在把自己碗裡的雞蛋往兩個兒子碗裡挑呢,聽了疑惑地抬起頭“我是算著人頭煮的啊。”
段青恩放下碗,“奶,是我剛才去廚房,看水好像有點少了,就加了一點,我做錯了嗎?”
一聽是自己的乖孫孫加的水,段奶奶臉上那帶著斥責的神情立刻就變了,笑的眼睛眯起來“沒事沒事,不就是多加了一點水嗎?你爺爺辛苦了,讓你爺爺喝掉這一碗湯就好了。”
她倒是想要直接給自己最疼愛的乖孫孫喝,可這麼多人看著呢,她要是這麼做了,對段青恩也不好。
段奶奶一邊將勺子放了回去,一邊盤算著找機會要給她的青恩乖孫好好開個小灶。
這段時間她切泥鰍有點累了,就一直把廚房交給三個兒媳婦,倒是沒找到機會開小灶,不過這麼長時間沒做飯,突然親自下廚有點怪怪的。
段奶奶很快就用她機智的大腦想到了解決方法,她可以在三兒媳婦做飯的時候吩咐她開小灶啊。
青恩可是她的孩子,還是唯一的獨苗苗,她囑咐開小灶,三兒媳婦高興還來不及呢。
自覺解決了一件大事,段奶奶又高高興興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準備吃飯。
全家現在都在喝湯,就等著段爺爺喝完了再說開吃,這是他身為一家之主的權威。
段青恩不急不慢的喝著湯,拒絕了父母要往他碗裡放雞蛋,自己端著喝。
喝了兩口,他看向大門邊那隱隱約約露出來的衣服,“奶,我姑好像來了。”
“嗯?你姑姑來了?”
段奶奶一聽,立刻抬眼朝著門口那邊望了過去,揚聲叫了一聲“杏花?”
過了差不多一兩秒,門口那邊才傳來了段姑姑遲疑的回應聲“娘,是我。”
“誒喲杏花你來了怎麼還杵在門口呢,趕緊進來啊。”
一聽真的是自家嫁出去的女兒,段奶奶臉上立刻露出了笑來,起身快步走過去,拽著女兒進了院子“你說說你,怎麼還是這麼木呆呆的,快點快點,娘給你搬個凳子去。”
“娘不用了娘,我就是過來看看,你們先在外麵吃著,我這就在門口那坐一會。”
“說什麼呢,你都來了爹娘還能不留你一口飯啊,快點,坐著,娘給你盛飯去,正好這多出來一碗雞蛋湯,你喝了補補身子。”
段奶奶可沒有重男輕女的毛病,隻要是她身上掉下裡的肉她都愛,尤其是她就這麼一個女兒,又是從小乖巧,長大懂事,段姑姑出嫁之後,她可是緩了好一陣才緩過來。
她樂顛顛的進屋了,段姑姑還是有點拘謹,畢竟她是出嫁女,如今年景也不好,她這趕著飯點過來,換在哪一家都能讓嫂子覺得討嫌。
段爺爺看出了女兒的不自在,“愣著乾什麼,趕緊坐下,正好你來了,跟我說說你相公現在在做什麼。”
他身為一家之主,說的話一向是家裡最大的,他都這麼說了,原本還想念叨幾句類似“怎麼竟趕著飯點來”酸話的段大伯娘立刻閉上了嘴,老老實實低頭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