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真言中有一句,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以儒家功法中雖有近似術法的“言出法隨”和“君子風”,但實際上卻是不修術法的。
這也就代表著此地不設禁製。
那遍布的浩氣,十有八九也是為替代禁製而生的。
薑離連人帶劍從大門中穿過,直接進入了樓內,那濃鬱芬芳的源頭終於出現在薑離眼前。
一幅巨大的畫卷就掛在一樓廳堂正中,如幕布般垂下。畫上百花盛開,春桃秋菊,夏蘭冬梅,四時花朵皆在,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煞是瑰麗。
萬紫千紅以密集又不顯雜亂的方式排布,共同簇擁著居中的一位佳人。
那佳人手持長劍,明明乃是一靜止畫作,卻讓薑離仿佛看到佳人行劍舞,曼妙而多姿。
名花,美人,好一佳作。
那花香赫然是來自於此畫。
似乎傳說中的那位大儒並不是普羅大眾刻板印象中的那種儒生,而是一風流狂士。
也就在薑離見到這名花美人畫時,突然就感覺失去了對周邊環境的感應,如處虛空,四周昏暗,一條條因果線浮現。
其中一條線突然亮起,光華從薑離這一端延伸至彼端,勾連著這一幅瑰麗畫作。
這一幕乍起乍消,瞬息間薑離又看到百花和佳人,看到了樓內場景。
一切猶如幻覺,但適才那一幕已經牢牢烙印在薑離的腦海裡。
這是因果,薑離和姬繼稷的因果,薑離和這幅畫的因果。
薑離這才知曉為何姬繼稷所言那般無頭無尾,打謎語都要打個啞謎。因為關鍵不在謎語上,而在於因果。
當薑離遇到因果線另一端的物事時,無需他多加尋找,因果自會提示薑離
他找到了。
眼前的巨畫像是千百倍的膨脹,萬紫千紅的顯化從平麵變得立體,畫上的佳人也似從虛幻走到現實,那長劍的鋒芒忽轉,飄逸無方,霎時有無數緋紅劍光,片片入眼。
就如十裡春風卷起了桃紅,劍如花,氣如潮,瑰麗無比,絢爛恣意。
是虛幻是現實
是攻擊
薑離目光動,劍氣生,無形劍光千絲萬縷,洞穿無數緋紅桃花,赫然是劍光分化。
隻見萬千絢爛皆成爛泥,天遁劍氣萬千歸一,化作一道劍虹,連帶著薑離自身也是合入了劍光。
人劍合一
他以道果能力通天靈劍煉化大圜劍,劍即是人,人即是劍,此刻將元神轉化,大圜劍氣和周身交融,所有氣機皆化為劍氣,真正做到人與劍再無分彆,劍虹貫空,一掃無數紛碎花瓣,直向那佳人殺去。
破招,反擊,一氣嗬成,動輒劍化長虹,淩厲無匹,強勢萬分,正是再經典不過的劍修戰鬥方式。
招式被瞬間擊破,劍虹貫空而至,那佳人不見絲毫動容,長劍蕩空,劍氣化風,如一夜秋風來,蕭瑟肅殺,千百黃菊綻放,顯露凜冽殺伐。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
佳人出聲,聲音凜冽而清冷,當真如同化作了真人般,絲毫不見畫作的痕跡。
凜凜寒光,道道殺機,卻是顯露出至極的美感,劍虹與千菊交錯,萬千黃瓣飛舞,突來一聲鏗鏘。
“鏘”
劍虹擊於長劍,千菊破碎,黃花凋零,人劍合一的一擊勢不可擋,淩厲劍勢透過阻擋的劍身,令得佳人身形劇震。
“踏雪尋梅。”
她步步後退,羅襪生塵,說是尋梅,實際上卻是步生梅花,道道劍氣化作寒梅,阻擋在薑離前方。
而薑離的應對就隻有一個字衝。
劍虹橫掃寒梅,倏然間一劍分化,千百劍光暴射。
那佳人也是反應及時,劍勢一轉,長劍豎起,透出孤絕,如狂風怒雪中一樹寒梅,凜然綻放,萬千劍影排空,但那長劍卻是始終屹立,擋下重重劍光。
“今夕何夕。”
佳人再吟,聲音婉轉,牽扯出縷縷情思,道道劍意籠罩薑離的心神,令人心生柔意。
然而
“當”
薑離的劍勢竟是不減反增,劍光如風雷,千擊萬點,轟掣在一束寒梅上,打得梅花凋落,長劍崩折。
他以天遁劍意儘掃外來劍意,不曾被削弱心中淩厲,反倒是更添三分果決。
不知道我對師父和師姐一心一意嗎
憑你也敢擾我心神
心中一片清冷,劍光映照在佳人的俏臉上,倏然一閃,令得那張嬌顏分裂成兩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