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營指揮部。
收到師長發來的電報,唐林一下子就活泛開來。
找到留在特務營進行聯絡的晉綏軍副參謀長就道“王副參謀長,我們首長同意拿出三萬大洋給你作為好處費,至於具體怎麼分配全聽你的,我們不管。”
“隻要你把一整條生產步槍的生產線給我們混在彈藥生產線中送到預定地點就行了。”
“除此以外,我還想把太原兵工廠多出來的設備能打包全部打包。”
“隻要是能用的,不管是複裝子彈設備還是維修設備,我們全都要。”
“王副參謀長您開個價,隻要合適,我馬上讓上級首長給你準備大洋跟黃金。”
太原兵工廠被淘汰的設備太多,還有好多壞了的設備,用堆積如山來形容都不為過,甚至好多設備上落得灰塵都有半公分厚。
雖然太原兵工廠是司令一手建立起來的,裡麵大部分軍工設備也都是司令親自買回來的。
但除了那些生產重型武器的軍工設備跟那些整條生產線,司令自己都不知道兵工廠到底存了多少淘汰的廢舊設備。
既然這些設備沒有數,對兵工廠而言就是一堆廢鐵,那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把他們換成白花花大洋了。
正好這次交易是自己一手主導的,沒人比自己更有優勢。
而且這種交易都是一錘子買賣,對方又是紅軍,等交易結束,就算上麵發現不對勁想要調查那也死無對證。
這麼一算,把那些沒有數,而且沒人重視的設備換成好處,對主導這場交易的副參謀長而言幾乎沒有任何危險。
腦子飛速運轉,很快心裡就有了決斷。
猶豫了半分鐘後回答“你再給我一萬大洋,或者價值一萬大洋的黃金,我就把倉庫裡沒用的淘汰設備全部送給你們,但那些整條生產線的設備你們想都不要想。”
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唐林已經很滿意了,繼續問“我們還有一個要求。”
“按照約定,貴軍需要給我們價值三萬大洋的步槍子彈。”
“經過我們上級首長討論研究後決定,想把那些子彈換成製造子彈的發射藥跟底火。”
“我們紅軍另外給你五萬大洋用來購買生產製造子彈用的底火跟發射藥……”
“不知道王副參謀長敢不敢接這筆生意。”
“當然,如果王副參謀長有權利賣給我們更多的發射藥跟底火,有多少我們紅軍埋多少,購買費用全部交給你,至於王副參謀長分多少給太原兵工廠作為采購經費,那都是你的事兒,我們隻要發射藥跟底火,上不封頂。”
王副參謀長太清楚司令的小心思了。
彈藥屬於消耗品,紅軍生產再多彈藥也沒法兒擴充部隊,威脅到山西安全,所有司令才同意給紅軍一些生產複裝子彈的軍工設備。
發射藥跟底火同樣隻能用來生產子彈,造不了武器,為了能換回那些戰俘,司令肯定會同意。
所以這件事兒的可操作性非常強。
王副參謀長在心裡稍微一盤算就做出決斷“可以……”
“本該給貴軍價值三萬大洋的子彈全部換成發射藥跟底火。”
“另外我還能再賣給貴軍價值五萬大洋的底火跟發射藥……”
全麵抗戰開始之前,一塊大洋能買差不多二十顆子彈。
抗戰開始後物價飛漲,一塊大洋就隻能購買五發子彈。
按照談判約定,紅軍可以用三萬大洋換晉綏軍六十萬發子彈。
而一顆子彈的所有生產成本中,底火跟發射藥僅僅占了不到五分之一。要是三萬大洋全部用來購買底火跟發射藥,運回陝北後至少可以複裝生產三百萬發子彈。
加上王副參謀長私底下賣給自己的發射藥跟底火,總共可以生產八百萬發子彈,以紅軍兵工廠的生產能力,幾年都用不完。
而且現在距離全麵抗日戰爭還有一年多時間,有了眼前這場交易打底,隻要紅軍開出的價格合適,晉綏軍肯定願意跟紅軍繼續做生意。
屆時就能在全麵抗日戰爭爆發前從太原兵工廠多買一些底火跟發射藥,免得最後這些好東西全都落到小鬼子手裡,成了日軍戰利品。
想到這兒,唐林馬上點頭“五萬就五萬,我們馬上給你準備大洋……”
“當然,如果王副參謀長能賣給我們更多的發射藥跟底火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