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史詩級削弱慕容複的同時,丁春秋的實力也跟著被削弱了。
所以丁春秋的實力,從連載版的準五絕直接掉到了普通一流高手的水平,相當於從裘千仞跌到了全真七子水平。
新修版裡,喬峰隻是雙掌並力就把丁春秋嚇跑了。
連載版裡喬峰不僅一開始的兩掌,還有“又有七八掌向自己周身要害擊來”。
這句話在後續版本被刪了,金庸的意圖也很明顯,丁春秋後期被削弱了,這個水平不值得喬峰出近十掌才能把人嚇跑,隻需要兩掌疊成一掌就夠了。
還要比如丁春秋自己也練不成“逍遙派”的上乘武功。
丁春秋和李秋水成為姘頭後,從她那拿到了小無相功學了那麼久都沒練到家。
再對比下隔壁鳩摩智偷到小無相功一年不到就練得差不多了,還敢去少林上找茬。
這麼一對比,丁春秋的天資是真的弱天龍四絕太多了。
從各個細節,可以推斷出丁春秋的實力在後續版本跟著慕容複一起被大削,削到遠不如喬峰了。
丁春秋的實力遠不如喬峰,不過和段延慶這個水平差不多,那不是等於把逍遙三老也給拉低了?
所以丁春秋有了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說法。
因為不這麼說的話,逍遙三老的層次就跟著一起被拉低了。
無崖子如果有喬峰級彆的實力,丁春秋一個連小慕容對付起來都吃力、實力推測不過和段延慶相當、完全不如喬峰的水準,居然能搞定無崖子、讓無崖子如臨大敵?
這不扯淡嗎?
所以新修版在三聯版的基礎上又改了劇情,丁春秋勾結了李秋水才打敗了無崖子。
不這麼改的話,逍遙三老的逼格完全沒了,什麼七十年內力,什麼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花裡胡哨的,我喬峰能一個打十個。
這麼看的話,金庸老爺子對自己的作品還是很負責的。
“段延慶好歹是四大惡人之首,卻被蕭峰輕鬆擊退,蕭峰真是太厲害了。”
讀者們對蕭峰的崇拜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蕭峰出場以來,未嘗一敗,無論是單挑,還是群毆,他都無敵。
“喬峰和郭靖真的很像呀!”
陸武感歎道。
喬峰雖然沒有奇遇,卻是徐樂書中極其罕見的中原最強兩大幫派聯合辦學下造就的天才。
郭靖亦然,隻不過新的中原兩大幫派換成了全真加丐幫。
天龍中原武林最強的就是少林派和丐幫,先是少林派玄字輩高僧玄苦在他七八歲時就開始傳授武藝,把喬峰的內外功基礎打得無比紮實。
再是丐幫無縫對接吸納青年喬峰,汪劍通親傳打狗棒法和降龍二十八掌。
最後是喬峰得位前還經過了重重關卡考驗,可說是少林丐幫從基礎教學到進階提升再到實戰演練,一步步悉心培養起來的天才外加他天生根骨精奇、膂力過人,這才有了明明沒有奇遇卻實戰很強的喬峰。
喬峰的內力其實不差,他的確沒有練過易筋經和神足經這倆少林的頂尖內功。
但少林是佛門正宗,少林普通內功跟後來郭靖練的全真玄門正宗內功是一個性質的東西,就是雖然比不了易筋經,九陰真經之類頂尖內功,但本身並不差,上限很可能相同,隻是進境速度會比較慢而已。
而且《降龍十八掌》練到最頂級的境界,能夠由外而內產生內力。
第二十三章的標題是“塞上牛羊空許約”,許多讀者看到這個標題心裡都已經不詳的預感。
他們也發現了很多端倪,蕭峰發現了仇人段正淳,阿朱卻笑的有些勉強。
“這?阿朱不應該為蕭峰感到高興麼?”
讀者們納悶的道。
阿朱歎了口氣,道“我好難過,大哥,我真是沒有法子,我不能陪你了,我很想陪著你,和你在一起,真不想跟你分開……你……你一個人這麼寂寞孤單,我對你不起。”
聽到阿朱的話,讀者們心中的不詳之感更盛。
阿朱的狀態明顯不對勁。
蕭峰輕輕撫摸她的頭發,心中一片平靜溫暖,心道“得妻如此,複有何憾?”
霎時之間,不由得神馳塞上,心飛關外,想起一月之後,便已和阿朱在大草原中騎馬並馳,打獵牧羊,再也不必提防敵人侵害,從此無憂無慮,何等逍遙自在。”
蕭峰向往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讀者們紛紛討論起來。
“我有一種預感,蕭峰的幻想越美好,他和阿朱的結局就越殘酷。”
“不巧,我也有這樣的預感。”
“你們說,阿朱是不是被段正淳給控製了,其實阿朱是段正淳埋在蕭峰身邊的棋子。”
“這……你想的太多了吧,阿朱怎麼可能是段正淳的棋子?”
“我覺得很合理,每一次蕭峰快要查到殺父仇人的時候,總是遲了一步,肯定有人通風報信了,那報信的人是誰?隻有阿朱,隻有她跟在蕭峰身邊。”
“不會吧,阿朱怎麼可能是段正淳的臥底,這隱藏的太深了吧。”
“徐樂就喜歡寫這樣的情節,讓讀者出人意料,好顯示出自己的寫作功底。”
“你們說阿朱會不會已經被段正淳給羞辱了?”
“很有可能,段正淳就是個好色之徒,見一個愛一個,阿朱這樣的美人他怎麼可能會放過?”
“徐樂他怎麼敢寫這樣的情節?”
“有什麼是徐樂不敢做的,小龍女的前車之鑒,你們都忘了?”
“諸位的分析很透徹,怪不得阿朱的麵色這麼難看,想來是因為她已經愛上蕭峰了,她不想做出傷害蕭峰的事情。”
“沒想到老段隱藏的這麼深,虧我一開始隻以為他是一個閒散王爺。”
“反派要是一下子讓你看出他的底細,他還是反派麼?”
“各位真是厲害呀,隻憑借一些細節,就能推測出整本書的真相。”
“那是,我魏得祿可是號稱懂王,沒有什麼是我魏得祿不懂的事情。”
“您就是總喜歡跟在徐公子身後的魏跟班,魏得祿?”
“魏跟班?這是誰給我取的綽號?我是魏懂王,不是魏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