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當初早於唐鈺收石傑人為義子,希望石傑人日後成就大業,故對他嚴厲教導,但其實也對其疼愛有加。
但是他對拜月太嚴格了,拜月並不能理解他的那些條條框框。
拜月是一個普通人也就罷了,奈何卻是不世出的天才。
天才總是與人有些不同的,天才也是自己教育自己的。
他小時候就殺了人,是的,他殺了人,按照自己的想法。
石長老因此大怒,石長老覺得就算殺人也應該從大義的名分,明正典刑,對已發生的事進行審判,拜月卻不這麼認為。
他認為義父殺他,就是不愛他,他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愛了。
自此之後,他走向了一個極端,認為世間沒有愛,覺得人性本惡,覺得這個汙穢的世界需要被淨化。
為了達成自己的理想,他努力學習知識,他的書房裡堆滿了先賢的著作,除此之外,他還專門跑到劉晉元家裡去搜羅書籍。
他的內心是孤獨的,所以當劉晉元出現的時候,他非常的高興,覺得自己遇到了知己。
後來劉晉元“殺死”逍遙,幫他取到五顆靈珠,使他對晉元更加信任。
然而那天晚上他觀察星象,發現了異常,隨後就查明了李逍遙沒死的事實。
被信任的朋友出賣,他憤怒,他悲傷,也進一步堅定了他重塑世界的想法。
於是拜月教主付諸行動了,他來到聖湖邊,毀掉了巫後的塑像,解開了巫後的封印,放出了水魔獸,同時借助五顆靈珠的力量,開始毀滅世界。
最後的最後,他終於感受到了愛的存在,感歎道“這些,我也曾擁有過,曾經得到過,隻是我放棄了,我自己沒有保存著愛,是我自己放棄了它,其實愛一直就在我的身邊。”
明白了這些的他,帶著滿足的微笑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其實拜月挺可憐的,他隻是想得到愛罷了。”
“話說,仙劍世界真的是圓的麼?”
“人性本惡,拜月的理念倒是和荀子有些類似。”
“愛和正義之所以受世人所推崇,是因為稀少,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善,亦沒有絕對的惡,世間萬物總是在平衡。”
“什麼是宿命,無非就是沒有力量,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若有強大的力量,天道也得退步,命運也要改變。”
讀者們對拜月的死感到可惜,他們覺得這個反派很有魅力。
“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個圓形的球體上?”
李雲的腦海裡浮現這樣的疑問。
“好喜歡拜月。”
徐文很喜歡拜月這個反派。
“為什麼你們眼光如此短淺。”
“在動物眼裡,我們難道不是凶手。”
“我殺的不是人,真正的人不會貪求利益,不仁不義,我隻是在替天行道。”
“你知道你為什麼失敗了嗎?其實地球是圓的你失敗的原因很簡單,你繞著地球飛了一圈,還是來到了仙靈島,其實無知,是一種罪。”
拜月的這些話讓徐文受益匪淺。
在徐文心裡,拜月是瘋子加天才,因為李逍遙想改變曆史帶靈兒往南飛卻還是回到仙靈島,拜月教主就推測出地球是圓的,一直往一個方向飛會回到原點,智商很高。
他崇尚的不是神明,不是感情,而是知識,因為小時候石長老太嚴厲,讓他感覺不到愛,長大後變成有點心理變態的人,如果有人可以理解他,結局可能不一樣。
隻是人的感情並不相通,書中的主角們無法原諒他的做法,徐文作為一個旁觀的讀者卻非常佩服拜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