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但爵位隆重,而且位極人臣,官居內閣大學士,太子太保。文武雙全,年輕時能開九石強弓連射,騎大馬衝殺數百人敵軍如若閒庭信步。
二十二歲立下赫赫戰功之後,又棄武習文,金榜題名,高中探花。授予官職,參與朝政。曾經得到過大乾王朝四代皇帝“上馬能治軍,下馬能安民。”十字最高評價。
“‘上馬能治軍,下馬能安民’,這洪玄機好厲害。”
徐文讚歎的道。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主角洪易出場了。
洪易他打開一半窗戶,在屋子裡麵生了一盆炭火,正在桌子邊上讀書,一副準備應付科考,揣摩經義的架勢。
他身穿著青衫,眉清目秀,年紀在十五六歲之間,身體略微單薄。
房間裡麵很簡陋,燒火的盆是鐵盆,炭也是普通的炭,並不是侯門大戶生火用的精致鼎腳銅盆,雕刻出各種野獸形狀的“獸炭”。
他讀書的時候,身邊也沒有書童,婢女研墨鋪紙。這一切都顯示出了洪易在侯府之中地位並不高,但卻還有時間讀書,不是那種奴仆之流。
書中介紹了洪易乃是侯府庶子,他希望考中進士讓母親獲得“夫人”的名分。
“洪易好孝順。”
讀者們讚歎道。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他們被書中的一則故事給吸引了。
洪易突然看到一則故事,細細讀了一遍,驚訝起來。
故事是這樣的
民間一個媳婦和婆婆晚上睡覺的時候,牆壁突然倒塌了,媳婦睡在裡麵,死死的支撐起倒塌的牆壁,讓婆婆逃出去,自己被壓死了。媳婦死後,婆婆很傷心。於是村裡的人都安慰她,說是做了個夢,夢見媳婦被上天封為了城隍神。
當時李嚴和一群士大夫議論這件事情,一群士大夫認為媳婦的孝行可佳,但是封神的那些語言,都是村夫野語。
但是李嚴卻力排眾議,說那個媳婦是封神了,因為聖賢書裡麵有“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認為那個媳婦成神了,也就是天意,那麼她就成神了。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這句話出自《尚書·泰誓中》。”
“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天所見,都是來自民眾的所見,上天的所聞,都是來自民眾的所聞。老百姓有什麼過錯,都是我君王沒有引導好的責任。”
“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民眾是國家的根本。君王是上天意誌的執行者,治理好民眾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違背民眾意願,把天下視為一己一家之私而極儘盤剝榨取之能事,最終難逃覆滅的下場。”
李文向身邊的好友解釋道。
眾士大夫都笑李嚴讀書太迂了,但是李嚴說出了一番大道理來“其實神不過是人的念頭所化,廟宇裡麵的神佛,之所以能屢屢顯靈,是因為承受了人們的香火供奉和信仰。”
“本來這個世間是沒有神的,信仰的人多了,人們的念頭聚集起來,神佛就誕生了。要滅神佛也簡單得很,隻要拆毀它的廟宇,使人們不再信仰它,用香火供奉它,它久而久之,就自然的消失了。”
其中有士大夫點了點頭,又問道“拆毀神佛的廟宇,使人不再信仰它,那萬一神佛報應下來呢?”
李嚴又道“聖賢書說,正直聰明為神,讀書人隻要內心剛正,嚴明,念頭就自然和神一樣的強大,神佛又豈能報應你呢?”
“說的好,隻要內心剛正,神明也奈何不了我。”
秦明讚歎道。
“‘本來這個世間是沒有神的,信仰的人多了,人們的念頭聚集起來,神佛就誕生了’,這句話有些意思。”
“不過這句話在我們這個世界並不適用,因為我們世界有先天神明。”
呂洞賓喃喃道。
他這些話並不是信口開河,大雍世界的確存在許多先天神明,他的前世東華帝君就是其中之一,東華帝君乃是一道極陽之氣化生的先天神明。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洪易遭遇了麻煩,他被一個丫鬟刁難了。
“小姐昨天和榮王府的永春郡主彈琴對詩詞兒,永春郡主呤了一句詩,結果沒有下句,小姐叫我來問問你,喂,你在聽沒有?”
看見洪易坐回桌子邊,拿起書翻看,小寧惱怒的道。
“什麼?”
洪易眉毛一皺,血湧到了臉上,雙拳微微握緊,拿眼睛看著這個小寧。
小寧也看見了洪易臉上的血氣上湧,雙拳微握的樣子,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是高高的揚起了眼神,露出了一副“就算你是少爺,但我就這樣對你,你能把我怎麼樣?你來打我啊!”的表情來。
“什麼詩?”
洪易一瞬間的惱怒過後,深深吸了一口氣,平息了下來,雙拳輕輕鬆開,語氣轉為平靜。
“果然是沒有用。”
小寧看見洪易忍了下來,心裡嘀咕一句,“永春郡主彈琴的時候,說了一句,‘今日未彈心已亂’,隨後苦苦思索下一句。小姐命我來問你,希望你對出下一句來。”
“今日未彈心已亂?”
洪易思索著“彈琴的時候心亂,那是定不住自己的心神,我就對上一句,此心元自不由人。”
“今日未彈心已亂,此心元自不由人。”
洪易抽出一張白紙來,用濃墨寫在了上麵寫了一行草書。
“洪易太慘了,連一個丫鬟都可以欺負他。”
“方寒不是比洪易還慘,洪易最起碼還是少爺,方寒則是奴隸。”
“比慘的話,我揚州雙龍也挺慘。”
“楊過從小死了娘,顛沛流離,到了桃花島還被郭芙等人欺負,也很慘。”
讀者們議論紛紛。
“‘今日未彈心已亂,此心元自不由人’,這兩句詩寫的極好。”
秦明讚歎道。
“真不愧是詩仙徐樂,隨手便可寫出這麼有寓意的詩句。”
徐文讚歎道。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主角洪易到了西山腳下,給母親的墳墓打掃了一遍之後,上了香,再在山腳下不遠處一座小小的寺廟中寄居了下來。
這座叫做秋月寺的寺廟是一座破敗的佛寺,廟裡麵就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和尚看守,洪易每年都會在這裡住一會兒,一是給母親守墳,二是圖個清淨。
給了老和尚幾串香火錢,吃過一碗蘑菇素麵之後,便住在了偏殿安歇下來,點上燈,燒上炭火,準備夜讀。
北風呼嘯,吹得四麵的牆壁哢嚓哢嚓作響。
寺廟偏殿的院子裡麵,蓬蒿滿地,枯草被風卷起,一片的淒涼。
“這座寺廟一年比一年破敗了啊。不過大乾王朝不重佛寺,好修建道觀。這也難怪。”
洪易看著這樣淒涼破敗的寺廟,雖然心中感慨,卻感覺比侯府之中要清爽得多,心裡舒暢。
“母親,如果您有在天之靈,保佑我一科得中,為您正名分。”
眼神盯著菜子油豆大的燈花,洪易默默的祈禱著。
砰!
燈花爆出了一個花兒。
嗚嗚嗚!嗚嗚嗚!
遠處的深山之中,傳來了幾聲淒厲的嚎叫,似狼似狐,夾雜在夜風之中,又似是夜梟。
“這裡環境很詭異,洪易會在這裡遭遇什麼呢?”
徐文好奇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