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墉的笑容僵在臉上,這話是說春天是已經離去,但不要擔心,春天還會回來,到時候天涯各處都會重新長出茂盛的芳草,一句話就把這詞的意境拔到極高處。
僅僅是字麵上的意思還不足以讓賴墉如此,可賴墉本身才氣不凡,立刻想到方運這話恐怕是對盼兒說的,讓這一句生出彆樣的滋味。
……
“快記下來!”
一個秀才急忙提筆把整首《蝶戀花春景》寫出來。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眾多人看著完整詞,許久不語。
“方運實在太厲害了,不僅詩寫的非常好,詞也作的非常妙。”
“那句‘天涯何處無芳草’,簡直一語道儘春來春去。”
“方運是我看過的小說中最有才華的主角。”
讀者們讚歎道。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他們想知道方運除了會寫詩作詞,還會什麼?
高明鴻等人聽到是對聯更為擔憂,若是出詩詞題目,內容都可以自己掌握,隻要不跑題就可以,但對聯不同。
下聯必須要跟上聯對仗,要考慮平仄。普通對聯就罷了,萬一出那種雙關、拆字、回文、嵌字之類的上聯,彆說一百息,一百個小時能對出來就不錯了。
普通人出的對聯或許好對,可半聖就算故意降低標準,那也是極難。
那聲音道“你聽好,上聯是鬆葉竹葉葉葉翠。”
高明鴻一聽差點暈過去,脫口而出道“這可是疊字聯,怎麼第一道題就是這種,這是考童生還是考舉人!”
“怎麼,你敢質疑聖人?”
柳子誠身邊的一人譏笑道。
“肅靜!”
萬學正怒道,不想方運被彆人打擾。
眾人皺眉思考,百息內想出這個下聯太難了,而柳子誠周圍的人則個個幸災樂禍,認定方運連這個對聯都答不上。
方運皺起眉頭,然後望向周圍,一般來說對聯都是就地取材,讓人有具體的觀感,然後再想法對下聯。
這上聯是鬆葉竹葉葉葉翠,大源城內倒是有竹子,可隻有城外的小山上才有鬆樹,方運不由自主低聲道“大源府內無鬆樹。”
那半聖道“為聖者觀天南地北。”
柳子誠等人更加高興。
方運低頭思考。
眾多學子歎氣,他們已經對方運完全失去信心。
六十息剛過,方運突然抬頭,高聲道“鬆葉竹葉葉葉翠,秋聲雁聲聲聲寒。”
方運話音剛落,萬學正忍不住低聲道“對得好!”
眾多學子紛紛點頭,這個下聯極為精妙。
“方運對的太好了。”
“方運真是全才,不僅會寫詩作詞,還會對對聯。”
“方運真是驚才絕豔。”
讀者們對方運佩服至極。
“景國江州有秋日?”
那聲音似是在笑,正好針對方運之前的質疑。
方運立刻答道“讀書人曆春夏秋冬。”眾學子暗暗叫好。
秦明讚歎道“方運對的下聯無論是語句還是意境都要比上聯妙,如果放入詩句恐怕不下於達府。”
讀者們下麵的內容。
半聖的聲音再次在天空響起“我此刻立於山中,偶得第二副上聯霧鎖山頭山鎖霧。這次容你多想一百息。”
這一句讓人聯想到大霧包裹著山,而群山又包住霧,比第一個上聯更加直觀。
衛院君驚喜道“是回文對!”
立刻有人在紙上寫出“霧鎖山頭山鎖霧”七字,七個字倒過來讀也毫無區彆,來回都一樣。
之前原本還為方運叫好的人眉頭擰成一股繩,這回文可比疊字難幾十倍,回文對聯往往要推敲許久才能對好,才思再敏捷也不頂用。
萬學正緊張地看著方運,他可是方運縣試的考官,自從方運名聲鵲起,他一直想鞏固兩個人的關係,以後等方運平步青雲,就可以借勢而起。
如果方運出了事,以他的資曆和人脈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在府文院當一個學正已經是極限。
方運閉上眼,似乎在想象霧鎖山頭山鎖霧的景色。
過了四十息,方運突然睜開眼,道“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好,對的好。”
讀者們讚歎的道。
上聯文字一出,他們仿佛立刻看到山霧環繞的景色,下聯不僅也是回文,而且景色絲毫不差,立刻讓人聯想遙遠的水天儘頭相接的那一幕,兩景相互輝映,雖是對聯,卻也美如詩畫。
讀者們下麵的內容。
那半聖道“我本想出三個對聯,既然要考校聖道大義,那我換掉第三個題目。”
“你府試請聖言是甲等,普通考題難不住你,那我就考你倒背如流。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倒背《論語》,最多可錯三處。”
全場嘩然。
“倒背一萬多字的《論語》?這算是什麼考試!”
“我計算過時間,用正常的語速朗讀完《論語》,需要兩個半小時,倒背必然很慢,竟然要求一個時辰?”
“這道考題太難了,方運能完成麼?”
“方運是主角,肯定能完成了。”
讀者們議論紛紛。
“方運肯定能完成這道考題。”
徐文對方運很有信心,這道考題或許難得倒彆人,卻絕對難不倒方運。
讀者們繼續往下看,他們想知道方運能不能在一個時辰之內倒背一萬多字的《論語》?
“開始吧。”半聖的聲音響起。
方運向聖廟的方向一拱手,再一次閉上眼睛,眼前浮現倒序的《論語》全篇,張口朗誦。
“也人知以無,言知不,也立以無,禮知不……”
方運的語速比正常朗讀還要快一點,無比流暢,沒有絲毫的磕絆,而且抑揚頓挫,聽不懂的人必然以為他在朗讀什麼特彆深奧的眾聖經典。
過了一刻鐘後,方運的語速竟然開始加快,而且有越來越快的趨勢,並且吐字清晰,完全沒有錯誤的停頓。
……
《論語》一萬餘字,彆人就算照著念也需要一個時辰,可方運誦讀了一個半小時後已經接近尾聲。
在場的眾人站在這裡靜靜聽了一個多小時。
“……乎樂亦不,來方遠自朋有。乎說亦不,之習時而學曰子。”
方運用稍微沙啞的聲音倒背完最後一個字,全場鴉雀無聲。
讀者被徹底被方運征服了,他們感歎道“方運真是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