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看著就技拙,也不知用了什麼門路被舉薦到二哥府中。二哥以後選人可得小心,長安城裡到處都是這種自吹自賣的酸腐舉子”
洛溦尚未從震驚中回過神,抬著頭,怔忡錯愕地望向景辰。
景辰也終於回望向她,點漆般的溫柔明目,映著搖曳的燭光。
這時,長樂身邊的女官匆匆躬身入內,稟奏道
“公主,要到戌末了,聖上與太後都在攬月台等著觀燈,奴婢也已讓人備好了花燈彩箋,不敢誤了時辰。”
適逢上巳,宮中和民間都有臨水放燈祈祝的習俗。
此處榭台是蓬萊池的上遊,花燈由此入水,飄飄蕩蕩的,先彙入蓬萊池,與貴妃娘娘準備的祈福蓮燈一起,流經皇帝所在的攬月台前,如繁星映海,甚是壯美。
聖駕與太後既然等著觀燈,長樂也沒法耽誤,吩咐了一番,攜諸客出榭。
宮人們卷起了水榭沿池的竹簾,又將對麵三岸的廊燈舫燈儘數點亮。
女官最懂主子心意,特意將長樂和沈逍請到水榭一頭岸邊,奉上彩箋
“公主專門令人為太後娘娘做了一組祈福水燈,這些彩箋便是待會兒要貼到燈上的。太後娘娘最疼公主和太史令,若能瞧見太史令和公主親筆寫的祈福話,必是開心不過”
長樂接過彩箋和筆,仰頭看了眼沈逍。
“我每次寫願望最頭疼了。”
她想了想,提筆寫下“月圓花好”四字,語氣殷切“若存哥哥幫我想想,這句下麵,該怎麼接才好”
水榭裡的其他賓客,也由宮人們引領至其他臨水處,寫下箋願。
洛溦心不在焉,視線在燈影間巡逡著,遠遠望見景辰被肅王的親隨帶了下去。
想起他剛剛認輸的那一幕,她心頭滋味百般複雜。
一旁的張妙英,見洛溦滿臉的神不守舍,將自己手裡的淡紫彩箋分出一張,遞給她,輕聲道
“你不用太難受,他們畢竟是表兄妹,總是少不了接觸的。”
“嗯”
洛溦從思緒中抽離,抬起頭。
張妙英朝對岸看了眼。
洛溦循著她視線望去,見長著什麼,表情帶著些許撒嬌的意味,眼含期盼。
她這才反應過來妙英問話的意思。
朝元殿上的那一段“不要臉”的表白之後,周圍所有人,大概都篤定她對沈逍戀慕成狂了。
沈逍取過箋筆,像是感應到來自對麵的注視,也朝洛溦的方向抬起了眼眸。
水波映著瀲灩燈色。
女孩眉眼間還殘留著一抹來不及遮掩的愁思,見他望來,迅速地垂下了頭,整捋著手裡的彩箋。
沈逍沉默一瞬,也移了視線,執筆迅速地在長樂遞來的箋上加了幾個字。
宮人們捧出各式各色的水燈,擺在廊欄下,待貼了寫好祝詞和祈願的彩箋,便能下水。
洛溦心不在焉,拿起筆,問妙英“我隨便寫些吉利話,就可以了嗎”
宮裡的規矩,她不太清楚。
“嗯。”
妙英點頭,“你想要祈祝什麼就寫什麼,池裡還有宮人們的燈,混在一起,也不會有人特意去看。蓬萊池毗鄰祭天壇,據說在這裡放燈,一直挺靈驗的。”
大乾民風迷信,妙英也不能免俗。
洛溦糾結了片刻,提筆寫下“發大財”三個字,想了想,又覺得似乎小氣了些,重新蘸了點墨,在“發大財”前麵又加了“天下好人都”幾個字,拿筆杆點著數了數,一共八個字,連字數都是吉利的。
寫好的彩箋要貼到燈上,再逐一放進水中。
水岸另一邊,長樂拿起沈逍放回盤上的紙箋,抑著怦怦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