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簌簌而入,吹動滿室燈火金光搖曳。
以往封禁於屏後的璿璣玉衡,眼下被挪至了穹頂正下方。高大古老的青銅儀體,外部圍繞著無數的玉環,與象征地體的銅質方框,正在銅管水利的作用下,徐徐轉動。
沈逍站在玉衡前,手執一枚形似卦爻的玉籌低頭解讀,素白長袍當風而揚,神姿高徹。
聽到腳步聲,他抬眼朝洛溦望來,目光停留一瞬又隨即收回,看不出情緒地將手中玉籌放回銅框凹槽內,轉向一旁吩咐道
“星曜,畢宿十五度,去極七十八度,量天尺上記二十,二九,四十一,五十六”
旁邊的桌案後,另有四五名玄天教的文吏,屏息凝神,各自記錄下沈逍推衍出的數值,一麵調整星盤。
洛溦見此陣仗,自是不敢打擾,知趣地退到一邊,找了個角落裡的案幾放下食盒,自己坐到旁邊。
她第一次瞧清楚玉衡的全貌,也是第一次見玉衡被啟用,心裡其實亦是由衷好奇。
既然沈逍沒趕她走,她當然不介意趁機旁觀一下。
洛溦攏好裙擺,微仰著頭,滿懷崇敬地瞻仰傳聞中能斷識天意的神器。
玉衡中心的銅管裡注有活水,流水自上而瀉,推動著儀體徐徐轉動,速度比起旁邊的銅刻漏,不偏不倚地快了一拍,顯然是遵循著什麼規律。
繁複的玉環銅框,咋看下好像毫無章法,但洛溦憑著這幾日描繪星圖所積累的基礎,依稀能辨出,上麵嵌入的那些形似卦爻的長籌,實則像是對應著夜幕中的星辰。
她支肘托腮,旁觀許久,不知何時,視線又漸漸落到了神器旁邊那清冷出塵的男子身上。
此時夜空尚未全黑,星辰亦未完全顯露,但沈逍卻好似能單憑記憶,眼也不抬地隨時報出玉籌所對應的位置,隨即又立刻推算出量天尺上的數值。
他是
從小數著星星長大的嗎
過得半個多時辰,玉衡的運行,漸漸放緩下來。
最後,徹底停下。
桌案旁的文吏檢查了一遍記錄,向沈逍行禮稟道
“太史令,冊上五人的星神、命宮以及星格皆已推算出了結果,星盤和量天尺上的數值也已記錄完畢,煩請太史令過目。”
沈逍走到案前,接過文吏遞上的帛書,垂目閱過。
幾名文吏都有些緊張,躬著身,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試圖解釋“因為司天監修正的新曆尚未完成,玄天宮內的星曆表也未能更新,所以推算生辰乾支以及七政四餘的數值,也或許有偏差。”
沈逍倒沒有洛溦想象的那麼嚴苛,也沒說要打人手心,麵無波瀾地閱完手中記錄,淡聲道
“無妨,你們先下去吧。”
文吏們如蒙大赦,收拾了一下算具,退出了大殿。
沈逍在案後坐下,取過筆,開始在奏冊上批寫占卜結果。
洛溦見他情緒似乎不太壞,暗掐掌心,給自己打了點氣,拎著食盒,走了過去。
桌案上擺放著一摞五行署送來的文書,另有剛才文吏畫下星盤、記錄數值的帛書。
沈逍執筆在奏冊上寫著星命批示和讖語,偶爾抬眸看一眼帛書上的內容,筆下字跡俊逸雋美。
洛溦伸長脖子,朝奏冊上瞄了一眼。
張貴妃想讓她把壬申年九月出生的候選人定成大吉。
壬申年
洛溦視線逡巡,找到了,壬申年九月
她飛快往後掃了眼,看到批語裡有“凶”、“忌格”的字眼,還欲再細讀,沈逍卻已停住了筆,轉過身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