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崢嶸歲月!
聽著心中的疑問,被陳冀生一一對上,三人更是目瞪口呆,簡直無言以對,還能這麼一本正經的吹嗎?
“陳生,皇家園林,多少還是有些誇大的。”
想著剛剛這些話,今天就有可能被自己也這麼一本正經的吹出來,方姐的臉上有些羞紅,這得多厚的麵皮,才敢這麼胡吹一氣啊!
“漪清,市麵上找找有沒有四九城園林的照片,南方的一些園林也行,再找幾個攝影技術好的記者,就按照園林的角度照。
這廠裡的一些布景,還真是高手布置的,沒點兒文化底蘊,做不了這個。
等會兒再去看看他家老宅,要是也這麼布景,路程隻要近一些,就把老宅弄成招待用的會所,咱們五千年的曆史,還弄不明白一群白皮猴子?”
經陳冀生這麼一說,三人再看廠區的園林,還真有幾分細膩文雅的感覺,不知不覺間三人就進入陳冀生吹噓的場景中了。
“陳生,您不僅謀劃是世間絕頂,連宣傳也是一樣,幾句話就化腐朽為神奇。”
陳冀生坦然接受了方姐的吹捧,跟張漪清對了一下,剛剛說的記的很清楚,有了這些宣傳,不求一下就享譽四海,許多的聲勢,都是慢慢製造出來的。
這個時候,不管是國人還是鬼佬,都比較相信報紙的報道,隻要造出了第一批,合乎那些奢侈品廠家需要的紐扣,陳冀生剛剛的話,也就會被慢慢的傳開。
在港島或許真實性不高,但隨著傳播,慢慢也就會變成傳說,傳說或許還會更加離譜的,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產品,被奢侈品廠商接受的產品。
“方姐,這裡的工人也都要留住,等會兒咱們完成了過戶,每一個工人給一百港紙的安家費。
他們這些人都是經過三個月以上培訓的,兩千小時的產業培訓,也不是瞎話。
你的那些閨蜜們來了,就是讓她們看看,你一出手就是一堆金條,懾住她們,她們就會慢慢向你靠攏。
等霍生回來,絲茶一到,就可以在港城的圈子推廣了,人手正是你的閨蜜們,先做高檔的絲綢衣料。
其他的宣傳還要靠記者們,紅包要大,依照他們一個月的工資來吧。”
陳冀生說完這些,三人開始在占了小半廠區的生活區遊覽,這廠子以陳冀生的眼光看上去也很不錯。
外邊是青磚碧瓦、小橋流水,裡麵是鋼筋水泥、機械設備,這種樣式的中式廠房,四五十年下去,也絲毫不會落伍,反而會更加有品位。
而且這邊的廠區足夠大,車間足夠多,絲茶生意一起上,都占不滿整個廠區,足夠方姐十幾二十年用了。
一點點的轉完整個生活區,這位工廠主,還真是以廠為家了,廠區前半部分,完全就是個園林居所,這位還真是不著調。
有了錢的支使,港城本就很快的效率,再次得到了加強,瘦弱白淨的工廠主到了,準備過戶的人員也到了,當然鄭生的金條也到了。
陳冀生想的不錯,工廠主大概四十多歲,自有一股文人的傲氣,是根本不屑於談錢的,雖說看似窘迫,但百八十萬的身家,在港城依舊屬於富豪的行列。
目前港城的工碼也就一二百港紙,比國內也高不了多少,隻是物資供應充沛,沒有國內那麼窘迫。
隨著過戶手續的進行,方姐的閨蜜朋友也來的越來越多,大半是女人,也有一部分是男人,三十幾個人一起圍觀這個園林式工廠的易主過程。
記者當然早就到了,不過這裡不是他們的戰場,他們的戰場在整個廠區,有了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紅包,記者們的報道熱情也極為高漲。
有些善於吹捧的,說話比剛剛的陳冀生還過分,隻是吹不在的點上,可信度不高。
有了張漪清這邊準備的草稿,記者們潤色,十幾份各種語言的報道,也被準備好了。
霍生雖說不受港府待見,但在港城的勢力也是數得著的,記者們自然不會輕易去得罪,說的都是歌功頌德之詞。
有了這些準備,眼看一小箱金條被交割,方姐的許多閨蜜朋友,都露出了灩慕之色,彆看大都是豪門貴婦,但方姐的閨蜜很少有掌握財權的。
其實方姐也沒有財權,就連給記者的紅包都是陳冀生讓鄭生送來的,豪門的財權,一般大房都拿不到,就彆說方姐這個二房了。
陳冀生出手,又幫著方姐豪闊了一把,還是陳冀生的說法,紙票拿出來的說服力,遠遠趕不上金條,陽光下金燦燦的一箱不知道晃花了多少人的眼。
這些方姐本打算從私房錢裡出的,但陳冀生給擋住了,私房錢那是方姐養家用的,一旦用了,心裡就會不踏實,心裡不踏實做事就會不穩。
一點兒金條陳冀生拿了,霍生那邊也會給補上,再說還有一百六十萬美刀的入股金呢,本就是一個鍋裡的錢,陳冀生不過是墊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