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前不久,2011年的收視率排行榜剛剛被統計出來。
魏陽和藍鯨魚取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年初的播出的東宮,以389的平均收視率,力壓央視由蔣文麗、孫純領銜主演的收視率34的年代正劇幸福來敲門,拿下2011年年度收視冠軍。
這是魏陽第一次拿年度收視冠軍,之前的來自星星的你隻不過是2009年的全國衛視收視冠軍。
而這一次,央視收視率計算方式改革,魏陽終於得以相對公平的一戰,成為貨真價實的年度收視劇王。
不過,雖然東宮奪得冠軍,但央視憑借平台優勢,仍然霸榜了第二、三、四名,直到第五名,才被261的杉杉來了拿下。
後者也是蘇省衛視今年當之無愧的劇王,在全國收視總排名殺進前五,衛視排名力壓252的宮鎖心玉,排在次席。
也正是因為如此,魏陽兩部劇分彆占據總榜前五,衛視前二,而且最牛的是女主都是新人。
“收視之王”這個名號放在這幾年的魏陽頭上,絕不為過。
而眼下播出的慶餘年,也進一步坐實了這個稱號。
首播收視率242,同期排名第一。
第二天就升到了261,最好收視率破6,同期排名趕得上第二到第五的數據總和。
網絡播放量也十分誇張,樂視注沒注水不清楚,但慶餘年不足二十四小時播放量破億,刷新網播收視率最快破億記錄。
之前就說過,這年頭的網絡數據還沒有後續那麼誇張。
東宮播了整整一年,播放量不到50億,大蜜蜜的宮鎖心玉20億,步步驚心如今甚至還不到20億。
當然,這裡計算的是全網正版網站播放量,而且隻是一個大概統計。
還有很多網友更習慣用一些盜版網站,或者用快播、暴風影音等播放器,亦或者是下載到本地慢慢看,這些大多是不計入網絡播放數據的。
拋開上述舉的例子,現在網播數據最好的是來自星星的你,也是唯一一部正版視頻網站破100億的劇。
排名第二的是甄嬛傳,目前大概是50億出頭,用了三個多月就超過了東宮。
這兩部劇能排在前二,原因很多,一方麵是確實火,影響力大,觀眾粘性也高,重播率嗷嗷的,另一方麵兩部劇就是都屬樂視旗下,強烈,瘋狂引流。
除此之外,那就是注水的可能性很高。
畢竟賈老板會計出身,最喜歡在數字上玩貓膩,把數據做得漂漂亮亮。
來自星星的你再火,也不至於斷崖式直接比第二名翻了一倍。
甄嬛傳和甄嬛體討論度再高,畢竟是去年11月才播的,而且早期不算紅,有一段口碑發酵期,怎麼也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超過同樣大爆,並且有一年積累的東宮。
這樣一看慶餘年的水分就非常大了。
要知道,在首播平均收視率已經突破242、市場份額逼近20的前提下,網播數據還能二十四小時破億。
能達到這個地步,要麼看電視的觀眾全部又去網上重看了一遍,要麼就是說慶餘年的電視和網絡群體加起來好幾億。
對於樂視的手法,魏陽並沒有太多的意見,劇已經賣了,怎麼著是人家的事,他想管也管不了。
甚至從私心來講,好看的網播數據,對藍鯨魚和魏陽也不是沒有好處。
在圈子裡,買收視劇和改動播放量數據都是司空見慣的套路。
不單單是片方買,很多電視台和視頻網站也都有相關操作。
視頻網站往往上市或者在擴張期,需要獲得投資,財報數據要好看。
電視台也需要硬成績作為政績,上級部門的批發資金預算和廣告收益也和這些息息相關。
藍鯨魚這樣的片方,也需要這些成績證明自家招牌,給其他項目爭取更大的談判空間。
所以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操作,不說每部劇都是如此,但絕對包含了相當比例。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片方去買,不是片方最需要,而是平台方店大欺主。
例如有的電視台要求收視率必須達到及格線,更有甚至可能涉及到回扣。
伱不買收視率,平台就不簽合同,或者不給結尾賬,片方為了能拿到錢,隻能咬牙忍了。
打狗棒的導演郭靖宇就爆過猛料,有些衛視就明目張膽的以此為由收保護費,最多時一部劇的收益要上交70。
也就是說,某衛視掏1個億買劇,你要拿出7000萬交上去,最操蛋的還不給你保證收視排名。
這是電視劇的玩法,後期視頻網站崛起,也有獨屬視頻網站的玩法。
所以彆看影視公司很厲害,但麵對這種吃壟斷飯的平台方,往往隻能吃啞巴虧。
藍鯨魚情況特殊,算是少數能夠擺脫這種店大其主情況的公司。
但也隻是擺脫霸淩欺壓,但如果合作平台想要有類似的操作,魏陽唯一能做的自己乾淨,然後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至於精神潔癖發作,讓平台方堂堂正正,不要搞這種歪門邪道,人家隻會拿他當神經病
於魏陽而言,樂視的數據水分偏大,但也不是沒有參考意義,畢竟再水也要有一個真實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