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來1992!
“你韓鬆林可不是無的放矢的人,說說吧,你想要做什麼?”韓鬆林輕咳了一聲“我就是想要問問,有沒有研製大型戰略運輸機的計劃?”
韓鬆林的話一出,大家相互間都看了看;說韓鬆林來打聽國家戰略而想要做點什麼壞事,大家不會相信的。
人從來不看其所什麼,而看其做什麼。
大型戰略運輸機的研發計劃,國家層麵上還真的沒有!
此時,人們在思想上麵,還是一個傾向和國外進行合作,直接買人家的運輸機。
至於說自己投錢來進行研發?
研發投入太大,扛不起。
最為重要的一點,錢投了,有的時候,居然看不到響,這可就比較麻煩。
對於做出投錢這個決策的人來說,就屬於決策失誤。
誰都不想要在自己的履曆上麵落下決策失誤的記錄,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不要做出有風險的決策。
不能夠拿國家的錢去打水漂。
整個辦公室內,短暫的安靜,大家目光都相互的看了看之後,沒有說話。
作為軍方來講,肯定希望有自己的戰略運輸機來提升戰略能力。
可這很多事情,並非光想,就能夠成的事情。
“現在還並沒有這個計劃!”
“這樣子的啊!那看來,這發動機,造出來也沒有什麼用處啊!”韓鬆林一副失望的樣子,心裡麵在想著,應當如何拿到星海集團能夠進入到軍品生產和研發領域當中的機會。
老者不接話,就看著韓鬆林。
這小家夥在老頭子麵前還裝呢。
韓鬆林見老者的眼神,就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了,乾脆的,也不裝了,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至於說能不能成,那就看領導們的決策了。
“首長,是這樣子的。如果國家沒有研製戰略運輸機的計劃,星海集團願意承擔起這個任務,隻是需要國家能夠上技術和人才上麵的支持,至於說資金問題,由星海集團自己來解決。”
自己來解決資金問題,口氣甚大啊!
可想到星海集團每年的研發投入吧,現在很多科研人員,紛紛的從研究所辭職,都去星海集團了。
星海集團整個科研隊伍膨脹的厲害。
當然大量科研人員的不斷加入,也讓星海集團的研發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劉成洪此時倒是有些不好開口,支持韓鬆林吧,顯得有些太刻意了。
畢竟韓鬆林以前是自己手下的兵。
“領導,我覺得韓鬆林同誌的建議,還是可以的。”
韓鬆林的建議可以嗎?
當然可以。
國家現在沒錢來搞研發,那由星海集團來,那一點問題都沒有。
星海集團成功了,就是華國的成功。
軍方進行裝備采購,反正都是麵對國內的企業,誰家的裝備好,就采購誰的。
韓鬆林在京城待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順利的給星海集團拿到了一個軍民融合的試點單位。
就是說,星海集團可以研製和生產軍事裝備,但是得要向主管這塊的部門進行報告和備案。
離開京城之後,韓鬆林就去了長安,和西飛集團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
那就是共同的成立了一家星海西飛航空製造公司。
星海西飛在管理模式上麵,采用星海集團的管理模式,就是重研發和技術。
將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工資水平,提升到和星海集團同一標準。
當然了,管理層的工資水平,那也一樣的得到了提升。
星海集團拿安124的技術和資金入股,西飛集團拿之前在大飛機上麵的技術預研還有人才,以及一定的設備入股。
星海集團獲得了整個星海西飛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西飛拿到了百分之四十。
星海集團要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剛剛開始的時候,不被同意的!
可麵對星海集團拿出來安124的技術資料,以及星海集團還從烏國弄來的航空設計專家以及大量的生產設備。
說實話,星海集團想要在短時間將安124在華國複製出來難度比較大,可隻要給星海集團時間,還真的可以給搞出來。
當然了,星海西飛並不是說就要簡單的複製安124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