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雨菲怎麼覺得那麼不靠譜呢。
目光看向韓鬆林,韓鬆林在這裡根本就不用人招呼,自己都看了起來。
看不懂?
韓鬆林的確對很多的東西看不懂,可他就隻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知道大概一個什麼情況就行。
他又不搞研發,沒有必要去知道具體的技術問題。
“大姐,你為什麼不找爸呢?”
韓婷無奈道“我想要自己當導演。”
本來,韓婷想要說找華文傳媒投資的。可真的讓華文傳媒投資自己的電視劇,她覺得有點公器私用。
不太好。
老爸對這些事情特彆的討厭。
再者說了,現在互聯網這麼的發達,韓婷也不想要被人說。
華文傳媒畢竟是一家上市公司,是公眾企業。
上下打量了韓婷一番,韓雨菲表示整個人都驚了“你當導演?”
韓婷挺直了身子,微微揚頭“怎麼,不像嗎?”
韓雨菲“也不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說不定你還真的能夠成為一名導演。”
隻要拍了部戲,就能夠稱自己為導演。
至於這戲好不好,這重要嗎?
“你說的話倒是對的,怎麼聽著就感覺話裡有話呢!”
韓雨菲抬眼望天“可能你理解錯了!”
理解錯了嗎?
感覺小妹這不相信自己能夠拍成電影。
韓鬆林自然注意到韓婷和韓雨菲在那低聲嘀咕,也沒有在意。
小女生,不都這樣子。
反而現在他對人工智能向真的情況比較好奇。
向真正在成長。
可惜,向真還沒有自我進化的功能,不能夠實現完全的自我成長。
得要靠著程序員來進行。
人工智能項目組,人數膨脹得有些快,現在已經有超過了四百多人的研發人員。
並且還有不斷的人加入進來。
除了人工智能項目組之外,還有三進製計算機項目組。
人工智能說起來也是三進製程序。
隨著向真的成功,全世界對三進製的研究一下子就成為了一個熱點。
三進製計算機也自然重新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在路線上麵,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以前的時候,大家都盯著一條路走,就二進製路線。
可現在人們意識到,三進製好像更加的有前途一些。
不然的話,為什麼這麼多人研究二進製,卻讓人三進製搶了先?
說明三進製有其先進性啊!
研究資源被分散了。
韓鬆林也不知道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應該好事的吧,畢竟在記憶當中,幾年之後人工智能技術都比不上向真。
那像是現在,至少詢問向真,人家已經能夠比較準確的給出答案來。
給出的信息越是多,向真也就能夠向你越是準確的內容。
“在中央數據庫,向真的搜索準確率很高,那在網絡上麵搜索的話,效果怎麼樣?”
畢竟互聯網實在過於大了一些。
這麼多年時間,沉積的信息也太多。
實際上,互聯網裡麵到底有多少信息,沒有人能夠準確的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