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來1992!
還沒有正式開學,韓軒就已經給搬了出去,或者說叫被唐豔給攆出去的。對於兒子有了老婆不要娘的行為,唐豔很氣憤。
簡直豈有此理。
早點給攆出去,省得心煩。
韓雨菲總是覺得,小姨心裡麵可樂著呢!
星辰大學在開始新生軍訓的時候,韓鬆林正站在簡州的星海探索公司的控製室內觀看火箭發動機的實驗。
帝江300火箭發動機。
這是一台最大推力達到300噸的火箭發動機,也是華國現今推力最大的火箭發動機。
將會作為未來空間站發射的主發動機來使用。
為了研製帝江300火箭發動機,全國有無數科研人員圍繞其進行工作。
就說發動機的材料吧。
噴口的位置需要耐高溫的材料,星辰院材料研究院組織人員進行科研攻關。
實驗室給整出來了,還得要在工業生產。
很多實驗室技術並沒有應用到工業生產當中來,一個成果轉化機製上麵有問題,另外還有就是成本問題。
成本太高,市場也接受不了。
大多數的成果,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也會直接給降下來。
成本降下來之後,大眾才是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性。
“現在,這發動機能夠正式進行應用了沒有?”
韓鬆林就關心一件事情,這發動機到底能不能用。
五個帝江300火箭發動機捆綁的火箭,能夠有1500噸的巨大推力。
如果在加發動機呢?
直接使用八個帝江300火箭發動機,那麼推力將會達到2400噸。
當然了,火箭並不是說發動機越多就越好,還得要進行一番嚴格的設計考量。
火箭的發動機過多,會出現耦合振動、火箭推重比下降、係統可靠性降低等問題。
所以,火箭一子級發動機數目通常控製在10台以內。
可在去年太平洋對岸有一家私人火箭公司發布了一款獵鷹重型火箭的圖片。
也公布了一些情況,將會采用27台梅林1d發動機。
推力將會達到2280噸的驚人程度,成為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近地軌道638噸,同步軌道267噸。
相比起當年的土星5火箭的120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來講還差很多,可這火箭算得上相當狠了。
太平洋對岸現在失去了土星5火箭的製造能力,甚至傳言之中連圖紙都已經丟失。
可不得不說一點,在航天領域的實力上麵,太平洋對岸依舊相當強大。
當年要不是選錯了技術路線,走上了航天飛機的道路,還不知道太平洋對岸的火箭技術將會達到一個怎樣的程度。
對岸的獵鷹重型火箭現在雖然還沒有進行過一次試發射,可這媒體炒作什麼的早已經開始。
從2013年的時候就說要發射,可一次次的跳票。
可根據星海探索獲得的信息來看,跳票多次的獵鷹重型火箭真的要來了。
對岸拿出來了這麼強的一個東西,星海探索也得要做出反應才是。
帝江300火箭發動機就是最強有力證明。
帝江300火箭發動機的成功,意味著下一代重型火箭將有了強力的動力源保證。
“新一代火箭天箭已經完成,我們計劃在十二月份的時候,在南海島上麵進行發射。”
這種試驗性火箭發射,帶上太空的東西,一般就水泥塊之類的。
可這次,韓鬆林決定得要帶點不一樣的東西。
汽車?
帶更加貴重的東西,這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