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颯女情!
在這個寒冷的冬夜裡,廣州的家庭聚餐正在熱烈地進行。丁家的十多口人圍坐在爐火旁,火鍋裡的熱氣和各種食材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他們的年夜飯開始了。
火鍋的滾燙,讓每個人的臉都泛著紅光,仿佛寓意著團年的紅火和熱鬨。大家的談話聲和笑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和諧。火鍋裡翻滾著各種食材新鮮的蝦,魚片,魷魚,豆腐,蔬菜……每一種食材都象征著吉祥如意。
在經過一番美食的衝鋒陷陣之後,丁父端起了酒杯,他的臉上漸漸顯現出一種丁爾文從小就十分熟悉的神情。那是一種智謀、勝利和天真的混合物,那是他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中提煉出來的情感。
此時,他開始了他的傳統講座,那些關於中國曆史、文化、道德觀念的教誨,就像一部永無止境的百科全書。他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的聲音充滿了激情。不同的是,現在他的視線不再僅僅集中在丁爾文這一輩身上,而是轉向了他兒侄的那一批孫輩。
他開始講述中國年的由來,講述春節的意義,講述團年的重要性。他的語言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讓每個人都深深地被吸引。在他的講述中,大家仿佛可以看到中國幾千年的曆史和文化的脈絡,也可以感受到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深熱愛。
丁父用恬淡的語調問一個3歲左右的男孩
“為什麼除夕全家團年打邊爐時,除了要有肉、魚、米之外,還必定有生菜、茨菇、蜆肉呢?”
男孩分明記得一些習俗,便臉上一亮,朗聲回答
“我知道!生菜,就是‘生財’,有發財的意思。茨菇……蜆……”
男孩扭頭看看丁爾文,想要答案。
丁父呷了一小口酒,還在嘴裡咂響了一下,然後用略帶得意的聲音說
“我來解釋給你聽吧!‘蜆’的音,同‘顯’,取‘顯達’的意思。‘茨菇’,又叫做‘慈姑’,意思是‘添丁’與‘家姑慈愛’。”
突然間,男孩看到茨菇的形狀,他驚奇地說
“爺爺,茨菇看起來像一個男孩的小雞雞!”
這句話讓全家人都笑了起來。他們開始笑男孩的天真和可愛。
丁父卻認真地說
“沒錯,茨菇確實有點像男孩子的生殖器。這代表著‘添丁’的意思。”
男孩“哦”了一聲,又明白了一個傳統習俗。
在這個特殊的夜晚,我們不僅享受美食,也在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團年飯不僅是對美食的享受,也是對家的溫馨和對傳統的尊重。這就是我們的年夜飯,這就是我們的家,這就是我們的廣州。
到了派“利市”的環節,男孩把手伸向丁父
“爺爺,恭喜發財,利市逗來!”
丁父慢悠悠地對全桌的大人和小孩說
“現在的人,常寫‘逗利市’。‘逗’字的意思中,並沒有‘索取’的意思。‘逗利市’的‘逗’,應該寫作‘叨’,我覺得比較合適。”
他邊說,邊用手指在桌麵上比畫著。
叨[tāo],有承受的意思;古代同“饕”字,是“貪”的意思;叨[dāo],指話多。
這個字的兩個意思結合“利市”來看都合適小孩子纏著大人拿“利市”錢。
小孩們的手並沒有收回去,似乎嫌他太囉嗦了。
丁父開顏一笑,向孫輩們逐個派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