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聽到鄭經的問話,毛淵明頓時感到一陣緊張,偷偷看了一眼許緯辰。許緯辰如此直白地承認委托英國人購買火槍和硫磺,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鄭經完全可以以謀逆的罪名處決眾人。
許緯辰的想法和毛淵明不太一樣。在許緯辰看來,既然鄭經當著克裡斯布的麵問這個問題,顯然克裡斯布已經將眾人賣了個乾淨,此時否認和抵賴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如從實作答,看鄭經如何處理了。於是正襟危坐,一臉嚴肅地答道“我們請克裡斯布代購燧發火槍和硫磺,是為了獻給王爺。”
“哼,王爺不問你們便不說,現在王爺知道了,你們就說要獻給王爺,誰知道你們是不是真的,我看和曹操獻七星寶刀倒是頗有幾分相似了。”鄭經還沒開口,馮錫範忽然先站了起來,大聲斥責道。
“馮統領不要相疑。我們當年在海上被克裡斯布救起,就曾和他說過’要襄助王爺恢複中原’的話。這一點克裡斯布可以作證。”許緯辰依舊麵不改色,緩緩對答,雖然坐在旁邊的毛淵明已經能聽到他激烈的心跳聲。
身邊的通事將許緯辰的話翻譯給克裡斯布聽,克裡斯布聽完連連點頭,說了好幾個“yes”。
許緯辰繼續說道“我們到達東寧之後,為王爺練兵、攻打土番、勸說日本將軍,每一件都是為了王爺的大業計較。”
馮錫範輕輕哼了一聲,又說道“即便如此,你們至少也應該一早告訴王爺知道。王爺委任你們追隨二爺辦事,還讓世子拜了項紹寬為師,待你們可謂親厚,你們有什麼必要將此事瞞著王爺?”
許緯辰心知馮錫範所言不無道理,自己若是編不出一個合適的理由,鄭經起碼也能治自己一個隱匿欺瞞之罪。稍一思索之後答道“馮統領有所不知。後來克裡斯布向我們購買手表,因為無錢支付,欠下我們巨款,因此我們請他代購火槍硫磺作為抵償,一開始就是為了獻給王爺作恢複之用。怎奈海上貿易風浪無常,克裡斯布就曾對我們說過,前次來東寧,本來是三條船,結果遇到風浪飄沒了兩條,隻有駱駝號順利到岸。若是我們先稟明王爺知道,事後克裡斯布未能將火槍硫磺運來東寧,豈不又成了我們誆騙王爺。”
“哈哈哈哈,說得不錯,你們確實差點誆騙本藩。”鄭經忽然放聲大笑,陳永華、楊英和馮錫範也都陪著笑了起來。
毛淵明和許緯辰都是一身冷汗,見眾人大笑,也不知有什麼底裡,隻能端坐著等待鄭經繼續發話。
鄭經笑過之後,又正色說道“你們可知道,克裡斯布這次運了多少火槍過來?足有兩千五百支!”
鄭經如此一說,毛淵明和許緯辰都愣住了,不知道克裡斯布這麼做是何用意。
鄭經見二人驚訝不已,舉手示意克裡斯布為二人解釋。克裡斯布便說道“原本打算在萬丹搜集一些硫磺,另外再從本土運一些過來,不料年初英國與荷蘭突然交惡,雙方開戰在即,皇家海軍需要大量的硫磺用於作戰,不但本土不能運送硫磺到萬丹,連萬丹的硫磺也被征用。因此,隻能多購置了一千支火槍用於抵償。”
毛淵明和許緯辰的英語都不錯,克裡斯布一席話說完,不等通事開口,兩人就都點頭表示明白。
“所以,這次克裡斯布運來東寧的,隻有火槍,沒有硫磺。”馮錫範接著說道,“就按你們所說,火槍是要獻給王爺的,可隻有火槍沒有硫磺,配不出火藥,火槍也就成了擺設。”
“嗯,你們自來東寧之後,辦的幾件事倒也確實像你們說的,是為了本藩的大業著想。若說這些火槍是獻給本藩的,那本藩就笑納了。隻是火藥之中的硝石和木炭容易買到,硫磺十分稀缺,二位有什麼辦法,可以搞到硫磺呢?”鄭經說完,望著毛淵明和許緯辰,等著二人的反應。
毛淵明見躲過一劫,心裡自然是送了一口氣,但若是要問怎麼購買硫磺,卻也沒有主意。
許緯辰低頭想了幾秒鐘,忽然轉臉問克裡斯布“holongcanyoustayhere(你能在這裡逗留多久)?”
“ia,ittakesti(我和王爺有大生意要談,會待上一段時間)”
“王爺,既然克裡斯布暫時不會離開東寧,在下倒有個辦法搞到硫磺。”許緯辰心裡有了幾分把握,便坐直了身體,對著鄭經說道。
“哦?說來聽聽。”
“王爺,據許某所知,琉球盛產硫磺,不如前往琉球購買硫磺。”
許緯辰這句話說完,陳永華的臉上微微變色,嘴唇動了一動,末了還是沒有出聲。
毛淵明當然知道,這是因為之前陳永華已經向二人解釋過鄭經與琉球國王的恩怨,許緯辰現在提出去琉球購買硫磺,勢必引起鄭經的不悅。
許緯辰並沒有顧忌陳永華的反應,繼續說道“既然克裡斯布的船隊在此,不如以英國人的名義,前往琉球與那琉球國王交涉,購買硫磺,順便窺探琉球的虛實。”
鄭經本來臉色也不怎麼好看,等聽到“以英國人的名義”時,臉上忽然浮現出笑容,繼而大笑起來,口中連連說道“好,好,好一個’以英國人的名義’。”
陳永華也是鬆了一口氣,顯然是理解了許緯辰的意圖“以英國人的名義”前往琉球,就能避免和琉球國王牽扯之前恩怨,如果事情順利,不但能買到硫磺,還能以英國人為中介,疏通一下大明和琉球的關係。
鄭經於是讓通事把許緯辰的話翻譯給了克裡斯布,又問他是否願意。克裡斯布一心想要擴大在東寧的貿易,既然鄭經有事相求,自然滿口答應。
“嗯,許先生此策甚好,過幾天等克裡斯布的船隊卸完了貨,就前去琉球貿易。”鄭經見克裡斯布答應了,便又對著許緯辰說道,“隻是,到時候一事不煩二主,恐怕要請許先生跑一趟了。”
“願為王爺效勞。”許緯辰這才站起身來,認真地朝著鄭經拱了拱手。
“許先生還是請坐吧。”鄭經看上去心情大好,微笑著說道,“這些火槍本藩就收下了。不過,既然是你們進獻的,如何使用,本藩也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許緯辰見事情搞定,如釋重負,便悠悠地答道“王爺,火槍如何運用,許某與毛會長始終是外行,不如等紹寬回來,再給王爺建言。”
“這樣也好。”鄭經聽了點了點頭,“其實本藩一早知道你們的忠心,隻是克裡斯布突然運了這麼多火槍過來,難免惹人矚目,所以請你們過來說話。既然原委都說清楚了,大家都不必介懷。王守禮!”
“老奴在。”王守禮趕緊向前跨了一步,站在了鄭經的側前方。
“趕緊吩咐下去,安排一些點心招呼客人。”
“是!”王守禮應了一聲,轉身出去。
“國王陛下,既然火槍的事情已經清楚了,請問大明與大英簽約的談判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克裡斯布等王守禮出去了,便通過通事向鄭經發問。
鄭經還沒開口,陳永華先把話接了過去“克裡斯布先生,兩國簽約茲事體大,請先安排副使到禮部磋商條款,待各項條款有了眉目,閣下再與陳某出麵拍板定案,最後呈交王爺恩準。凡事難以急於一時。”
“是啊,既然閣下同意前往琉球一行,不如等事成歸來,再作定論。”馮錫範也馬上附和陳永華的說法。
克裡斯布聽完通事的翻譯,聳了聳肩,輕輕地自言自語道“ok,feare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