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七月二十接近中午的時候,馮聖派人來報告,說在通往嵊縣的官道上,截獲清軍官民數十人,擊斃士兵數人,其餘儘數捉得。詢問之下,乃是自嵊縣逃亡紹興的清人官吏士紳,其中就有清嵊縣知縣張逢歡。
項紹寬聽說有這麼好的事,趕緊吩咐傳令兵讓馮聖把這些人押解過來。
時間不長,一行七十餘人都已經被壓倒了紹興城南的營地裡。許緯辰大致看了一眼,這群人男女老少都有,顯然是幾戶官紳家庭集體逃亡。便讓倪聰和陳亦非將這些人詳細登記,將張逢歡單獨帶到中軍帳接受審訊。
張逢歡顯然是想逃往紹興府城求情救兵,但沒想到紹興府自身難保,已經處在了鄭軍的包圍之下。但即使他知道,也無法回去嵊縣,因為嵊縣已經被義軍攻占,他也隻能帶著那些官紳們來紹興碰碰運氣。
等張逢歡操著他那濃重的四川口音把前因後果說完,項紹寬皺著眉頭問道“你是說,嵊縣已經被俞鼎臣他們占了?”
“是的。”
“你估計,他們有多少人?”
張逢歡稍微想了想,答道“不知確數。俞鼎臣、胡雙奇起事時號稱各有數萬人,多是虛張聲勢,不過幾千上萬之數總是有的。”
“他們是自己起事,還是受了耿精忠唆擺?”
張逢歡聽到許緯辰這句問話,不由地一愣,猶豫了半晌問道“這些人好像並未打耿精忠旗號,隻是趁亂起事。”
“那你猶豫什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嗎?”
“呃……我隻是不知道幾位大人是不是耿精忠的人。”張逢歡偷眼看了看許緯辰,尷尬地答道。
“剛才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我們是大明朝廷。”
“是……隻是……”
“隻是什麼,儘管說來聽聽。”許緯辰儘量在臉上保持微笑,讓張逢歡不要太緊張。
“隻是那耿精忠也說自己是大明兵馬大元帥,那吳三桂也自稱是大明周王,若單說是大明朝廷,尋常人也不知道如何分辨。”
張逢歡說完,許緯辰臉上的微笑反而消失了,輕輕地歎了口氣,沒有再說話。
項紹寬便接著對張逢歡說道“暫時要委屈你一下了,在營中囚禁幾天。紹興府不日即可攻陷,到時候再給你安排差事。你一個四川人,一時間也無處可去,就算被你回到四川,那裡現在也是吳三桂的天下了。”
“大人何以知道我是四川人?”張逢歡有些驚異地問道。
“哈?你這一口四川話,還想瞞誰?”孫廣越在旁邊,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
等衛兵把張逢歡送下去看押,項紹寬便問道“老許,你剛才是不是想到什麼事情了?”
“是啊。”許緯辰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鄭經這些年奉永曆年號,不再擁立大明宗室,好處是行事自由,不會遭人掣肘,但缺點也很明顯,並且越來越明顯。”
“對,沒有一個具有號召力的大明皇帝,就會在和吳三桂、耿精忠的競爭中居於下風。其它勢力的人,心裡也會懷疑,我們的正當性不如吳三桂和耿精忠。”孫廣越馬上悟出了問題所在。
“還有啊,現在我們還得恪守’除授文官不過六品’的規矩,這樣一來,不但不能用官爵收買人心,而且實際操作也非常麻煩,動不動就隻能把人革職留任。”
項紹寬聽了也點頭表示同意,不過又問道“但是,如果現在擁立大明皇帝,會不會造成樹大招風的後果,導致清廷把平叛的注意力,從吳三桂那邊轉移到我們身上?”
“這個我也想過了,影響肯定是有的,不過吳三桂是沙場宿將,名震一時,手下兵力又強,康熙首要對付的肯定是他,不會僅僅因為我們擁立一個大明皇帝就改變戰略思路。”許緯辰又解釋道。
“那如果要擁立的話,立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