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項紹寬是七月二十一離開紹興南下的。因為嵊縣離紹興不遠,每天都有軍報來往,故此許緯辰很清楚前線的動向大軍到達嵊縣以北時,塞白理已經派了參將洪起元帶領三千人馬,正在攻打嵊縣縣城,項紹寬借機和占據縣城的義軍商談了招撫條件,義軍同意接受大明朝廷收編。接下去的幾天裡,鄭軍和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洪起元是塞白理的中營參將,所率精銳戰鬥力可觀,鄭軍和義軍在數量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洪起元連續擊破數個營寨,義軍首領邱恩章、王茂公、楊肆等戰死。
到了二十九日,又一份軍報送到了許緯辰手中,終於令大家鬆了一口氣項紹寬在嵊縣城東曹娥江河灘一帶設伏,邀擊清軍得手,當場擊斃洪起元,斃傷清軍大小將佐士兵數百人。繼而攻陷清軍大營,清軍少數逃走,大部分繳械投降,我軍大獲全勝。
而且,項紹寬還讓送軍報的軍卒帶來了一個盒子,說拿盒子裡的東西,可以勸降紹興城裡的清軍。
許緯辰看了看盒子的形狀大小,已經猜到裡麵是什麼,連忙吩咐軍卒將盒子放在桌上,自己退後了幾步。潘興不知所以,徑直走上前去打開盒子。
“臥槽!”潘興朝盒子裡麵看了一眼,大叫了一聲,捂著鼻子趕緊跳開。
許緯辰站得三米多遠,笑著說道“臥槽了吧,我就知道是那玩意兒。”
“什麼啊?”蔣一正似乎是聞到了什麼味道,想湊過去看看又不敢。
“彆琢磨了,應該是洪起元的腦袋。”許緯辰捂著口鼻,嗚哩嗚哩地說道。
“天哪,虧紹寬想得出來。”蔣一正也驚訝得叫了起來。
許緯辰搖了搖頭“我估計啊,是孫胖子的主意,紹寬這個人大道直行,不會想這種鬼點子。”
“彆管是誰的主意了,既然是用來勸降城裡人的,那就趕緊給城裡送去,再放下去要爛了。”潘興一邊說,一邊趕緊支使士兵把盒子重新蓋上。
“行吧。不過,光有這份’禮物’還不夠,我還得給知府許宏勳寫封信,讓他認清形勢。”
許緯辰說著,鋪開了紙,剛提起筆來,又放下了,口裡無奈地念叨“唉,還得寫繁體字。來人啊,去把陳亦非叫過來。”
陳亦非就在鄰近的營帳裡,聽到招呼馬上趕了過來,聽說是寫勸降信,連忙坐下提起筆等著。
“你就寫塞白理的援軍已經被我們殲滅了,參將洪起元的頭在這裡,請知府和守將即刻投降,大明朝廷保證你們的安全,絕不傷害百姓。”許緯辰一字一句地說道。
陳亦非刷刷刷地就把這句話寫完了,然後抬頭看著許緯辰。
“看著我做什麼?沒了,就這一句,封起來吧。”
“就這一句?”陳亦非也驚呆了,“大人不是開玩笑吧?就這一句話,能勸得清人投降?”
“你懂什麼。勸降靠的是形勢和實力,又不是靠言語。形勢和實力不足,信寫得再胡裡花哨也沒用。”許緯辰說著,叫過來一個士兵,拿著盒子和信,到城南植利門口,送給守軍。守軍從城樓上放下來一個吊籃,將盒子與信收了上去。
城內之人收到“禮物”和信之後的反應,正如穿越者們所料。大約過了一個時辰,植利門緩緩打開,知府許宏勳、城守副將許捷帶著一眾官員出城獻降。困守多日,支撐許宏勳等人信念的,就是塞白理會派援軍來,如今援軍被徹底消滅,連援軍的主將都身首異處了,心理防線自然一潰千裡,再不投降,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
許緯辰代表朝廷受降,安撫眾人,又讓何佑帶兵進城,將許捷的兵全部換防。
實際上許捷手下已經沒有多少兵了。據他自己交代,紹興府本來兵力不多,隻有兩營綠營兵不到兩千人,李之芳南下之前,調守備傅鵬翔帶兵五百前去衢州彙合,前幾天又在店口之戰中被殲滅了近千人,所以整個紹興城的守軍已經不足五百,鄭軍若是攻城,也早應該拿下了。
等何佑將城中各處檢視一遍,確認安全無礙之後,許緯辰才帶著眾人進城,入駐紹興府衙,由倪聰和陳亦非負責張貼告示,安撫民眾。紹興知府許宏勳、同知孫魯、通判王國泰以及兩個附廓縣的知縣,還有衙門裡的低級官吏,都照例革職留任,繼續辦差。為了安置張逢歡等從嵊縣過來的人,許緯辰讓人找了一處旅店,將整個店都包下,讓張逢歡等人暫時有個住處。潘興將為數不多的投降清軍打散整編,分開到城外各處駐防。許緯辰又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去給薑承誌,請他儘快到紹興議事。
五天之後,項紹寬的大軍從嵊縣凱旋而歸。又過了兩天,薑承誌也帶著留守寧波的眾多官員到達紹興。眾人在知府衙門齊聚,慶祝浙東北徹底光複之餘,還得商議今後的安排。
雖然連續的勝利令人高興,但是領土擴大戰線拉長,也意味著人手嚴重不足,各地官員都隻能暫時任用清朝投降的人員,這些人的忠誠度非常值得懷疑,隻要戰場一旦出現挫折,就難保這些人不反水。
儘管如此,戰略層麵的調動還得進行。許緯辰和薑承誌都希望將六官遷往杭州,但寧波也是沿海重鎮,又是通往東寧的退路,防務絲毫馬虎不得,一定要有得力之人坐鎮,方能安心。
商量的結果,是暫時由鄭省英擔任寧紹總製,坐鎮寧波,鄭省英是鄭經的族叔,威望不錯,也算是能獨當一麵,是眼下最合適的人選了。兵力方麵,馮聖的浙兵鎮經過這段時間的不斷擴編,已經擴充到了九個營之多,項紹寬決定留下馮聖的六個營,分駐紹興、嵊縣和寧波,馮聖本人坐鎮紹興,加上留在定海的島津久理的六百日軍,防務暫時可以不用擔心。另外,項紹寬再派人通知朱成龍,讓他繼續固守紫閬山,並且劃歸馮聖指揮。
“至於地方官員,慈溪、餘姚和上虞都由原來的縣丞署理縣事,紹興知府許宏勳和同知孫魯跟我們去杭州,另行任用,府事暫時由通判王國泰承擔。”許緯辰提出行政上的安排。
“那嵊縣呢?嵊縣是戰略要地,不能沒有知縣吧?”蔣一正問道。
“就讓張逢歡回去繼續當知縣。”
“讓張逢歡回去?這人可靠嗎?”薑承誌有些驚訝,來了之後才聽說中途抓獲張逢歡一行的事情,怎麼現在又要送他回去當知縣了。
許緯辰搖了搖頭“當然不可靠。但嵊縣地理位置太重要,塞白理極有可能再次出兵奪回,如果把我們自己人留在那裡,萬一撤退不及,反而危險。讓張逢歡回去,到時候萬一塞白理真的出兵,讓馮聖把軍隊撤回來就是了,縣城不要了。”
“嵊縣不要了?”蔣一正大為驚訝,“這可是好不容易奪下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啊。”
“老許說的是對的。”項紹寬見眾人不理解,出言解釋道,“既然是兵家必爭之地,塞白理和耿精忠都不會放過,這個地方勢必反複交戰,捏在我們手裡是個燙手的山芋,不如拋出去,讓塞白理和耿精忠去爭個你死我活。”
“這就是三十六計中的隔岸觀火咩?”潘興說著,笑了起來。
“要是都安排好了,那我們就儘快啟程回杭州吧。”
“等一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辦。”許緯辰說著,看了看薑承誌和孫廣越,“我想你們兩位去一趟餘姚,啟動我們的’瑞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