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毛淵明許久未見許緯辰,一邊走一邊問“老許,這次王爺前來杭州,一切都安排好了嗎?”
“都安排好了。駐防城的王府還沒有完全竣工,不過王爺已經可以入住了。”許緯辰故意說得比較大聲,能讓鄭經和朱術桂都聽到,“寧靜王爺安排在巡撫衙門下榻,保證安靜舒適。”
“那我們這麼多人呢?”
“當然也沒問題啦。”許緯辰這次放低了音量,“駐防城裡的副都統府,足夠我們這麼多人住了。”
“對了,紹寬他們還沒回來嗎?”毛淵明發現來迎接鄭經的穿越者其實並不多。
“是啊,他們都還在嘉興軍前,準備下一步的行動。蘇南的形勢變化很大,回頭跟你細說。”
“許先生,克臧也不在城裡麼?”鄭經發現,前來迎接自己的隊伍中,並沒有鄭克臧的影子。
許緯辰見鄭經問起,連忙答道“王爺,世孫正在嘉興軍前坐鎮,暫時不能前來恭迎王爺。”
“這小子,沒給項先生添麻煩吧?”
“王爺說笑了,世孫天縱英才,於軍中事務極有天賦,已經立了不少功勳了。”
“哦?”鄭經聽完笑了笑,沒有再問。
一行人進了城裡,常鎮業引著朱術桂到巡撫衙門安頓。本來田逢吉住在巡撫衙門裡養病,半年來已經有了起色,基本可以行動自如,許緯辰為了迎接鄭經和朱術桂,便清理了駐防城內一處佐領的宅子,請田逢吉搬過去繼續休養,巡撫衙門裝飾一新之後,恭候朱術桂的光臨。
鄭經被小車推著直到駐防城內的王府門前。王府是用原來杭州將軍府改造的,原來是兩進的宅邸,前麵辦公後麵住人。楊賢和唐雲沛的設計,利用將軍府作為王府的中路,除了改建了府門加寬加高提高規製之外,主要是向後加建了兩進,在第三進向兩側稍微延伸,修建東西三所,作為女眷的居處,第四進則是王府花園。而東、西路的儀衛司、長史司等建築還在建造之中,尚未竣工。
這樣的設計相比明朝親王、郡王府的規製,當然要遜色不少,但限於客觀條件,暫時也隻能如此。更何況,鄭經自己也表過態,不追求王府的奢華。
等鄭經到達之後,久候多時的楊賢下令府門大開,恭迎鄭經入住。鄭經驚訝地發現,王府中處處都有無障礙的坡道設計,自己的四輪車可以暢通無阻,不禁讚歎唐雲沛的巧妙用意,心中暗暗猜想,在穿越者本來的時代,這或許是常態。
進府之後,鄭經在由將軍府議事廳改造的承運殿裡升座,接受百官敬賀。許緯辰把杭州的清廷降官一一介紹給鄭經,同時也讓毛淵明也認識一下。鄭經自然是嘉言撫慰,並且分彆給予賞賜。
行禮已畢,眾官散去,穿越者們又陪著鄭經到後麵寢宮。楊賢將府內建築格局詳細講給王守禮聽,王守禮便指揮著小太監分們送女眷們到各所休息,船上的一切應用之物來不及卸下,好在王鼎和唐雲沛早有準備,各所的布置都是杭州能買到的最頂級物件,自然能讓這些久在東寧沒見過世麵的妃嬪們眼睛發亮。
鄭經身體本來就不好,舟車勞頓了好幾天,早早用了晚膳,由王守禮伺候著歇下。
毛淵明和一眾穿越者來到杭州,自然要安排晚宴歡迎。吃了幾道菜之後,毛淵明便忍不住又問“軍前的形勢到底怎麼樣啊?”
“大有進展。”許緯辰答道,“紹寬他們本打算休養到正月之後出兵鬆江,沒想到蘇州江蘇巡撫衙門有兩個遊擊,一個叫胡定邦一個叫毛玉,趁元宵節放燈之際,在蘇州城裡四處放火,起事響應我軍,殺了江蘇巡撫瑪祜和蘇州知府高晫。”
“後來呢?”
“後來,固山貝子傅喇塔調動城外駐紮的滿軍進城搜剿鎮壓,胡定邦戰死,毛玉帶著幾十人逃出,到嘉興投奔了紹寬。”
毛淵明聽完,不禁歎了一口氣,不止是因為可惜胡定邦和毛玉功敗垂成,也擔心江南第一繁華的蘇州城或許會毀於祝融之災,畢竟自己就是個蘇州人。
“因此,紹寬他們決定,改變原計劃,直接進攻蘇州。”許緯辰繼續說道。
“為什麼?”
“一來,蘇州剛剛經曆變故,防守的兵力損失不少;二來,胡定邦和毛玉起事,也說明一件事,現在清軍人心浮動,戰鬥意誌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差。”
“那進展如何?”
“進展不錯。紹寬在吳江縣與傅喇塔的手下紀爾他布打了一仗,紀爾他布乾脆棄城逃回蘇州去了。”
從東寧來的眾人沒有經曆過之前的戰鬥,隻覺得許緯辰的話平淡無味,絲毫沒有大破清軍的激情。隻是許緯辰已經多次在前線目睹戰況,對這樣一場不算宏大的戰鬥沒有那麼強烈的感受。
“好累啊,能不能先安排睡覺,你們這些男人明天再聊?”哈氣連天的歐陽漪倩開始抱怨。
“好好好。”常鎮業笑著站起來說道,“住處都為大家安排好了。全都住在駐防城裡,女生在石調聲府,和鮑婧她們一起,男生在沃申府。都收拾的非常舒適,包你們滿意。”
“包我們滿意?”趙湘梓哈哈大笑著問道,“我聽說鮑妹又養了很多的年輕姑娘,是不是也為我們準備了一些?”
趙湘梓這麼一問,鮑婧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說道“你就是長得醜還想得美!”
第二天一早,鄭經和毛淵明都急著見朱慈炤,這位落難民間的崇禎皇子,顯然是目前鄭軍掌握的最重要的政治資產。鄭經本來堅持要到石調聲府拜見朱慈炤,許緯辰勸他說,朱慈炤的二兒子朱和?(讀作封)出生才不久,夫人胡氏需要休息調養,不適合太多人登門造訪。更何況,朱慈炤還未正式登基,名義上是和鄭經一樣的王爺,相互拜訪不必拘泥禮數。當然,許緯辰這麼說也是考慮到鄭經行動不便。
鄭經勉強同意了許緯辰的建議,於是許緯辰便到石調聲府請朱慈炤來王府與鄭經相見。鄭經固執地堅持站在承運門外,一手拄著拐杖,另一側由王守禮攙扶著,迎候朱慈炤,毛淵明也隻得在一側陪著。朱慈炤此時身份尚未對大眾公開,因此還穿著尋常讀書人的衣冠,也無隨從侍候,隻是坐在許緯辰帶去肩輿之上,並無絲毫奢華,許緯辰則一路步行跟隨。
肩輿到承運門外落下,朱慈炤連忙下了肩輿,趕上前來與鄭經相見。鄭經第一次見朱慈炤,隱約覺得此人雖然衣著寒酸,卻氣度不凡,確實有天潢貴胄的風姿。隻是眼下二人相見,看上去令人感慨萬千二人都是大明的王爺,隻是其中一位蒙塵民間多年,另一位雖然還有些權勢,卻已是殘疾之身,最要命的是,大明本身已經沒有了好多年。
鄭經待朱慈炤走到麵前,便要棄了拐杖下拜行禮,嚇得朱慈炤連忙攙住,連聲說道“延平郡王萬萬不可”。王守禮也嚇得一把扶住鄭經,連聲說道“王爺保重身體”。毛淵明也在旁邊勸說,鄭經這才作罷。
這些天來,許緯辰已經把鄭經的情形大致講給了朱慈炤聽。朱慈炤感慨於鄭氏父子在海外堅持固守、忠貞不渝,早就表示過想見鄭經。現在看到鄭經身體殘疾卻肅立恭迎,還要執禮下拜,感動得淚水橫流。鄭經看到朱慈炤,感念於父親鄭成功恢複大明的大業終於有了些眉目,也不由得淚水奪眶而出。兩人相互攙扶安慰,說了好些客套也並非完全客套的話,毛淵明才勸鄭經坐回四輪車上,由侍衛推著向王府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