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然而,浙南的形勢發展卻以一種既出乎劉國軒意料,又不符合軍機處預想的方式在演進。
六月初七的上午,常鎮業依舊坐在總督衙門的正廳裡,和其他人一起處理公務,一個書吏進來稟報說,有一個從前線來的官員,正在總督衙門的門口等著。
“叫什麼名字?什麼官銜?”
書吏答道“他倒是沒說是什麼官職,隻是說自己叫梁允植。”
“梁允植?”常鎮業幾乎要跳起來了,“趕快叫他進來!”
“梁允植是誰?”王建國問道。
“原來清朝的錢塘知縣,我們攻陷杭州之後,他不肯投降,被我們送去見李之芳了。”
“咦,這麼說來,這人是李之芳派來的使者?”王建國順理成章地猜想。
“不知道,見了就知道了。”
梁允植一走進總督衙門正廳,常鎮業就更高興了。隻見梁允植已經剪了發辮,換了明製的官服,站在大廳中央,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
“哈哈,梁大人,你終於棄暗投明,歸正朝廷了?”常鎮業興奮地問道。
“回常大人,不是下官歸順朝廷了,是製府李鄴園舉師起義,歸順朝廷了。”梁允植繼續恭恭敬敬地答道。
“什麼?!”常鎮業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李之芳舉師投誠?!快詳細說說。來人,給梁大人看座,上茶!”
常鎮業說著,自己端了把凳子,直接來到了梁允植麵前坐下,接著說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梁允植理了理衣服坐下,又接過茶來喝了一口,便開始講述浙南的戰鬥。
自從陳世凱和牟大寅投降明軍之後,李之芳已經沒有戰心,原本打算固守衢州,以待後援,不料耿軍的西路軍白顯忠部從皖南一帶南撤,攻取了江西信州的幾個縣,清軍從江西向衢州運送糧食的通道就在白顯忠的威脅之下。李之芳本來打算率軍向西,撤入江西再徐圖進取,結果手下的軍隊大部分都是耿精忠起事之後募集的浙江兵,這些浙江兵不願離開家鄉,聽說要去江西,紛紛逃散,或者直接到明軍大營投誠。到五月下旬,李之芳手下的兵力已經不足萬人,而且士氣低落,此時再向西經過白顯忠控製的區域,那差不多就是送上門去被白顯忠屠殺。正在李之芳猶豫之際,明軍的使者送來一封以陳世凱的名義寫的信,信裡勸李之芳及早投降,並且說大明朝廷許諾確保其本人的官爵。
李之芳並非貪生怕死或者貪圖爵祿之人,但此時若不投降,隻能作無謂的犧牲。更何況,清軍內部比較一致的聲音是,耿精忠是個反複無常的逆賊、小人,而鄭軍則是大明孤忠,若是投降耿軍,必為人恥笑,投降鄭軍雖然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但畢竟自我感覺沒有那麼丟人。因此,李之芳最終決定向鄭軍投降,並且親自徒步到明軍大營獻降。項紹寬接受了李之芳投降之後,便派梁允植先來杭州,報告有關事宜。
常鎮業聽完梁允植的介紹,內心十分感慨。浙南的“三國演義”,總算以一種對明軍最為有利的方式結束,實在是值得慶祝。而且項紹寬非常大膽地派梁允植一個人來杭州報告,顯然也是一種為將者的大度,讓梁允植感受到被信任的感覺。
“那,紹寬有沒有軍報讓你帶過來?”常鎮業又問道。
“有。”梁允植答應一聲,從身上摸出來一個布包,打開之後取出小鐵盒子,小心翼翼地遞給常鎮業。
能打開小鐵盒子的鑰匙一共四把,暫時由毛淵明和常鎮業各持一把,項紹寬和許緯辰各持一把。常鎮業取出鑰匙,打開鐵盒,裡麵是一份詳細的戰報和一份有功人員名單,另外還有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常鎮業把信揣在了懷裡,又翻了翻有功人員名單,其中特彆提到,李之芳舉師反正有功,給南京兵部侍郎銜署理江西巡撫,另外還保舉了清軍投降的副將、參將、遊擊等數十人。
“好啊,如此大勝,一定要奏報皇上知道。”常鎮業又想了想,說道,“梁大人還沒見過大明皇帝吧,我先安排你去休息,過幾天皇上會召見你的。”
梁允植馬上起身行禮,表示感謝,然後在書吏的陪同下到館驛歇息。
梁允植一走,王建國等人就圍住了常鎮業,搶著戰報來看,然後紛紛稱讚前線大有功勞。常鎮業對為那封信頗有疑問,便獨自進了偏廳,坐下拆開信來讀。
信裡的內容是,李之芳投降時,手下還有近兩千八旗軍隊,帶隊的是副都統沃申和石調聲。其中沃申是鈕祜祿氏的老女真人,不願投降,帶隊向西自行突圍,生死未知。石調聲是漢軍鑲黃旗人,帶著手下數百人跟著李之芳投降了。現在的難題是,這些八旗家屬都已經被屠殺殆儘,雖然石調聲口口聲聲說情願投降,之前的事情都是戰場相見各為其主,但這幾百人若是全部放在前線,萬一生出亂子,很難收拾。所以,許緯辰對這些人進行了仔細的鑒彆,在杭州沒有親屬的一百多人被拆分編入各營,其餘五百人多打算以軍校短訓的名義送來杭州,讓杭州軍機處把他們送往蘇州前線。
常鎮業讀完信,覺得這件事有些棘手,便跟王建國交代了幾句工作,出了總督衙門直奔永寧宮,找毛淵明商議。
毛淵明看到信,未免也大吃了一驚。因為沒有參加過杭州戰役,事後聽彆人說起杭州戰役時,也沒有詳細了解戰後的情況。乍一聽到“屠殺了駐防城裡幾乎所有的八旗家屬”,著實嚇了一大跳“老許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定啊?當時一時爽,後遺症很多啊。”
常鎮業是當事人之一,因此倒是較為淡定,解釋道“當時也是形勢所迫。一來杭州城剛剛攻克,城內人心不定,二來杭州城中百姓對清軍八旗深惡痛絕,三來滿人以投降為名,刺殺項紹寬,雖然沒有得手,卻也殺死了萬宏等人。結果當時的氣氛就變成了人人喊殺,許緯辰也是不得已才下決心屠城的。”
“唉,或許是這樣吧。”毛淵明歎著氣搖了搖頭,“那現在怎麼辦?這五百人多送來杭州,對我們來說也是不穩定因素啊。”
“信上說了,可以把這些人送去蘇州前線。”
“有什麼區彆嗎?”毛淵明撓了撓頭,“送去給呂憲華,也是給他增加負擔。”
“我猜,老許的意思是,讓這些人去蘇州,然後他們就能伺機逃跑,去投奔傑書了。”
“啊?”毛淵明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我也是猜的。”常鎮業見毛淵明驚訝,笑嘻嘻地說道,“從最安全的角度來說,老許應該要求我們把這些人殺了,但從信上的意思來看,老許顯然不希望再大開殺戒,所以才說把這些人調去蘇州,讓他們自己跑光算了。”
毛淵明歎了口氣,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無奈地說道“那就隻好這麼辦了。你給老許寫封回信,讓他妥善安排。這五百多人送過來的途中,可彆生出什麼事端來。”
“這個沒問題。不過我們這裡也確實需要準備準備,杭州城防兵力隻有兩千多,他們五百多人來這裡,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武力,萬一生出變故,杭州城裡可都是重要人物。”
兩人商量已定,正準備開始寫回信,門簾一挑,鮑婧從外麵走了進來,氣呼呼地大聲說道“胡鬨!簡直就是胡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