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然而,消息很快傳來董額的軍隊並沒有繼續向北逃竄,而是趁虛攻下了開城,據城而守。
不得不說,董額的這個做法有些讓人難以理解。就算清軍攻下開城,奪取了一些糧草,但停留在開城並無益處,而再來攻打漢城似乎力不能及,若不及早撤退又有被圍殲的風險。
不過,薑承誌很快想明白了董額的意圖這一次派董額輕騎突進進攻朝鮮,是康熙的一次賭博,希望一戰扭轉被動局麵,因此對董額的要求就是不成功便成仁,決沒有兵敗退回的道理。董額攻打漢城不克,剩下唯一的辦法是在朝鮮境內奪取一處城池,然後繼續四麵出擊,抄劫糧草,然後尋機殲滅部分朝軍,積小勝為大勝。
肅宗自然不能容忍董額繼續在朝鮮境內為禍,嚴旨金萬基從速擊退董額。
但開城依山而建,東北兩麵是山嶺,難以組織進攻,西南麵卻是開闊平原,極為適合清軍作戰。金萬基和潘興等人反複計議,最後決定先用船將明軍和三千朝軍以及火炮等重型武器運到開城西北的禮成江邊,阻斷清軍的歸路,然後集中幾萬大軍,從南向北逼近開城。
董額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兵分兩路,迅速出擊。南路以輕騎兵為主,使用弓箭騷擾朝軍,每每百餘騎清軍突然出現在行進中的朝軍附近,快速射箭,擊殺幾十上百朝軍,雖然殺傷不多,卻對朝軍的心理威懾極大,導致朝軍不得不像當年北宋對遼作戰一樣,一邊挖壕溝,一邊進軍,每日隻能前進二十裡。
北路是董額自己率領的主力,意在擊退明朝聯軍,保留向北突圍的通道。兩軍在禮成江河灘上展開激戰,董額將騎兵分成幾隊,輪流衝擊聯軍陣地,重裝步兵和火槍手則排列隊形步步推進。
聯軍則依靠楯車防禦,用火槍和火炮還擊,還將較小的船隻駛入禮成江助戰。
幾天激戰下來,雙方傷亡都不小,武榮的榮字營犧牲了一百餘人,三千朝軍也減員三分之一,若不是背對河灘無處可逃,估計士兵會逃得金錫胄根本無法控製。清軍當然也傷亡慘重,董額手下的參領陣亡了一員,佐領陣亡近十人,士兵損失也已經過千,更重要的是,在戰鬥中傷亡的馬匹是無法補充的消耗品,清軍出擊的次數和規模,每天都在下降。
眼見形勢不佳,董額隻得率軍退入開城。
幾路朝軍會師之後,對開城形成包圍之勢。金萬基認為,開城是朝鮮留都,人口眾多,若是強行攻城,城內傷亡必然慘重,而且城中有大量宮室建築,如果使用火炮,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潘興對金萬基這種拘泥於小利的態度非常不屑,洪誠丘和李書同卻都覺得金萬基說的也不無道理,而且,目前董額手下傷亡慘重,突圍無望,如果進行勸降或許能成功也說不定。
勸降的話,就牽涉到“誰去”的問題。安全起見,當然是派個小兵入城,請董額到城下相見,但如果去的隻是小兵,董額未必肯信。
最後薑承誌推薦,派張希載去。張希載是通事出身,去過燕京,雖然沒有見過董額本人,但知道怎麼同清人打交道。金萬基當然同意,兩班出身的朝廷重臣,不會在乎一個中人的死活。而薑承誌則是有意給張希載機會立功,好提升在肅宗麵前的地位。
張希載雖然也有些膽怯,但一來憲命難違,二來也確實是一個搏富貴的機會,隻得領命去見董額。
董額沒有對張希載怎麼樣,但也沒有答應與朝軍談判,將張希載禮送了出來。
第二天,董額帶著人馬向外突圍,兩軍又是一番激戰。雖然董額作戰非常勇猛,臨陣指揮也頗有章法,但畢竟眾寡懸殊,在丟下了百多具屍體之後,被迫又退回城中。
薑承誌覺得,經此一戰,董額應該知道突圍無望,戰意全失,可以試試讓張希載再去和董額談談。薑承誌等人就在城外等候,過了一個多時辰,董額終於決定出城相見。
見麵相談,薑承誌單刀直入告訴董額,大清亡國已經是遲早的事情,希望董額認清形勢。朱丹赤又告誡董額,康熙對豫親王多鐸——也就是董額的父親、信郡王鄂劄的爺爺——這一支的子孫不過是利用,其實是始終提防的,鄂劄與布爾尼交戰數年,董額在西北平王輔臣之亂,各有建樹,然而絲毫沒有封賞。這一次輕騎入朝,其實是非常凶險的,康熙卻還是交給董額,可見並未將多鐸的子孫視為自己人。
董額聽完這些話,備感震驚,因為西北戰事如何,自己有無得到封賞,明朝方麵本不應該知道。薑承誌不理會董額的驚訝,繼續告訴董額,康親王傑書就在南京,投降大明的滿洲八旗都由原任副都統瑚圖帶領,繼續當兵吃餉。隻要董額願意投降,大明從優對待。
董額猶豫再三,覺得回燕京也是死路一條,隻得選擇投降。
事實上,董額就算是不投降,也確實無力再戰了。清軍出城投降之後,大家才發現其實清軍隻剩下不到兩千兵力,其中還有數百傷兵,之前大部分清軍已經陣亡、逃散或者被俘。
對於如何處置董額所部,朝鮮的大臣們又分為兩派,金萬基、金益勳等人主張罰沒為奴。這個觀點頗受支持,因為清朝從後金時代開始,就不斷進入朝鮮掠劫人口充作奴隸,如今朝鮮揚眉吐氣了,也應該一報還一報,將滿人罰沒為奴。
而許積等人則認為,滿人不習朝鮮風俗,也不會說朝鮮語,很難變成好的奴仆,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行伍出身,放他們在身邊走動始終是個威脅,不如驅逐出境。
肅宗覺得許積所言也有道理,但心情上很想把這些人罰沒為奴隸,出一口幾十年鬱積的怨氣,卻又想不出什麼辦法,於是對許積大發雷霆。
薑承誌於是向肅宗進言,如果驅逐這些人回去,將來又會變成清軍的士兵,十分不妥,但留在身邊確實又有風險。不如從中挑出數百個最年少的,由專人負責嚴加管教,訓練成為合格的奴仆,因為數量不多,不至於成為禍害。其餘剩下的交給明朝處置。
肅宗對這個建議大為滿意。滿人製度,十五歲就要服役從軍,因此董額軍中有很多少年兵,挑出了全部六百多個二十歲以下的,罰為奴隸。
剩下一千多人分作兩批,第一批七百人由馮錫範負責安排登船,運往南京接受整編,剩下的連同傷員,安排在漢城外的兵營暫駐,董額則暫時軟禁起來。薑承誌寫了一份關於朝鮮局勢的報告,交給馮錫範帶回南京,請軍機處指示下一步的行動。
等這些事情都安排妥當,已經是二月二十七了,若是按照格裡高利曆計算,是3月27日。朝鮮的天氣開始轉暖,眾人也覺得暫時無事,可以稍微休息一陣。歐加略又提出,據說在利瑪竇時代,已經有朝鮮使臣將天主教的書籍帶回朝鮮,引發天主教在朝鮮的傳播,所以很想到朝鮮農村去看看天主教發展的情況。眾人也有遊覽山水的興致,於是向李杭討要了幾輛馬車,打算來一個京畿道春遊。唯獨那粹對出遊沒有興趣,留在李杭的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