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揭子兵法》_軒轅新明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軒轅新明錄 > 第三十四章 《揭子兵法》

第三十四章 《揭子兵法》(1 / 1)

軒轅新明錄!

“這些老先生之中,最負聲望的,當然是方中通,他是明末大儒方以智的公子。”陳天仇說著,把書翻到了末頁,指著書頁上的字說道,“這書的編輯者有十多位,以方中通為首。他和父親一起向穆尼閣問過學,也就成了大明數學界的領袖人物。”

“哦,是這樣啊。”

許緯辰仔細地看了看,書頁上編委會成員的名字不少,有揭暄、王錫闡、梅文鼎、張雍敬等人,不禁大為驚訝“梅文鼎這樣的大家,你們也請到了?”

“哈哈,我們哪裡請得到。”金和光笑了起來,“天仇不是說了嘛,方中通是學界領袖。有他出麵,彆人才會應邀而來。”

“那你們是怎麼請到方中通的?”

“我們也沒請,他是自己來投的。”陳天仇搖了搖頭說道,“據他自己說,他於順治十六年前往京師,向湯若望求教,後來一直住在京師。去年南京光複,他從京師輾轉南下,今年年初才到南京。”

“那可不容易啊。”

“是啊,他有一大家子人,包括三個兒子,一路上非常狼狽。”

“咦,這個揭暄我似乎從未聽說過,是什麼來頭?”

“揭暄是老先生當中最年長的一位,今年已經六十七了。不過精神甚好,思路敏捷。他說他年輕時曾在唐王朱聿鍵手下抗清,失敗之後就隱居鄉裡,不應清廷的征辟。若不是方中通麵子大,我們或許也請不動他。”

“而且,這個人自認軍事才能更在數學天文之上,我正想推薦給紹寬呢。”金和光笑嗬嗬地說道,“他是江西廣昌人,和我大致算是老鄉了。”

“好好好,能有這些人相助,實在是太好了。”許緯辰連連點頭,“那他們現在都住在哪裡?”

“我們在城北雞籠山觀象台附近給他們安排了住處。”金和光答道,“等這批書編好了,就請他們在欽天監任職,繼續做天文曆法的研究。”

“這倒是。這些老先生都是人才,不能光用來編教科書,還得請他們在欽天監發揮作用。”許緯辰說完想了想,又說道,“這幾位老先生我都想見一見,明天正好要去儀鳳門軍營和紹寬他們開會,你們能不能安排揭暄老先生和我同去,我正好認識認識,也好讓他與紹寬切磋一下兵法。”

“沒問題。編書的事情差不多忙好了,接下來他們幾位都有空。”金和光十分乾脆地答道。

第二天,許緯辰起了個大早,坐著馬車前往雞籠山觀象台接揭暄同行。

揭暄果然器宇不凡,雖然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頗有些道骨仙風的感覺。唯獨說話江西口音很重,好在許緯辰能聽懂一些江西話,也不覺得有什麼困難。

兩人一路閒聊,很快到了城北軍營。

南京城西北臨江的地方,城牆向外凸出了一小塊,就這一小塊有儀鳳、鐘阜、金川三座城門,是南京城防最緊要的地方。當年朱棣靖難,李景隆和穀王朱橞就是打開了金川門放入燕軍,導致朱元璋苦心經營的南京城防,在靖難之役中沒有起到絲毫作用。

城北軍營就位於這三座城門之間,能容納幾千人馬。而儀鳳門外有朱天貴搭建的水寨,因此項紹寬禁止百姓從儀鳳門進出,全部改走鐘阜門和金川門。

項紹寬召集開會是因為要商議向江北大營屯糧的事,除了許緯辰,常鎮業、陸希星等人也都要參加。會上的議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大軍要繼續北伐,就必須在江北大營囤積糧草,然後經由運河運輸北上,支持大軍向北進發。

會議先由項紹寬講解屯糧的目的。過去幾年的光複戰爭,都發生在江南富庶地區,軍隊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因地而食,就算短期糧食短缺,也可以很快從鄰近州縣籌集調運。但渡過長江之後進入北方地區,糧食產量明顯下降,就地征糧或者向附近州縣籌糧都更為困難,而且北方地域廣袤,補給線路變得更長。因此,先在江北大營屯糧是非常必要的。

然後,由呂憲華介紹江北防務的情況。自年初克複揚州之後,呂憲華就開始做北伐的準備工作,先是傳檄而定收複了揚州府所轄的通州、海門等地,將南京以下的長江北岸全部占據。然後又派兵向北攻占了運河沿線的幾個縣城,最前沿的兵營已經駐紮到了距離淮安府城不過五十裡的地方。

眼見光複大業進展順利,與會者自然都非常興奮。陸希星便說,今年降水較往年多,夏糧的收成不錯,足以應付百姓的生活和南京的需要,秋糧可以大部分支應北伐。

說到降水多,大家自然又想起了劉國軒趁著大水進攻圖海的計劃。項紹寬說,劉國軒已經開始行動,但戰況如何,目前還沒有收到消息。倒是有一個半好不壞的消息,那就是王屏藩在川南抵擋住了張勇的進攻,貴州暫時是安全的。

會議結束,常鎮業和陸希星先回去研究向江北大營運糧的方案,許緯辰拉著項紹寬,給他介紹揭暄。

揭暄與項紹寬似乎是一見如故,非常投緣。項紹寬問起今後用兵的方向,揭暄認為曆代南方北伐,往往先爭奪襄樊、四川,而後進取關中,但明太祖遣徐達北伐,卻是排雲直上,完全是因為古今形勢變異,關中不再是富裕地區,而沿漕運路線北伐既省力又快捷。如今隻要攻占淮安、徐州,則清軍在中原無以立足了。

項紹寬對揭暄這番言論極為認同,便又問揭暄,若是清帝康熙效仿元順帝,放棄京師逃往東北,則應當如何應對。揭暄連連搖頭,說清帝絕不會這麼做。

揭暄的這個觀點,不但是出乎項紹寬的意料,連許緯辰也感到意外,連忙問為什麼。

揭暄便解釋說,清帝與元帝不同,元帝統治中原,儘用蒙古人、色目人,不與漢人糾纏,一旦在中原失勢,便退往蒙古草原自保,草原上蒙古部落繁盛,漢人一時之間奈何他們不得。而清人自入關以來,多用漢人,連三藩也都是漢人,若是放棄中原退往東北,則漢人必不跟隨,蒙古人也必然叛清自立,滿人八旗不過二十幾萬,這幾年作戰又死傷眾多,已經無法在東北立足自保。滿人崛起之時,是以武力征服女真、蒙古各部,各部並非誠心歸附,若是一旦武力衰竭,必定眾叛親離,牆倒眾人推,倒不如堅守京師,尚有一線生機。

聽完這段解釋,許緯辰和項紹寬都大為歎服。穿越者們費儘心機出使朝鮮,試圖聯絡布爾尼,都是為了防止清帝向關外逃竄,但經過揭暄這麼一分析,顯得毫無必要了。

項紹寬倒是大喜過望,說要請揭暄到軍機處任職,隨時顧問。揭暄表示年事已高,恐怕無法在軍機處效力,情願在欽天監研究天文曆法。說完便掏出兩本書,說是自己多年研究兵法的心得,送給項紹寬。

項紹寬接過來一看,書的封麵上分彆寫著《揭子兵法》和《揭子戰書》,大笑起來,說一定要用心拜讀。

揭暄也非常高興,起身告辭。許緯辰和項紹寬一起送到軍營外,請揭暄登上馬車,送回欽天監。

送走了揭暄,項紹寬忽然說道,能不能利用這些數學人才,建立一套完善的情報係統,以供參謀室決策之用。許緯辰馬上表示讚同,並且說,其實中書內閣治國,也需要情報係統的數據作為決策的理據。

“我想,在軍機處增設一個部門,就叫’軍機處統計局’,簡稱軍統。”項紹寬不無得意地說道。

“嗯嗯。”許緯辰連連點頭,“那我這裡就叫’中書省統計局’好了,簡稱中統。”


最新小说: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 追光的霧 影視世界逆襲的炮灰 祖國分配對象後躺贏了[七零簽到] 無上大道 被吃絕戶?侯門主母重生殺瘋了 揚她骨灰後,瘋批帝王一夜白頭 表小姐今天也不想做皇後 侯府奶娘靠功德係統卷成大秦第一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