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哦?諒山大捷?”朱慈炤聽到毛淵明說前線報捷,不禁有些喜笑顏開。
“陛下,具體的戰報已經寫成節略呈上,陛下可以親自閱看。”毛淵明知道,朱慈炤對在安南開疆拓土並無太大的興趣,但他對被郭壯圖挾持到雲南的吳世璠十分緊張。如今天下粗定,唯一能夠有號召力的叛逆者就是吳世璠,朱慈炤最在意的顯然是“溯紅河而上攻取雲南”的計劃。
“好,好。朕一會兒就看。”
“還有,招討大將軍送來的奏報,為有功將士請賞,為陣亡將士請恤。”
“毛先生可以依例照準,加恩給予。”朱慈炤滿臉笑容地說道。
“陛下,征南將軍曾養性也送來戰報,說大軍已經安然到達高平府,兵不血刃占領高平府四縣之地,周遭莫氏故舊紛紛來投,已經聚集了一萬餘人。按照招討大將軍的計劃,曾養性將在十天之後進軍太原鎮,並且聯絡宣光鎮的裒(讀作保)主武公俊,許以裂土封疆,讓他臣服莫氏。”
“太原鎮?”朱慈炤聽完覺得有些奇怪,“安南也有太原嗎?”
“安南一向視中原為上國,處處效仿,國中地名自然也有抄襲中原的。”
“原來如此。”朱慈炤想了想又問道,“那洪磊都督那裡有沒有消息?”
毛淵明搖了搖頭“尚且還沒有。從廣南到南京海途遙遠,如果不順風的話,反而不如廣西的八百裡加急來得快,不過招討大將軍應該會和洪都督保持聯係的。”
“好吧。這些事情朕知道了,毛先生看著辦就是了。朕還要去後宮看望小公主,毛先生你去忙吧。”朱慈炤說著,站起身來。
毛淵明知道靜貴人前不久剛剛給皇帝生了一位小公主,朱慈炤現在是心不在焉,於是趕緊告辭,轉身從養心殿出來,直奔武英殿。
結束了和日本人的談判,許緯辰和薑承誌回到了武英殿的後殿,和常鎮業等人一起辦公。毛淵明踏進後殿,隻見眾人都低著頭忙忙碌碌。
“忙什麼呢?”毛淵明笑嗬嗬地問道。
薑承誌抬起頭看了看毛淵明,又指了指手上的文件“給這份文件作最後的檢查校對。如果沒問題,就要刊行發布了。”
“哪一份?”
“就是這份最重要的《明定國本上諭》,我們稱之為《關於洪武以來大明若乾曆史問題的決議》。”
“啊,這事情重要。”毛淵明拉了一把椅子,在薑承誌身邊坐下,又問道,“複核得怎麼樣了?”
“都差不多了。”薑承誌拿過一張紙,遞到了毛淵明的麵前,“這是目錄頁,你可以看一下。總共四十八頁,分五章。第一章是重申奉天靖難的必要性和正當性,取消弘光朝對朱標、朱允炆父子的追諡。”
“啊,我記得半年前開谘議局會議的時候,這件事吵得特彆厲害。”毛淵明回想了一下當時的情形,“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都激烈要求承認朱標和朱允炆的正統地位。”
“但這真的是不行,純屬書生之見。”常鎮業在旁邊插話道,“奉天靖難是成祖一係皇帝合法性的來源,怎麼能隨便破壞,即使現在的皇帝也不可能同意。”
“當時我就是這麼說的,王夫之還激烈地反對,說朱標和朱允炆是仁慈之君,不應該被遺忘。”毛淵明越說越搖頭,“他們兩個要是被追尊了,麻煩就大了。”
“所以嘛,我們乾脆直接提了第二條,把南明諸帝的帝號統統取消。”薑承誌說道,“崇禎之後到現在,天下紛紛,明朝宗室自稱天子、監國的有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鍵、朱聿鐭(實為左金右粵,此字打不出)兄弟、桂王朱由榔、魯王朱以海等人,鄭成功也曾擁立淮王朱常清為監國。”
常鎮業接著說道“朱標死在了朱元璋之前,沒有當上皇帝,朱允炆即位之後追諡他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後,取消了朱標’興宗’的廟號,仍稱懿文太子,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之後,又恢複了’興宗’的廟號,還給朱允炆上廟號為惠宗。”
“所以我們用釜底抽薪之法,把南明諸帝的帝號統統取消。”毛淵明說起這個方案,有些不無得意,“本來,隻需要以降清為名,取消福王朱由崧的帝號,但後來一想,當今皇帝是崇禎的親兒子,如果在崇禎和定永之間插進若乾個皇帝,那麼帝係轉移就太過複雜,不如統統取消。”
薑承誌也笑了起來“福王朱由崧節操不佳,在南京偏安之時就荒謬不已,國難當頭的時候還廣選秀女,任用奸佞,遺老遺少們對他也沒什麼好印象。相比之下,唐王兄弟、桂王朱由榔都死於國難,本來還是可以考慮保留的。”
“但是還是不行。”常鎮業也搖頭說道,“桂王朱由榔好歹還是萬曆皇帝的子孫,唐王兄弟若是被承認,就涉及到追尊若乾個唐王先祖,簡直麻煩透頂。所以最後的決定是,將唐王朱聿鍵、桂王朱由榔定性為監國,以甲申之後的1645年為監國隆武元年,兩年之後的1647年為監國永曆元年,永曆十六年1662年則是桂王監國的最後一年,從1663年開始到1674年的十二年,重新定義為潮王鄭經監國,即以東寧為年號,稱監國東寧元年至十二年,1675年起就是定永紀年了。”
毛淵明點了點頭“那幫老先生們雖然不滿意,但恰恰是這個方案最符合當今皇帝的心意,這樣免得在他和他父親之間出現彆的皇帝。皇帝親自點頭了,他們自然也不好再說什麼。”
“是啊,鄭氏舊臣們也喜歡這個方案,鄭經的地位被抬到了和朱聿鍵、朱由榔一樣,當然高興啦。”薑承誌悠悠地說道。
毛淵明拿著目錄頁繼續看了看,說道“第三章是重新梳理明朝諸帝的繼承關係,追諡代宗朱祁鈺,以憲宗朱見深兼祧代宗。第四章是正式明確大明宗室地位,以成祖子孫為宗室,以太祖其他兒子的後裔為太祖宗室,撤銷靖江王一係,除東渡東寧的宗室外,不再承認其他人的宗室地位。”
“這些政策兩年多前就已經開始實施了,在這份詔諭裡明確重申一下。”許緯辰抬頭說道。
“第五章是關於舊有爵位的處理意見。從洪武至今,朝廷冊封的各種爵位太多,尤其是甲申之後,封爵泛濫,必須清理整頓。”薑承誌繼續介紹道,“從洪武年間到崇禎十七年之前所封爵位,稱為正爵,凡無在世子孫者爵除,有子孫者降一等承襲,降清者再降一等,魏國公徐達子孫就在此列,降為一等伯爵。”
“唉,連徐達的子孫都會降清,看來爵位對忠誠度也沒什麼意義。”
薑承誌微微一笑,沒有評價毛淵明的感慨,繼續說道“以監國隆武元年至監國東寧十二年間的封爵為閏爵,總計有四百六十七位,凡問罪伏誅者、降清者爵除,未降清者除抵達東寧者外,降二等落實,有子孫者給予世襲,子孫降清者再降一等世襲,無子孫者爵除。抵達東寧者,加一等追諡,原等世襲,無子孫者爵除。”
“啊,那這個方案也非常偏向於鄭氏諸將啊。”
“沒錯,不過能享受這個標準的人並不多,整個東寧除了鄭氏自己,也就隻有洪磊、甘孟煜、張日曜等七人承襲一侯六伯,其他人都是無子爵除。”
“唉,沒有子孫還是悲慘,都沒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許緯辰忽然感慨道。
“咦,老許你怎麼突然這麼唏噓啊?”
“紹寬送來的那個錦囊,提到那個苗雋午,臨死還惦記著我說過’集齊三麵功牌就讓他見兒子’。林櫻跟我說,之前把他的妻兒安置在許纘曾家裡,兒子一歲多的時候得了天花死了,妻子章金芫沒多久也傷心過度,染病去世了。我問起林櫻才告訴我。”
“啊?”
“人呢,就是這樣。”許緯辰一邊搖著頭,一邊說道,“我還幻想他立功受獎凱旋歸來,一家團聚呢,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