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陛下,請登船吧。”毛淵明站在儀鳳門碼頭上巨大的龍船邊,恭恭敬敬地等著皇帝登船。
所謂龍船,並非端午節競速的龍舟,而是一艘雕龍畫鳳裝飾精美的畫舫,船體寬闊,船艙上下兩層,有大小房間十餘間,還有吃飯娛樂的花廳。比起當初從餘姚縣把朱慈炤一家接到杭州的官船,又不知豪華舒適了多少倍。
皇帝朱慈炤看上去極為高興,吩咐王孝義先攙著皇後登船,然後自己緊緊攥著朱和?的手,踏著寬闊的跳板上船。朱和?已經九歲了,有著一個小男孩應有的調皮,興高采烈,東張西望。
皇帝上船,幾個小太監和宮女也跟著上了船。六名錦衣衛的衛士最後上船,水手收起了跳板。長號一聲響,畫舫解開纜繩,緩緩地離開岸邊。
毛淵明和薑承誌等人,將會乘坐另一艘大型畫舫,雖然不如龍船豪華氣派,但也相當舒適。
許緯辰握著毛淵明的手問道“大官人,還有什麼需要交代的嗎?”
毛淵明答道“南京的事情就由你負責了。彆的沒什麼,就一件事,彆動我織造府裡的那些東西,我過一年就要回來的。”
“哈哈哈哈。”陸希星在旁邊大笑了起來,“你不用擔心你那些’寶貝’,我們會替你看著的,丟不了。”
毛淵明直搖頭“唉,你們覺不覺得?現在要搞到什麼東西太難了,沒有網購,沒有快遞。我那點收集品,全都是從西洋和南洋商人那裡買來的。雖然不算貴,可是收集起來太困難了。”
“是啊。那不就等著我們去建設一個現代化的世界嘛。”陸希星繼續戲謔著說道,“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目的,上天為什麼要安排我們穿……”
“穿衣服咩。”李書同趕緊打斷了陸希星的話。穿越後的時間已經長達十二年,大家說話都不再像一開始那麼謹慎了,而且因為身份地位的緣故,精神上也有些鬆懈。不過李書同還是覺得不應該在公開的場合談論這個問題。
“啊啊。”陸希星發現自己失言,自嘲地笑了笑。
許緯辰沉吟了一會兒,小聲說道“說起這事,我倒有一句話想說。你們看李芊、趙羋蘭她們,真的還是十七、八歲的樣子。十二年過去,一點也沒變。”
“……”
眾人都沒有立刻接這句話,因為穿越者們沒有衰老這件事,現在不但自己知道,連外人都有些看出端倪了。
毛淵明想了半天,才說道“前一陣子皇帝問我,為什麼我和鮑婧看上去一直沒變,我隻能含糊其辭,說每天都見麵,看不出來。不料皇帝還追問,說有些宮女、太監也這麼覺得。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就隻能用話岔開。”
“不管怎麼樣。我們不生病,不衰老似乎是個現實。那想法也就需要調整一下。”許緯辰忽然變得有些嚴肅。
“怎麼調整?”
“假如我們能一直活下去,或者至少非常長壽——比如一百多二百年的樣子,那麼我們就有很長的時間來施展我們的抱負。我們的計劃就可以不必急於一時,而是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製定。”
“這話是沒錯,可有什麼區彆嗎?”毛淵明皺著眉頭問道。
“說實話,我自己一時也想不清楚,不過有一點,需要現在就開始做。”
“什麼?”
“我預計,就算我們的壽命很長,記憶力也不是無限的,人很難記住一百年以來所有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對現代社會的記憶,以及我們原有的知識,肯定也會慢慢遺忘。”
“這事情我們一開始就考慮過啊。”陸希星說道,“我們不是組織大家寫書,把所有的知識和記憶儘可能地寫下來嗎?”
許緯辰輕輕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是,但是還不夠,要再儘量多地把我們所有的知識都寫下來。還有,我們想要做什麼,計劃怎麼做,之前做過什麼,和什麼人建立了什麼關係,等等,都要詳細寫下來,否則慢慢總會淡忘的。要做到一百年後不忘初心,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也有道理。”毛淵明覺得許緯辰說得不錯,“可現在大家都在忙各種事情,寫書的時間反而少了。”
“不急,我們現在還年輕,記憶力還沒衰退,總是來得及的。”薑承誌安慰道。
“嗯,等安南之戰結束了,大家回到京城聚一聚,開會商量一下接下去怎麼做。最重要的是,把大量的庶務工作分派出去,給官員們去做,省下時間來寫材料。”毛淵明說道。
“是啊,我也正有此意。”陸希星馬上接著說道,“你看,現在大軍在安南打仗,我們需要自己在南京掌握兵員補充和糧食運輸的工作,不敢輕易假手於人,畢竟天下未定,彆人不要說造反了,就算工作疏忽一點,造成巨大的損失,我們也承受不起。”
許緯辰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道“這事我也想過了,有些政務方麵的舉措,可以從浙江開始試點實施,如果能夠成功,會省下我們很多的精力。浙江是我們占據時間最久的省,我們最為熟悉,百姓對我們的支持率也最高。前一陣子鬨割讓五府的事,結果五府百姓捐款贖回的積極性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高,原計劃募集一百萬兩,最後募到了一百二十多萬兩。”
“哈哈,你還說呢。你那個割讓五府的計劃,嚇得多少百姓離鄉背井棄家逃跑,就是為了不當日本人。回頭還讓人家出了那麼多錢。”毛淵明對割讓五府的事情,始終有些後怕。
“唉,那都是無奈之舉嘛。”許緯辰搖了搖頭,“我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斷地根據日本人的態度來調整策略,沒有一步到位的辦法。五府的老百姓是受了些苦,我們就要更好地改革浙江的政務,讓老百姓將來能過得好一點。”
“所以你特地讓明珠擔任巡撫?”常鎮業對這個問題已經糾結了很久,趁許緯辰說到這裡,馬上提了出來。
許緯辰點了點頭“是啊。浙江改革的難處在於,朝廷裡浙江籍的官員太多了,我們又太依賴浙江的稅賦。既不得罪人,又能實現改製的辦法隻有一個,就是找能乾的滿人來當浙江巡撫,政令讓他去推進,得罪人的話,反正他是個滿人。”
常鎮業看來接受了這個解釋,說道“或許確實隻有這樣,換其他任何人去當浙江巡撫,不用彆人,光是黃宗羲和他的門人弟子就能把大家噴死了。”
眾人正說著,一個錦衣衛軍官走了過來,說道“各位委員,時辰已到,請登船出發。”
“好吧,時間不早了,我們要走了。總之,你們保重。現在漕運順暢了,多來信多聯絡。”毛淵明說完,和送行的眾人拱手告彆。
許緯辰、陸希星和潘興等人站在岸邊,看著毛淵明等一眾人登上兩艘畫舫。這一次因為皇帝正式回京,所以一同前去京城的穿越者多達十五人,雲姨夫婦、馬醫生乃至主管皇宮衛隊的韓鵬都隨同啟程。
同樣是長號一聲響,兩艘畫舫也離開碼頭駛向江中。
毛淵明站在船尾,向岸上的眾人揮手告彆,直到船駛出幾百丈遠,岸上的人漸漸變成小黑點,才回到艙裡。
“快坐下吧,先吃點點心,天黑之前就能到揚州了,晚飯可以在揚州吃。”雲姨熱情洋溢地招呼大家。
毛淵明顯然有些心不在焉,喝了一口茶,便問旁邊的常鎮業“南京隻剩這麼點人了,又要處理政務,又要支援安南那邊的戰爭,行嗎?”
“行不行都要試試。”常鎮業答道,“畢竟京城確實需要皇帝的存在。蒙古王公要求朝覲,都說了一年多了,再不讓他們見到皇帝,他們說不定就要自己重建大元了。”
“那不挺好,我們重建大明,他們重建大元,大家一起開曆史倒車。”
“哈哈哈哈……”
李書同一句笑話,把船艙裡所有的人都逗樂了,一時間充滿了歡快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