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劍!
“什麼結善緣,不外乎要點銀錢罷了,誰知你是哪裡的和尚。”
韓老頭抽了一陣水煙,噴了一口雲霧說道“進來吧,走近些我問你。”
元龍和尚又在胸前打了一個問訊道“阿彌陀佛,貧僧告進!”
元龍抬起腳來到階簷前,韓老頭斜眼瞟了元龍一眼,又繼續飽吸了一袋水煙,甕聲甕氣地問道“小和尚,你從哪裡來,找我作什麼?”
元龍大聲說道“貧僧從濠州皇覺寺來,不遠千裡到貴莊,隻因我寺自唐初建寺以來,年久失修,準備重修廟宇,再塑神像,貧僧遠聞韓老爺是豫西善人,家財萬貫,樂善好施,特前來想與韓老爺結個善緣,請韓老爺施舍些銀兩與我佛,佛祖會保佑韓老爺身體健康,百年長壽,財流廣進。”
“哦,沒想到我的善名還傳到淮西去了。那麼,你的功德簿呢?”
元龍和尚從腰間布袋裡掏出功德簿遞到韓老頭手中,韓老頭煞有介事地翻了一通,說道“你們收的功德不少嘛。一次要交多少錢才算功德?”
“一錢銀以下算布施,一錢銀至一兩的算小功德,一兩至十兩算中功德,十兩以上算大功德,中功德起不但要上功德簿,還得上紅布榜公布。還有出特大功德的,一次出一千兩銀,大有人在。”元龍和尚說道。
韓老頭聽了,皺著眉頭說道“今年我們這裡遭受了特大旱災,糧食顆粒無收,我的日子也很艱難哪,我本想出個大功德,但我拿不出這麼多銀子,我看功德就免了吧,布施出個小的,等來年收成好了再出個大的,布施最小是多少?”
“十文錢。”元龍回答道。
“那就出十文錢,今年先意思意思,明年出個特大布施。”韓老頭轉過身對管家說道“管家,你先給我墊上,回頭我再還你。就十文錢,不能再多了。”
管家走上前,掏出十文錢放在元龍手中,元龍和尚正準備把銅錢放入袋中,韓老頭忙說“慢,再數一下,好像是十一文錢。”
元龍聽了,心裡又好氣又好笑,重新攤開手,伸到韓老頭眼前說道“韓‘善’人,你看清楚一、二、三……十文,不多不少,剛好十文,我和尚沒有多收你一文錢。”
元龍把十文錢放入袋中,口中念道“天靈靈,地靈靈,和尚我收到韓‘善’人布施共十文,請佛祖顯十文錢的靈。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周圍的人聽了都掩嘴笑起來。元龍和尚又對韓老頭說道“韓老爺,貧僧從千裡之外來到貴莊,連午飯都沒吃,貧僧想向韓老爺化一頓齋飯可以嗎?”
韓老爺皺著眉頭說道“這年頭哪有剩飯剩菜留給和尚?好吧,看在菩薩的份上,譚嫂,好像廚房的瓦罐裡還有些冷飯,就倒給他吧!”
“老爺,”譚嫂說道,“那是狗食,怎麼能給人吃呢?”
“你不懂嗎,沒有放在地上人就可以吃,不能浪費,隻能給他一小碗。”韓老爺說道。
譚大嫂看了一下元龍和尚“小師父,請跟我來吧!”
元龍和尚謝道“善哉善哉,謝謝女施主。”
元龍跟著譚大嫂來到廚房,譚大嫂罵道“真他娘的摳,把人不當人,真是罪過,得罪佛祖爺。罐裡的剩飯早餿了,連狗也不吃,卻拿去齋和尚,真是摳到家了,十文錢出布施,還數幾遍,讓人笑掉大牙。來,小師父先幫我寫人功德。”
大嫂從腰裡掏出兩錢銀子和一百文銅錢遞給元龍說道“小師父,我隻有這麼點銀子,請幫我先寫個功德吧!”
元龍和尚拿出功德簿,放在桌子上,問明姓氏,就提筆在功德簿上寫道“河南息縣譚翠花功德銀二錢又銅錢一百文(傾其所有)”
元龍對譚大嫂說道“譚大嫂,你這二錢銀子比韓老狗交五千兩銀子功德還大,因為你是真心真意地拿出腰間的所有積蓄,所以功德很大,願佛祖保佑你這好心人全家身體健康,長齡百歲,全家無災無難,你才真正是大善人。你們那個韓老爺是個狗屁!”
譚大嫂聽了十分高興,她也接著說“他家的糧食多得很,那個筲箕有的是冷飯,晚飯誰也不願吃,還不是倒掉,佃戶們好多都沒飯吃,冷飯你一下倒走都可以,不夠蒸籠裡還有饅頭,隨便拿,現官不如現管,這裡我說了算。缸裡還剩有菜、肉,你也可以拿,裝好了走後門出去,彆走大門,人多眼雜。”
元龍一看剩飯足可以夠四個人吃,他趕快對譚大嫂說“大嫂,實話對你說罷,我還有三個師兄在路邊上等我,能不能這點飯一起施舍給我,他們都餓得走不動了。”
“可以。你一下倒去吧!來,這裡有個提籃,你把飯倒在提籃裡提走吧,再拿些饅頭和菜去。真是‘家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這句話一點都不假的。這個韓老爺,家中穀子麥子十多倉,往年的陳穀陳麥有的是,爛了往河裡倒,都舍不得給佃戶吃,對佃戶刻薄得狠,他家的八條狗連白米飯都不吃,非得要拌上肉、油湯,這些畜生比人都吃得好!真是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