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霞公主聽得來入了迷,她咽了一下口水說道:“曲大人,聽你這麼一講,我都想吃王大娘做的麵塊了。”雲霞公主轉過頭去對羊玉說道:“羊玉姐,我聽說你們家鄉經常吃土豆麵塊,你一定會作豌豆麵塊了,不如你今天中午來露一手,也作一頓豌豆麵塊來讓我們幾人開一頓洋葷,好嗎?”
羊玉麵有難色,公主抓住羊玉的手說:“姐,你今天中午就勞一下駕,作些豌豆麵塊我們大家吃,好嗎?”
“公主這是我們那些山民、下裡巴人用來充饑之物,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這要是做出來不好吃,敗了皇後和公主的胃口,叫我如何擔戴得起?”
皇後這時正由一個宮女服侍捶後背,她聽了笑著說道:“羊玉呀,沒有那麼嚴重,一歺飯嘛,好吃多吃些,不好吃少吃些,哪有什麼敗胃口之說?再說,我們都是窮苦人出身,什麼苦我們沒有嘗過?什麼粗茶淡飯我們沒吃過?現在生活好了,天天大魚大肉,海參燕窩,人參熊掌看到都煩了,今天中午就在我們的小廚房裡,作一歺有家鄉風味的小吃,不吃禦膳房裡的東西,午歺就由羊玉主廚,由柴燁當羊玉的助手。羊玉,你就放心大膽作吧,我支持你。”
雲霞公主也說:“姐,我也支持你,我也去學學怎樣做麵塊。”羊玉、雲霞、柴燁三人就一起離開正宮到小廚房去了,皇後看著雲霞和羊玉親昵的樣子,心中十分高興。因為他發現羊玉不但知書識理,而且脾氣好,善解人意,也聰明能乾。雲霞正需要這種人來管家。
曲大人見三人走遠了,就回頭來對皇後說道:“皇後,我有這樣一個想法,不知合適與否。”
皇後對捶背小宮女說道:“哀家不捶了,你也去幫忙吧!”
小宮女答應一聲“哎!”就走了。皇後理了一下衣襟,說道:“你說吧,曲愛卿。”
曲亦正說道:“臣看,公主和羊玉的關係不錯,乾脆由公主把羊玉直接接回府去,因為她是楊府的第一夫人,住進去誰也不會有話說,再由皇上下一道聖旨,楊達就不會有意見,等他意識慢慢恢複,就會破鏡重園了。”
皇後聽了,笑了笑說道:“怎麼啦,曲大人,打白旗啦?沒信心了是不是?你說的辦法乃下下之策,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這裡麵牽涉一段楊達和羊玉夫妻感情的問題,這段感情不是不存在,是楊達喪失記憶,如果楊達記憶恢複,這段感情就自然回來,如果我們硬性把她們拽在一起,楊達會不認帳的,這對羊玉是最大的傷害,今後即使楊達病愈,也會給二人的關係帶來難以癒合的裂痕。目前最好不要急於求成,還是按我們已定方針辦的為好。千方百計讓楊達記憶恢複,他會用八抬大轎把羊玉抬進楊府,光冕堂煌地作她的第一夫人,這樣一方麵平息社會輿論,另一方麵也顯出我大明朝廷和大理寺的辦事能力,都疏了個光光頭,何樂而不為?”
曲亦正聽了皇後這番話,心中升起崇高的敬意。他說道:“我己按上次說的方案,在太平的西北方向,我們選定了一個地方,來建造一個和他老屋相仿的幾座房,改天我來接羊玉去看一下,合格了再把他也接去住幾天,看有什麼效果再說。不行,再想法回老家去住一年也可以考慮。”
說話間,小廚房裡傳來吃午飯的叫聲,同時傳來值班宮女的喊聲:“皇上回宮了!”
皇後和曲大人都站身來恭迎皇上,皇上走進客廳,曲大人忙跪下,口稱:“臣曲亦正叩見皇上萬歲萬萬歲!”
皇上一見曲亦正,忙說道:“嗬,曲愛卿,快平身,剛才劉伯溫先生在到處找你,快去吧,他在大殿外等你。”
皇後說道:“現在是吃飯的時候了,吃了飯再去吧!”
曲亦正忙彎腰告辭而去。皇上見曲亦正走了,就問皇後道:“曲老夫子找你乾什麼?”
“乾什麼?還不是為了我們的寶貝女兒和女婿的事,女兒出嫁時我就覺得有些不妥,現在好了,他的夫人來了,這小子在失意後,偏偏認不到他的原配夫人,她一氣之下把他吿到大理寺,我才把她接進宮來,給她講明真相,作她的慰撫工作。”馬皇後說道。
皇上坐在椅上,眯著眼睛望著皇後說道:“聽說你都收她為乾女兒了,問題不是已經解決了嗎?”
“哪有那麼容易的事?現在才剛開始,我費了很多口舌,終於打消了她的顧慮。要命的是這呆子現在還不認她為妻子,弄得她有家難回。”
皇上不以為然地說:“這好辦,朕下一道聖旨,叫楊達認她作第一夫人就是了。”
“那怎麼成,這是夫妻兩人間的事,聖旨起不了什麼作用,現在關鍵是要喚醒楊達記憶,讓他夫妻和好如初,羊玉才能體麵回家。”皇後說道。
皇上想了一下,點點頭說道:“是這個道理,你想得很周到。朕問你,你的乾女兒人品怎麼樣?”
“人品還不錯,”皇後說道,“知書達理,善解人意,脾氣很好,也很能乾,和雲霞相處也很融洽。”“你把你的乾女兒說得這麼好,有什麼證據?該不是你這個乾娘偏愛吧?”皇上笑著說。
皇後聽了也笑著說:“有證據,我馬秀英說話辦事向來講證據,從不‘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我現在是‘有書為證’。”
皇後轉過身去,在旁邊一個立櫃抽屜裡,拿出幾張紙和一個本子說道:“皇上,你看一下,這是羊玉在大理寺大堂上的狀紙和供詞,字字句句很含蓄,很會顧及皇家的體麵和影響,既把事情講清楚,又不牽涉他人。妙就妙在,她回答曲亦正的問話,全用唐詩的詩句,先寫在紙條上,說明她很會揣摩曲大人的心理狀態。這還不證明她的聰明嗎?用謎語詩來比喻自身的遭遇,這種狀紙,恐怕皇上也少見。”
皇上接過狀紙,低聲念道:“少時青青老來黃,千捶萬打結成雙,雙雙連成同心結,也被旁人說短長、……好,好個詩謎,比喻生動、形像、確切,這種狀紙確實不多見,有才氣。字也寫得不錯,典型的仿蘇體。隻是帶幾分女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