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出門前她娘叮囑她少說話多做事,她懂。
小娘子說話柔柔脆脆的,聲音很好聽,是她聽過最好聽的說話聲了,定然是個好人,她讓自己做什麼就做什麼吧。
張曉瑛讓衛五六去給四個孩子一人買一身衣服,他們都應該好好洗一洗,隻是把他們安置在哪裡才行呢?
安樂堂肯定不行,這裡又不是慈善機構收容所,外祖父家也不可以,自己都算是寄住,沒道理還往家裡領人。
隻能在附近租個小院子了,靈秀表姐也會來,那就都需要住處。
這事也得衛五六去辦,她自己可沒時間,晚點還有幾個傷患過來。
交代給了衛五六,又讓蕭十二告訴羅娘子做好術前準備,她自己領著三個孩子去見奚三娘。
娘幾個見了麵,奚三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抱著孩子眼淚直流,三個孩子大的抱著親娘號啕大哭,兩個小的反而懵懵懂懂,隻知道死死黏在奚三娘身上。
哭了好一陣,奚三娘才問道“你見過你姐嗎?可知曉她在哪?”
奚三娘夫家姓周,女孩子生下來就是丫頭,因此也是大丫二丫地叫著。
周二丫哭得更凶了,她畢竟隻是個七歲的孩子“大丫姐說娘要被砍頭了,她得逃出去安葬好娘,不能讓娘被野狗吃了,她就趁他們睡熟了半夜跑了。”
原來是奚三娘毒殺親夫案傳到了伎館裡,她們姐妹倆也聽說了,小小的孩子除了害怕絕望,還不忍自己的親娘被野狗分屍葬身狗腹,卻忘了自己一個孤身小娘子會麵臨什麼樣的危險。
這麼一來,找到周大丫的希望就很渺茫了,在現代社會資訊那麼發達的情況下,孩子走失仍然是個社會難題,更不用說古代這種一封信要寄一兩個月才到的時代了。
目前來說,隻能寄希望於周大丫自己找過來,她被賣掉時畢竟已經九歲,如果能一直活著,又是想安葬母親,就會想法子來找自己親娘,隻是她還得提防伎館的人抓她回去。
唉!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
張曉瑛又到隔壁看嚴明昊和呂木揚,這兩人精神比剛來時好多了,這會都坐在桌案前寫字。
嚴明昊在給張曉瑛做項目預算,張曉瑛拿起一頁看了一下,發現嚴明昊每算出一個數字花費的紙張太多了,她現在樣樣都要錢,紙張這麼貴,頓時就心疼了。
看到桌上擺著的長長短短的棍子,張曉瑛想起來了,這個朝代還在使用算籌,連號稱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算盤都還沒有推廣應用。
算籌曆史上曾經給我國的數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祖衝之便是利用算籌計算出了圓周率的大致範圍,這一結果比西方要早一千年之久。
後來,到了唐宋以後,其中一些籌算方法還被編成了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訣,這些籌算的口訣對珠算的發明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隨著明朝時算盤的推廣應用,算籌慢慢被取代,珠算被傳播到世界各國,推進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
一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算盤都是財會人員必不可少的計算工具,珠算能力是財務人員的必備技能。
後來電腦記賬普及了,但是通過算盤和珠算還發展出了珠心算,許多家長都熱衷於把孩子送去學習,張曉瑛也是那些孩子之一。
而阿拉伯數字,雖然十三、十四世紀已經傳入我國,但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得到了全麵推廣使用。
數學幾乎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即使是科舉考試也要考察官員的計算能力,張曉瑛覺得繼《十萬個為什麼物理篇》以後,她要編的教科書又多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