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靖以前不喜這些應酬,但也不知為何,自從認識張小娘子以後他倒也不再排斥此類活動。
衛五一把手中禮盒遞給楊承州身邊的家人,楊承州卻親自接過,口中說道“將軍能賞光前來已是最大的臉麵,哪裡還需帶上禮物。”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衛靖淡然道。
“不敢不敢,衛將軍快請進屋上座。”楊承州殷勤地在前引路。
衛靖是第二次到的楊府,此時看到原本寬闊的土司府擺滿了酒席,四處都聚著身穿不同服飾的人們圍坐一處,有男有女,並不分桌。
看到他們進來,人們紛紛看過來,又都與楊大公子打著招呼,似乎還開著玩笑,但他們說的是本地夷人語,衛靖他們完全聽不懂。
聽不懂沒關係,隻看那些人熱烈的笑,臉上都掛著歡喜的笑容,總歸都是善意的玩笑。
楊大公子似乎笑罵了一句,又對著衛靖道歉“山野村夫,不通禮數,還望將軍勿與他們一般見識。”
“無妨,我亦聽不懂他們說的何事。”衛靖說道。
楊大公子似乎有些尷尬,但很快就笑道“聽不懂也好,隻是說些山野裡俚語。”
幾人很快就到了宴會主場,有人高聲稟報“衛五將軍到!”
聲音洪亮,倒有些軍中做派。
所有人都站起來,中間主座上一位五十多歲的男人快步迎過來,一邊行禮一邊說道“老頭子我就知將軍定不會忘了我的生辰,來,快快入座。”
“衛靖祝楊老爺子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衛靖還禮口中祝壽。
此人便是楊承州父親,這一代的楊氏族長楊秉坤。
“托將軍吉言,老頭子我有福了。”楊秉坤哈哈大笑,四周人也都符合著笑起來,氣氛顯得親近又熱烈。
眾人重新入座,衛靖就坐在楊秉坤右邊下首,楊承州又坐在他的下首,楊秉坤左邊下首坐著黔中知州呂守業,呂守業下首是一名四十多歲的夷人男子,應是此地最大的夷人部落荊蒙部的首領。
衛靖不動聲色掃視了一眼場內,在主場入座的人中完全著漢人服飾的不足三成,多是半夷半漢打扮,亦有超過三成為夷人打扮。
楊秉坤吩咐開席,酒菜流水似的送到各人桌前,呂守業站起來代表來客向楊秉坤說了祝壽敬酒的話語,楊秉坤也忙站起身聽著,兩人互相拍馬讚頌了一輪,總算可以開吃了。
其實也沒能好好吃上幾口,各人輪流向楊秉坤敬酒祝壽,衛靖也沒有免俗,所有人都向楊秉坤敬過了一輪酒後,蘆笙響起來了。
據衛豫所講,黔中幾乎所有夷人男子都會吹奏蘆笙,蘆笙在所有節慶場合都不可缺席,人們往往邊吹邊舞,如癡如醉,且蘆笙有大有小,小的僅為一掌寬一尺餘長,大的卻長及半丈餘。
衛靖看向那吹奏蘆笙的幾人,隻見是六名精壯夷人青年男子,裸身披著黑布褂子,下身著緊窄長褲,一條短裙不及膝蓋,赤著雙足邊吹邊跳。
接著是一陣悠揚歌聲響起,衛靖突然聽聞先是一怔,後來想起四哥說過夷人男女有對歌傳統,也是幾人一起合唱,跟安平那動不動就要幾十上百人的合唱很是不同,於是微微笑了一下。
卻見唱歌的是十來名衣裙鮮亮的少女,她們裸著雙臂和膝蓋以下的小腿,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樣物件邊唱邊跳,衛靖覺得新鮮,目光也被吸引了過去。
然而接下來這群少女的舉動卻讓衛靖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