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瑛說道。
胡娘子也好多天沒見兒子了,看到嚴明昊回家也很開心。
還沒到開飯時間,張曉瑛請嚴明昊到張德源書房,把機床的資料拿給他說道“蒸汽機的事情責任在我,是我考慮不周,我在兵器工坊提到的削碗機的名稱叫機床,意思是生產機器的機器,這是有關的資料,你慢慢看,彆著急。”
“小張大夫不用自責,您不在現場,主要怪我沒想到。”嚴明昊說道。
“你沒想到很正常,這些東西本身就需要積累,你接觸這個行業還不到四個月,已經很了不起了。”張曉瑛說道。
“怎麼啦?”張德源問道,這倆孩子看來是遇到問題。
“爹,蒸汽機打製好了,但是用不了,我找到問題了,主要是因為沒有使用機床。”張曉瑛說道。
“貝貝,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工業化首先需要大量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才,就算你把機床做出來了,卻找不到會使用這些機床的人,許多事情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張德源提醒閨女。
“太不容易了啊!”張曉瑛一下子趴在桌子上。
“萬裡長征總要邁出第一步,你跟哥哥不是已經開辦了錦琿學堂了嗎?就在京城辦一個錦琿夜校,我給你們做名譽校長。”張德源提議。
他成長的時代年輕人下了班後就到各種夜校補習提升自我,許多人通過這個學習的途徑,甚至從僅有初中學曆的工人一路考試,取得了高中大專學曆後又考取了研究生,最後成了大學教授的也不在少數。
“真的?”張曉瑛眼前一亮。
“當然是真的,不過你這個夜校彆想著能掙錢,隻怕還得倒貼不少銀子。”張德源說道。
“最好可以爭取國家補貼。”張曉瑛也不願貼錢賺吆喝,主要是她的錢也不是那麼多啊!
“先辦起來吧!國家現在也沒錢,先解決場地問題,老師我可以先頂上,明昊也可以,邊教邊學進步才快。”張德源說道。
“我聽您的。”嚴明昊微笑答道。
“我也可以當老師。”張曉瑛說道。
“你事情多,再說吧。”張德源說道。
他心裡雖然不在意閨女拋頭露麵,但是會心疼孩子。
今明兩天是難得的休閒時光,後園子的莊稼們也打理清楚了,地裡的草都有衛國公府的護衛們沒事時就去拔掉,大夥心裡都很好奇這些名字奇怪的莊稼長的什麼樣,每日都去澆水拔草順便看看開的啥花結的啥果,澆水過程也甚有意思。
張德源打發張大有去小湯山的莊子負責開荒,直接花錢請附近的村民出工,按照後園子的標準來做,開荒一畝地達標後給多少錢。
張大有駕著一輛牛車,帶上家夥什,鬥誌滿滿地準備到了地方後自力更生,天暖和了,先搭個茅草屋住著,還把張無忌也帶上,要讓他從小就熟識農事。
隔天後張德源穿上自己最好的衣裳,又一次進宮等待皇帝接見問話,不管名次怎麼樣,今天他肯定是要跟著新科進士的隊伍遊街的。
張曉瑛也早早就準備好了隱形攝像頭,老爹的高光時刻老媽跟哥哥都沒能去看,弟弟們長大也是要看的,錄製下來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