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長一樣樣說道。
“辛苦道長了。”張曉瑛心中感動。
馬道長和他的三個徒弟自從到了她這裡,每天兢兢業業工作,給啥吃啥,從來沒提出過什麼生活上的要求,連張曉瑛給他們發的月錢也說不用,他們自己家中不缺錢。
完全就是一心撲在化學學科上,每天都忙著驗證書裡麵的實驗現象。
張德源和李嵐也知道了兩個孩子一起出門的消息。
“你要多聽你哥的,不要自作主張。”李嵐叮囑閨女。
兒子出門她不太擔心,閨女就不一樣了,從小那個嬌氣勁哎!來到大乾更是一點都沒改好,還有變本加厲的跡象,這次坐船都吐成那樣,到了貴州那個“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地方,她還能吃得消?
“走不動就讓你哥背你,你現在比以前瘦,你哥比以前壯。”張德源說道。
“我那會還小,不懂事,睡著了也不是我能控製的,您倆放心,我這次肯定不用人背。”
張曉瑛信誓旦旦。
“話彆說得太滿,彆太累著你自己,該背的時候就得讓他背。”張德源隻恨不能跟著一起去,他的大寶貝閨女要去這麼凶險的地方,他真的是想著心裡就發虛。
“騾車可以帶上船吧,小棕我看坐船也沒事,這牲口靈性。芙蓉要不要帶去?”張德源又問。
“芙蓉不能帶,水土不服生病了我還得照顧她,帶騾車就行,衣服我都用洗衣機洗,晚上也在車裡睡,沒事的。”張曉瑛安慰爹娘。
“貴州的路肯定走不了騾車,騾車隻能在城鎮上使用。”李嵐說道。
“那我再帶一匹馬去?叉三跟我挺好的。”張曉瑛說道。
“船上可裝不了那麼多,衛靖不是也在黔中嘛!他不會看著你受苦的。”張德源說道。
“才怪!古人眼中的苦跟咱們眼中的苦可不一樣。”張曉瑛說道。
這倒也是。
“你有事就主動跟他提啊!咱這次也算是給他幫忙的,生活條件總得保障一下吧!”張德源說道。
夫妻倆第一次體會到了古人那種“兒行千裡母擔憂”的心情。
本來想等張曉琿回家的,但是左等右等不見人,張德源把張曉瑛喊到了書房,指著一個黑色大包對張曉瑛說道“你打開這個。”
“爹,咱的房車咋裝了這麼多東西啊?”張曉瑛驚訝。
“底下的你睡的那床底都是空的,這些東西都是折疊的,還沒裝滿呢。”張德源答道。
要是知道會穿越他說什麼也得把車底箱都塞得滿滿當當的。
“這是啥?”張曉瑛看著那黑乎乎的一堆。
“釣魚船,也就是橡皮艇,還可以當救援用的衝鋒舟使用,你們這次進貴州去哪都是坐船,帶著它安心點,還有配套的救生衣,電動馬達你在路上充好電,我試過了,這是帶鋁合金底板的,穩的很。”
張德源一口氣說道。
張曉瑛很是無語,她爹的人生夢想就是退休後帶著她老媽坐著小船在一座美麗的小湖上悠然垂釣,沒想到他竟然已經把小船買下來了。
“這怎麼充氣呢?”張曉瑛說道“充氣得花不少時間吧?帶救生衣就行了。”
“自動充氣的,三分鐘就可以充滿,這款可搭六個人,來,你試一下。”張德源殷切地看著閨女。
張曉瑛知道不拿著爹媽都不安心,便跟她爹一起從大包裡把橡皮艇拿出來,這橡皮艇重量可不輕。
看著折疊起來不太大充好氣後占據了書房三分之一地板的橡皮艇,張曉瑛想的是——
這玩意一拿出來,還怎麼收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