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聯歡晚會顯然不能隻是張曉瑛一家的舞台,既然張大人跟夫人都表演了,大夥覺得自己不表演點什麼說不過去,於是嚴明昊表演吹笛子,孫曉芸表演快打算盤計數,奚曉苒表演彈琵琶。
說起來奚曉苒的琵琶還是在伎館裡學的呢!當時為了迷惑伎館老鴇她下苦功苦練,本來她是不願想起這段經曆的,可是如今她手下管著幾十號人,她自己越來越自信,反而覺得這段經曆成了她的人生財富,於是彈琵琶也就成了她的業餘愛好。
護衛們也多才多藝,畢竟古代也沒什麼太多事情,他們閒暇時也會給自己找些事情琢磨琢磨,而且他們平日訓練也經常被拉出來單練,因此對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演什麼也沒有心理障礙,春晚節目裡甚至還有胸口碎大石,其實碎的是磚頭,畢竟大石一時半會不好找,但即便是碎磚頭也看得小朋友們目瞪口呆。
時間很快就到了午夜,京城裡響起了此起披伏的炮仗聲,張家也要放鞭炮,放完了就各回各屋睡覺去了。
大乾的煙花已經做的很不錯,隻不過原料稀缺,仍然隻是少數家庭燃放得起的,但是官府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在端門燃放煙花,因為沒有太高的建築阻擋視線,幾乎滿城百姓都能觀看。
張家沒買煙花,倒也不是買不起,是張德源覺得不好太張揚,住他們這一帶的也沒幾戶人家放煙花,大夥都是放鞭炮響個熱鬨,放煙花的人家都集中在皇宮附近,而且好像說好了似的,家家都跟端門燃放的時間同時燃放,那景象看起來倒也頗為壯觀。
當然跟現代沒禁煙花之前的京城還是遠遠不能比,張曉瑛還記得當年每到大年初一的淩晨十二點整,煙花燃放的炮聲此起彼伏,整個天空布滿了各種各樣盛開的煙花,但是最近幾年城內完全禁止燃放,過年的氛圍少了許多,張曉瑛雖然支持保護環境,但也覺得過年不放煙花挺遺憾的。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張府照例給大夥發放紅包,除了張德源跟李嵐人人有份,領了紅包彆人都沒事了,張曉琿卻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京城一年一度的黑旗軍和禁軍之間的蹴鞠比賽。
這場比賽向來都是安排在大年初一的下晌,因為大年初一上晌皇家各府祭祀完成就沒有什麼事了,往後幾日大多要訪親拜友,去年本來也有這樣的安排,隻不過被一場天花疫情衝散了。
當然這場比賽並不是麵向大眾,有機會入場觀看的都是京城的權貴世家,偶爾皇帝也會出席觀看,那動靜可就大了,今年皇帝顯然並不打算出席,但是五皇子蕭景琪六皇子蕭景燁都攜家帶口出席了,六皇子妃雖然懷著身孕,但是因為一直定期到安和婦幼保健院產檢,她心裡踏實得很。
詭異的是,今年的保健大夫裡竟然有蕭元錦!
蕭元錦坐在保健大夫的座位上時也是滿頭霧水,這個位置離禁軍隊的隊員休息區最近,隊員們看到她不自在,她看到隊員們也不自在。
可是沒辦法,太醫院的人早早就到她府裡求見,說是太醫院人手不足,急需她的援手,於是她就坐到這裡來了,而且還坐的離隊員休息區最近,因為寫著她名牌的桌子就放在此處。
好在她旁邊桌子上的名牌是張曉瑛的名字,隻不過張曉瑛還沒來到,她轉頭四處張望,卻發現張曉琿也在禁軍隊的隊員之間。
她愣住,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坐在這裡,心裡不由得一陣柔軟,皇祖父皇祖母煞費苦心,對自己可說是一片權權愛護之心,自己再不自在,也要在這坐滿全場。
張曉瑛一直到快開場時才跟著蕭十二過來,其實她不愛看球,但是今天的比賽有她哥跟衛靖,而且這倆還分彆在對抗的兩個隊之中,一個是親哥一個是未婚夫,她究竟該站在哪邊呢?她覺得自己看了也挺分裂的。
其實她本來也不用分裂,每年的蹴鞠比賽都是黑旗軍狂虐禁軍的過程,這也是這場比賽的意義所在,讓禁軍這些公子哥們明白自己究竟有多菜之後,才會勤學苦練護衛好京城。
跟蕭元錦不一樣的是,張曉瑛一直到了場地入口才被太醫院的人攔住。
這也是她的熟人,去年他們就一起工作的。
“郡主,今年保健大夫人手不足,還請您兼任保健大夫。”來人誠懇地說道。
張曉瑛雖然很意外,但是也正中她下懷,哥哥跟衛靖都在呢!她不親自看著也不放心。
“好,還請你帶我過去。”她說道,
到了地方看到蕭元錦她更加意外了。
“公主新年吉祥!您怎麼也在這?”她問道,uu看書一邊給蕭元錦行了一禮。
蕭元錦身份尊貴,按說怎麼也不該用到她才是。
蕭元錦笑道“安平新年吉祥!跟你一樣臨時被抓包。”
才怪!安平被抓包其實就是皇祖父皇祖母為了不讓自己坐在此處顯得過於凸兀。
衛靖發現張曉瑛來了也走過來,他早就看到了蕭元錦的名牌,加上之前聽到了父母的對話,猜想這一切都是他宮裡姑母的安排,他也關心蕭元錦的幸福,不免也會留意張曉琿一二,隻是他實在看不出來張曉琿的真實態度。
“你倆冷不冷?”衛靖問道。
“五表叔你隻是想問安平冷不冷吧?不用捎帶上我。”蕭元錦笑眯眯說道,此時的蕭元錦又恢複了她活潑的一麵。
衛靖不慣於耍嘴皮子,一時也不知曉該怎麼回複,張曉瑛拉拉蕭元錦袖子,才對衛靖說道“不冷,我都穿成狗熊了。”
吸取了衛國公夫人生辰宴聽戲時的教訓,她真的把能穿的都穿上了,形象什麼的都通通丟過一邊,她一個現代人,實在不能跟古代人比扛凍。
衛靖看到張曉瑛真的成了圓滾滾的一團,看著滑稽又可愛,忍不住微微一笑,轉身回到了黑旗軍休息區。
鑼聲響起來,一場京城前所未有的蹴鞠比賽即將展開,即使多年過後,人們提起這場蹴鞠比賽仍然津津樂道,甚至現場許多精通畫畫的人把這場比賽的過程靠著記憶畫了下來彙編成冊,人人都以拿到一本比賽冊子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