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黑旗軍和護衛們都無心入睡,大夥聚在一起議論紛紛,最後還是衛靖下令了才各回各屋。
“貝貝,你也再睡一會吧!明日我們就啟程回去了。”衛靖說道。
“好,你也好好睡一覺。”張曉瑛說道。
雖然她也很激動大概率會睡不著,但她自己如果不回去睡覺,衛靖也會陪著她,可他在外麵跑了這麼些天肯定也累了,張曉瑛可不舍得讓他再熬著。
第二天早上張曉瑛起床的時候,營地的人都已經在拆屋子了,這圓錐鹿皮屋搭建完成隻需要五十分鐘左右,拆屋子就更快了,二十分鐘也就拆好了,比北胡人的氈帳容易多了,這個也跟他們需要跟著馴鹿群遷徙最多幾天就得搬一次家的原因有關。
張曉瑛的鹿皮屋沒拆,前麵滿滿當當擺著五十多個陶罐。
“這是什麼?”張曉瑛好奇地問蕭十二。
“我也不知曉,斛律部的娃娃們搬過來的。”蕭十二說道。
魯阿對格央四哥說了什麼,他不會說中原漢話,格央四哥雖然會的也不多,但是平常簡單交流沒問題,因此北胡護衛隊主要都是由他跟張曉瑛對話,他自己本身也是護衛隊隊長。
“公主,這是漿果酒,部落裡的娃娃們聽說你喜歡喝,就把自己家裡釀的漿果酒搬來送給你。”格央四哥說道。
張曉瑛心裡湧起一陣說不出來的感覺,這些孩子們的食物種類原本就極為匱乏,對他們來說這些漿果酒一定是難得的美味,因為一年之中能吃上漿果的時間並不長,而且這些漿果酒也是他們補充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第526章神諭,點擊下一頁。
但是他們仍然慷慨地給了自己這麼多!
張曉瑛楞楞地看著地上這些陶罐,陶罐不太大,大概能裝五斤酒這樣,可是每一個陶罐都沉甸甸地壓在張曉瑛心上。
幾天來,張曉瑛完全是以一個遊客的心態在跟斛律部落的人們,並沒有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他們之間,但是看著這滿地的酒罐,張曉瑛心裡慚愧不已,然而她卻沒有什麼可以回饋給他們,即便把房車裡的食物都搬出來也不夠這三百多號人的部落吃一頓。
最後張曉瑛把自己的薑糖全部留給了部落的孩子們。
“阿姐,你還會來看我們嗎?”部落裡的孩子們可不知道什麼公主不公主的,對他們來說張曉瑛就是陪他們玩了幾日,給他們唱曲子,因為有她在,家裡大人都不再打罵他們的好看小姐姐,如果這位姐姐能一直陪著他們該多好啊,姐姐在的幾日每一天都可有意思了。
“阿姐一定找機會前來。”張曉瑛說道,小朋友們圍著她,一人拉著她的一點衣襟,周圍也還圍著一群,幾乎部落裡十歲以下的孩子都跟著張曉瑛,其中不乏兩三歲大剛剛不用抱在手上的,一大群人擠擠挨挨地走著,看起來好笑又心酸。
小朋友們把張曉瑛送到了河岸邊還不舍得鬆開手,衛靖也沒想到自己離開幾日張曉瑛就收獲了這麼一大群迷弟迷妹,他清咳一聲把手伸向小朋友們中間的張曉瑛說道“貝貝,咱們該上船了。”
頂著小朋友們的眼神,衛靖第一次生出了懷疑自己是不是搶了彆人東西的感覺。
斛律跋在一旁既尷尬又感動,雖然他沒見過彆的公主是什麼樣的,但是肯定不是堇蘭公主這樣的。
“好啦,彆攔著公主啦!讓公主回家去啦!”他說道。
他已經知曉張曉瑛的來曆了,原來堇蘭公主既是大乾的郡主,又是北胡的公主,難怪北胡對她
第526章神諭,點擊下一頁。
如此看重呢!
而魯阿也向他描述了幾百黑旗軍全殲了近三萬狼匪的過程,把衛靖除了是堇蘭公主的駙馬之外的身份告訴了斛律跋。
剛聽完自己大外甥的話時斛律跋冷汗都快冒出來了,自己這幾日稱兄道弟的原來竟是這麼樣的一個人!
“你何不早些告知與我呢?”斛律跋問他大外甥,語氣中帶著怨念。
“嗐!這些日子隻記得他是堇蘭公主的駙馬,都快忘了他是何人了。”魯阿訕訕說道。
可不就是麼!他們跟堇蘭公主離得近,日日就看這大乾第一殺神對堇蘭公主那叫一個……都不曉得該用什麼詞語描述了,總之跟他那“止兒夜啼”的名聲差得實在太遠。
小朋友們依依不舍鬆開了手,好些個已然眼淚汪汪。
張曉瑛也眼淚汪汪。
“好好長大,把身子吃的壯壯的。”她彎腰下去摸摸那些小不點的小臉。
衛靖半抱半拉把她從小朋友堆中解脫出來,牽著她的手往船上走去。
斛律跋的大兒子帶著斛律部新成立的三十人武裝小分隊分成左右兩列列隊送彆。
“好好練,子彈儘量省著用。”衛靖對斛律跋的大兒子說道。
“是!將軍!屬下定然謹記!”斛律跋的大兒子高聲應道。
雖然隻是訓練了短短五天,但他們進步神速,看起來有模有樣的。
衛靖給他們留了三十支槍,一萬五千發子彈,雖然不多,但主要他們自己帶的也有限,而讓斛律跋簽接收函的時候,斛律跋竟然還會寫他自己的漢文名字,雖然寫的歪歪扭扭的,但也很讓衛靖跟張曉瑛意外了。
船隻緩緩駛離河岸,雖然是逆流,但是因為水流平緩,從北極刮來的風力又很猛,因此回程反而比來的時候船速更快一些,岸上送行的人很快就遠去了。
跟衛靖張曉瑛
第526章神諭,點擊下一頁。
在鄂畢河上逆水順風穩穩當當的行船相比,張曉琿率領的東海艦隊在經過塔州北部海域時遇到了麻煩。
他們遇上了強風暴。
海麵上巨浪翻湧,艦船就像一葉葉扁舟一樣迎著浪峰前行。
艦船上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見識過這麼巨大的風浪,但他們都在有條不紊按照此前的避風訓練做好應對風暴的各項準備。
張曉琿心中其實也不是很有底氣,古代航行沒有天氣預報,他隻能是按照老漁民的經驗判斷,今日淩晨看到天空出現了幾道長長的彩帶雲,他馬上命令艦隊駛向最近的天然良港以求避過風暴。
不必妄想他們的艦船可以承受颶風,即便是二戰時的航空母艦也一樣會被狂風巨浪虐得昏頭轉向傷亡慘重。
為了在風暴中心到來之前趕到目的地,張曉琿正帶著艦隊全速航行。